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将陆缺送出大门,正好迎上从马车上下来的人,这些人老少不一,但都有个共同特点,便是锦衣玉带,看来是杭州富绅。
“小人等见过刘中使。”
其中一个年轻人迎面撞见刘宇,朝他行了一礼,刘宇却只是点点头,目光还在陆缺身上。
“大哥留步,小弟告辞了。”
“盈之慢走!”
陆缺说完,上了马车,刘宇这才转身,让面前的几人跟他进去。
偏厅中,童贯正看着陆缺刚刚送来的那幅假画。
刘宇也知道这件事了,刚走进来,就感到好奇:“供奉,这画不是假的嘛,您怎么还看?”
“我看的不是画,看的是人。”
童贯的话,让刘宇摸不着头脑。
“人?”
“嗯,陆缺也送了你东西?”
童贯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得刘宇心头一紧,还以为对方发觉了,当即讪笑道:“供奉慧眼如炬,什么都瞒不了您。”
“那日若非是你,我也去不到他院里,更帮不了他,他若是个感恩的,就不可能忘了你。”
童贯说着,刘宇这才知晓,原来对方并不确定陆缺送没送东西给他,只是猜测。
不过他都承认了,自然也不会再隐瞒,当即将箱子里有两百贯钱的事说出来。
童贯以为陆缺给刘宇的,大不了就几十贯钱,没想到竟有两百贯,想到他本来就没多少钱,不由感叹:“他倒是懂得知恩图报。”
刘宇才得了好处,闻言也深以为然,不过却也没忘记拍马屁,当即道:“他小小年纪,父母双亡,无人教导,这知恩图报,恐怕还是跟供奉学的。”
童贯侧目。
见他不解,刘宇接着道:“若非供奉念他在城门口相救之恩,又哪里会解他被困陆家之厄?他知恩图报,难保不是受了供奉感染。”
对于马屁,童贯向来一笑了之,但听了刘宇所言,他却没笑。
自已懂得知恩图报吗?
其实不然。
要换做以前,若有人偶然救他,当时在场的话,他会重金酬谢,可事后不见的,他绝不会大费周章的去找。
这次之所以会找,其实是有原因的。
他童贯在宫里过了大半辈子了,大半辈子都没什么成就,新君登基,他是想着能有一番作为的,虽然通过一些手段,成功得到了新帝的信任,他却没想到自已会被派到杭州来当差。
在外人看来,这个明金局供奉官,是个美差,可他其实并不想来的。
毕竟在外头当差,哪有时刻伴在皇上身边好?
离京之时,他正好遇到回茅山主持祭祀归来的刘混康,因感时运不济,不知前途如何,便向其卜问前途。
那刘混康乃道教宗师,曾被哲宗皇帝御笔封为洞元通妙法师,道法高深,新帝登基后,比先帝对他还更为尊敬。
他告诉童贯,说他此来杭州,将会经历坎坷,但也极可能遇见一生中的贵人,若得此人相助,不仅能逢凶化吉,还会青云直上。
刘混康的话,他并不是特别相信,但有这话在心里,许多事情,他难免就会多想一些。
陆缺不一定是他的贵人,可对方毕竟救了他,还是他刚来杭州就救了他,所以他自然要格外关注一些。
就连后来对陆缺的帮助,也有这部分心思在其中。
他并不知陆缺也有小心思,还以为对方来谢他,仅仅只是因为得了自已的帮助。
相比之下,陆缺才是知恩图报,他可算不上。
不过,陆缺小小年纪,便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也机灵,有些急才,就算没有刘混康的那番言论,也足以让他对其高看一眼。
爱才之心一起,便点了对方做搜罗使。
见童贯没有言语,刘宇正琢磨自已是不是说错了话,还没想明白,只听童贯忽然开口道:“你去洞霄宫给蔡大学士下个拜帖,就说后天下午,我去拜访他。”
“是!”
刘宇答应下来,见童贯好像并没有因为自已的话生气,才说道:“对了供奉,朱勔(免)他们来了。”
童贯闻言,起身走了出去。
......
“少爷,咱出门一趟就花了两千贯银子,别说咱们钱本来就不多,就是多,也经不住这么花呀,这要让忠伯知道,还不得心疼死啊......”
牛蛋跟着陆缺一路,见钱像流水一样被送出去,不免感叹少爷实在太败家,虽然他对少爷忠心耿耿,但正因为忠心,他觉得自已有必要劝阻少爷。
然而话说出来,陆缺却好似没听到似的,只看着手中一块令牌出神。
这块令牌就是刚刚童贯让刘宇给他的,专属于明金局搜罗使的身份令牌。
“少爷,我跟你说话呢,你听到了吗。”
牛蛋再次喊了一声。
陆缺忽然笑起来,说道:“牛蛋啊,你可懂得这样一句话:要想取之,必先予之!”
牛蛋摇摇头,他连字也不识几个,更别说懂这么高深的话了。
“就是说,在你要想得到某些东西之前,你得先给别人一些东西。”
“少爷,我没有什么想得到的东西。”
“我不是说你,我是说我。”
“那少爷想得到什么?”
“我想得到的东西多了,所以要先给别人一些东西,别人才会给我......”
“万一别人不给你呢?”
“那不会。”
“怎么不会?这世上狼心狗肺的人多了去了,有些人就是把你的东西拿了,就不给你了!你看二老爷不就是吗,拿了少爷的家产,就不还给你了......”
“这不是一码事,我说的,也不是还不还的问题?”
“那啥意思,难道不还也成?少爷,你可不能这么想啊,那不成咱们吃亏了嘛......”
“行了行了,好好学学赶车吧,等你学会了,明儿我也给你买一辆,这些事你就别琢磨了,想坏了脑子不值当......”
见牛蛋听不明白,说也白说,陆缺索性不搭理他了,让他跟车夫学赶车。
他今天确实花出去不少钱,但他并不心痛,因为他相信花出去的这些钱,能让他得到更大的好处。
事实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没错的,他真的得到了好处。
而且,比他预料的还好。
原本,陆缺给童贯送礼,只是想维系一下和对方的关系,让其对自已有更多好感。
这么做,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他打算做生意,需要个靠山。
陆缺身体虽然年轻,但他的灵魂,却是个三十多岁的人,他可不会天真的以为自已随便做点生意,都能一帆风顺的赚个盆满钵满。
毕竟他无权无势,又初来乍到。
生意哪是那么好做的?
他做生意,不赚钱倒也罢了,若是赚钱,少不得惹人眼红,遭人嫉妒。
这杭州城很大,士绅富户,贪官污吏,泼皮无赖,什么都有,谁敢保证他们不会找自已的麻烦?
没有靠山,麻烦来时,难免会手忙脚乱,但有靠山就不一样了,很多看似麻烦的事,也许一句话就能解决。
陆文生强占陆缺家产数年,就是因为没人帮衬,陆缺想要回自已家产,得做好几手准备不说,做了这么多准备,都还不一定能成功要回来。
可是,当得到童贯的支持后,他不仅成功要回了家产,得到的还比自已预想得多得多。
对方干什么了?
其实也没干什么,就只是露个面,说句话罢了。
这就是有靠山和没靠山的区别。
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陆缺为了长远考虑。
童贯此人,别看他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八品明金局供奉,将来,他不仅会权倾朝野,还会掌握兵权。
更会成为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宦官身份,被封王的人!
这个时候不抱他的大腿,什么时候抱?
若是抱得紧,或许也能混个官儿当当,宋朝的官员,待遇可是十分优渥的。
就算抱不紧,结个善缘也好。
不能让其提携,也别被害了才是。
至于贪官奸臣什么的,陆缺不在乎。
别说童贯现在还不是奸臣,就算是,他也管不着。
他是个很现实的人,清楚的知道自已啥也不是。
拯救苍生这种大任,可不敢担。
由于没有心理负担,所以他巴结童贯,理直气壮。
原以为这一趟来,能巩固一下对方对自已的好感就很不错了,没想到,童贯不仅不要他的钱,竟然还让他当了搜罗使,这对他来说,倒是意外之喜。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对方真的认可了他。
这下,陆缺对做生意一事,便彻底没什么顾虑了。
在他的规划中,他打算先做个半大不小的生意赚点钱,并且证明一下自已的能力,然后再找童贯合伙,做点大买卖。
仅仅靠这点救命之恩,两人的关系是维持不了太久的,只有加深利益纠葛,对方才会一直重视他。
只是,要先做点什么好呢?
陆缺正想着,马儿忽然嘶叫一声,马车骤然停下,他身子由于惯性,差点扑了出去,好不容易才稳住,顿时眉头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