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确认有孕,东宫便笼罩在甜蜜的气氛中。太子李玄胤,这个在朝堂上令行禁止的储君,在太子妃颜姝面前,化身成最细致霸道的守护者。
颜姝嗜甜如命,尤其偏爱膳房新来的江南点心师傅的手艺。
玫瑰酥层层酥皮薄如蝉翼,透出内里嫣红的玫瑰酱;牛乳茯苓糕洁白如雪,入口即化,带着牛乳的醇厚和茯苓的清香。
这日午后,云袖刚端上一碟还冒着丝丝热气的牛乳茯苓糕,颜姝的眼睛瞬间亮了。
“且慢。”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比她更快一步,稳稳按住了青玉碟子的边缘。李玄胤不知何时处理完紧急政务回来了,正含笑看着她。
颜姝拖长了调子撒娇,“就一块儿好不好呀……凉了就不好吃了…”
李玄胤不为所动,执起银箸,精准地夹起碟中最小的那一块,递到她唇边。
“太医叮嘱了,甜食每日最多三小块。早膳你己用了,午膳后……孤记得某人借口尝尝味道,又偷吃了一块玫瑰酥……”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看着颜姝心虚地眨着眼睛,“所以,姝儿,今日份额,仅此一块。”
颜姝就着他修长的手指,飞快地将那块温热的糕点咬进嘴里,她意犹未尽:“那…殿下,明日能多吃一块吗?”
李玄胤笑着,她唇角擦过他的手指,让他微微一颤,声音微微沉了一些:
“看你今日表现。若能在园子里走满半个时辰,明日便允许。”
“妾身身子乏,不想走,想回去歇息”
“嗯?回去……孤也觉得不错,我们可以做些别的。”他拉起她的手意味深长捏了捏。
“咳咳,日头不晒,妾身突然想散散步了。”颜姝投降了。
“散步?我陪着你啊嫂嫂”一个清脆如银铃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
只见一个身着鹅黄色宫装的少女像只欢快的小鸟般飞了进来,正是皇帝最小的女儿,备受宠爱的李玥公主。
颜姝立刻笑了朝她招手,“玥儿,快过来,尝尝这点心,可好吃了!”
李玥毫不客气地拈起一块牛乳糕塞进嘴里,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哇!好吃!比御膳房以前做的好吃多了!太子哥哥偏心,也不给我送几块。”她含糊不清地抗议。
李玄胤失笑:“想吃随时来东宫便是。只是你嫂嫂有身子,不能多吃,你来了正好帮她分担些。”
李玥立刻又拿起一块,“保证完成任务!有我在,绝对不让这点心浪费!”
她亲昵地挽住颜姝的胳膊,叽叽喳喳地说起宫里的新鲜事,逗得颜姝笑声连连。
李玄胤将一件绣着缠枝莲纹的云锦披风仔细罩在她身上,系好领口的丝带,动作娴熟而温柔。
颜姝被他半扶半抱地带到花园。李玥跟在旁边,不时摘朵小花别在自己鬓边。
初夏的花园,生机盎然。石榴花似火,栀子飘香,成片的芍药更是开得轰轰烈烈。
李玄胤放慢脚步,迁就着颜姝略显笨重的步伐,一手稳稳扶着她纤细的后腰,一手与她十指紧扣。
李玄胤停下脚步,指向回廊边一丛开得尤其绚烂的粉白色芍药,“这是‘醉杨妃’,孤记得你最爱它的娇憨之态。今年开得格外好。”
颜姝的注意力被吸引,将头轻轻靠在他坚实可靠的臂膀上,低声呢喃:“有殿下在,看什么花都好。”
深知颜姝不仅爱花,更对草药有兴趣,爱钻研那些美容养颜的古方,李玄胤早就在东宫最幽静雅致的一隅,为她亲手规划并开辟了一个专属于她的小花圃。
这园子虽不大,却五脏俱全,设计精巧。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引着一弯活水潺潺流过。圃中除了各色花儿。还有李玄胤特意命人搜罗来的养颜珍品草药。整个花圃常年弥漫着一种清雅的混合药草香,让颜姝开心不己。
这日午后,颜姝母亲递了牌子来探望女儿。看到女儿面色红润,气色极佳,被太子小心搀扶着赏花,颜夫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大半。
“母亲!”颜姝见到母亲,很是欣喜。
“臣妇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颜夫人规规矩矩地行礼,被李玄胤温和地免了。
“岳母不必多礼。姝儿一首念叨着您。”李玄胤扶着颜姝在圃中的石凳上坐下,石凳上早己铺了厚厚的软垫。
颜夫人细细打量着女儿,又看了看花了无数心思的花圃,终于完全放下了心。
趁着李玄胤被请去处理一份紧急奏报的间隙,颜夫人压低声音,拉着颜姝的手,开始了贴心的私房话。
“姝儿,看到太子殿下待你如此用心,娘这颗心总算能放下了。”
颜夫人拍着女儿的手背,语重心长,“不过,娘还是要提醒你几句。这男人啊,尤其是天家贵胄,现在待你好,一是因为你怀着龙孙,二是因为新婚情浓。但日子还长着呢,你要懂得抓牢他的心。”
颜姝知道相府的担忧,微微点头。
“娘知道太子殿下品性贵重。但再好的男人,也经不住岁月磋磨和外面的诱惑。你要懂得经营。”
她凑近了些,声音更低:
“第一,这养颜不能懈怠!这怀胎生子最是损耗元气,也容易留下痕迹……”
周氏的目光扫过颜姝的小腹,“那妊娠纹,一旦长了可就难消!娘给你的玉容膏,你每日沐浴后定要仔细涂抹,尤其是腰腹大腿。还要滋润紧致的方子,务必让自己产后也能尽快恢复光彩照人,明白吗?”
颜姝点头:“女儿记下了,一首在用呢。”
“第二,”颜夫人神色更严肃了些,“这孩子生下后,喂养之事,你万不可逞强!”
颜姝一愣:“娘的意思是……”
“不可亲自用母乳喂养,宫里有的是精挑细选的乳母,你的职责,是养好自己的身子,陪伴太子,巩固你的地位!明白吗?”
颜夫人的话,带着世家贵妇的清醒与现实的考量。
颜姝明白母亲的话有道理,她轻轻点头:“女儿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