庞青云 赵二虎
首页 > 历史小说 > 庞青云 赵二虎

庞青云 赵二虎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历史
标签: 历史古代、 重生、 综影视、 清朝、 大佬、 宫廷侯爵、 同人
17.3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毛线君 更新至:第35章 南京城破
更新时间:2025-02-21 12:57:58
17.3万字 0万次阅读 0收藏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5章节)

简介

庞青云临死才知道自己赌错了,他这辈子就是靠赌,才短短几年就被慈禧看中,官至两江总督,最后一次赌,他把赵二虎也赌了进去,后来才发现他错的一塌糊涂,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希望能靠自己的嫡系武装,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而不是朝廷的狗。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我能走到对岸吗?

第1章 清朝乱世,庞青云南京城死后重生

十九世纪中叶的清廷,犹如一艘腐朽不堪的大船,在历史的洪流中摇摇欲坠。

官员们贪污受贿成风,政治黑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暗无天日之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这场运动始于道光三十年,即公元 1850 年。洪秀全振臂一呼,无数穷苦大众纷纷响应,毅然举起了反抗清政府统治的大旗。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

但经过多年激战,清军在同治三年(公元 1864 年),攻破南京城。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太平天国运动就此终结。

尽管南京沦陷,但仍有一些残余的太平军势力分散在中国各地,继续与清廷殊死搏斗。

一直到同治十一年(公元 1872 年),清廷才最终将残存的太平军势力彻底剿灭。

在这长达十四年的斗争历程中,双方直接交火的地域范围内,死亡人数达七千万。

不仅如此,除了清军与太平天国之间激烈的战争之外,还有捻军起义、西北回民叛乱等一系列动乱此起彼伏。

各地匪患猖獗,加上连年的饥荒肆虐,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人民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

公元 1850 年,中国的人口约4.3亿;然而短短十四年,到了 1864 年,全国人口骤减至2.3亿。

在这短短的十四年间,中国人口减少了将近一半。

---

---

“午阳,快,投名状!”

庞青云的身躯猛地一颤。只见在他的南京两江总督升官庆典上,他正遭受着慈禧太后派遣来的刺客袭击。

三声清脆的枪响划破长空,径直击中了庞青云的身体。

这一刻,庞青云心中一片悲凉,他终于明白,自已终究还是赌输了。

曾经,他以为只要亲手杀掉让朝廷忌惮的赵二虎,并裁撤掉他的嫡系山字营,慈禧太后便会对他委以重任。

庞青云不惜付出如此之多。因为坚信自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给了他一记沉重的耳光。

他发现自已实在太过天真理想化,为了所谓的前程与抱负,为了慈禧的口头承诺,背弃了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情义,但最后也竟落的如此地步。

就在这时,姜午阳手中的匕首急速落下。

刹那间,庞青云的脑海中像是打开了一道记忆之门,往昔的点点滴滴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迅速在眼前倒带播放。

“我错了……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庞青云不甘心。

---

---

---

“呼……呼……呼……”

庞青云猛的睁开双眼,茫然四顾。

“这是哪里?难道我还没有死?”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便立刻被他自已给否定了。他无比清楚地记得,自已确确实实已经命丧于南京城中,可眼下身处之地究竟是何处?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入目所见,是一片灰暗阴沉的天空,狂风裹挟着漫天飞舞的黄沙,无情地扑打在脸上。

放眼望去,整个大地仿佛被死亡笼罩,四处横陈着一具具冰冷的尸体,鲜血染红了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破败不堪的战场呈现出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惨状。

“我竟然还活着,这是梦境?”

庞青云颤抖着声音说道。

“而且,我居然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该死的战场上!”

他狠狠地咬着牙关,目光死死地盯着那遍地的尸首和废墟。

庞青云艰难地用双手扒开压在身上的太平军尸体,原来他一直躲藏在这些尸首之下,佯装死去以逃过一劫。

“长毛贼!”

他低声咒骂着。回想起自已第一次置身于这样血腥残酷的场景时,那种深深的无助、彷徨和愤怒至今仍刻骨铭心。

他心里清楚得很,就是那魁字营将他们出卖给了敌人,导致如今这般凄惨的局面。

但是这一次,庞青云感到内心深处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兴奋,如果上天确实给了他一次机会,他觉得他能抓住机会,逆天改命。

他鼓足勇气,从堆积如山的尸堆中奋力爬出,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

对着长毛贼的尸体狠狠吐了一口唾沫,那口痰中甚至还夹杂着丝丝血迹。

庞青云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满地的尸体,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跟随他整整五年的年轻部下。

如今,这个年仅二十岁的小伙子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他边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勇敢的年轻人还在保护他所敬爱的长官。

尽管庞青云已经经历过了一遍,但当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时,那股无法遏制的怒火仍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瞬间将他淹没。

“这是一个混乱不堪、动荡不安的时代,然而,我一定要尽全力守护住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原来没有做到,但是我这次一定要做到”

庞青云缓缓地伸出手,轻柔地梳理着那位年轻部下略显凌乱的头发。接着,他小心翼翼地从部下的脖颈处扯下了那个精美的十字架吊坠。

想起这位年轻部下首次上阵杀敌的时候,那时的他不过才 15 岁,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和对未知战场的恐惧。

庞青云莫名的喜欢这个年轻人,可能看着他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自已,于是便将自已所缴获的一枚太平军将领佩戴的十字架吊坠送给了他,期盼它能够保佑这名部下平平安安。

但是现在他就这样静静的躺着

“安心上路,兄弟,这辈子是我欠你的,下辈子你来找我,我一定还。”

---

---

庞青云努力的站起身来,朝着不远处的村庄走去。一路上,他的思绪纷繁复杂,脑海中不断闪过那些过往的画面。

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一群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灾民。他们步履蹒跚地前行着,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绝望与无助。

看到这一幕,庞青云的心猛地一揪,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悯之情油然而生……

这场战斗令庞青云的清军全军覆没,太平军胜利。

因为现在是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刚刚开始,太平军让普通老百姓十分的惧怕,长毛们和自已不一样,他们不留辫子,带着十字架,男女不同房。

并且部分村民也帮助过清军,怕太平军过来以后秋后算账,所以这个村庄的村民只能搬家远离前线。

---

---

题外话:

投名状主要故事改编自清朝“刺马案”

主角就是:马新贻(1821年—1870年)

个人生平:马新贻字谷山,号燕门,别号铁舫,回族,山东菏泽人。

道光二十七年考中进士,任安徽建平、合肥知县等职。

咸丰三年,太平军进攻安徽,马新贻常率军征讨,后随钦差大臣袁甲三在庐州巢湖击败太平军,接连攻破多处太平军营垒,因功升任庐州知府。

咸丰八年,太平军陈玉成部攻破庐州,马新贻兵败丢官印,被革职留用。

同治三年,马新贻升任浙江巡抚,后又任闽浙总督、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等职。

遇刺身亡: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在官署西侧箭道校阅士兵操练结束后步行回官署途中,被伪装成告状人的张汶祥抽刀刺中右肋,次日因伤重不治而亡,这就是著名的“刺马案”,其中疑点很多,被传实际是曾国藩所为。

该案与“慈安暴卒”“杨乃武与小白菜”“光绪之死”并称为“晚清四大奇案”。

继续阅读
上期强推排行榜
根据作品好评、人气、互动等综合得分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