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逆流铸锋

第24章 笔记迷局

加入书架
书名:
1982:逆流铸锋
作者:
星宇墨韵
本章字数:
6364
更新时间:
2025-06-26

苏念北的牛皮纸袋蹭过文检科斑驳的绿漆门框,袋角的补丁被门框勾住,露出里面泛黄的退货单边缘。她伸手去扯,指甲划过门框上"禁止吸烟"的标语,褪色的红漆带下一块表皮,渗出血丝。王卫国见状,轻轻接过纸袋,手指在她掌心快速敲了三下——这是他们约定的"危险信号"。

文检科内,六盏日光灯管有三盏在闪烁,发出电流过载的嗡鸣。张科长坐在检验台后,面前堆着尺把高的卷宗,最上面那份露出发黄的纸角,印着"滨江市钟表厂职工档案"字样。他的白大褂左襟少了颗纽扣,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蓝布衬衫,领口处有块月牙形污渍,像是长期佩戴徽章留下的痕迹。

"坐吧。"张科长头也不抬,钢笔在报表上划出粗重的横线,"介绍信呢?"王卫国递上盖着省纪委公章的函件,张科长扫了眼,突然咳嗽起来,手忙脚乱地翻找抽屉,拿出个铁皮药盒,里面装着形状各异的药片。苏念北注意到,药盒内侧用铅笔写着"ZM"——周明礼拼音的首字母。

退货单平铺在检验台上,张科长戴上橡胶手套,指尖在签名处轻轻,仿佛在触摸一件文物。"1983年的案子。"他突然开口,"那年我刚从文检学校毕业,第一个任务就是鉴定走私文件。"他抬头看向苏念北,镜片后的眼睛眯成缝,"你父亲的案子,我也参与过笔迹比对。"

苏念北的后背瞬间绷紧。父亲被捕时,她才十岁,却清楚记得那些盖着"机密"章的文件,以及母亲躲在厨房偷偷烧毁的信件。王卫国不动声色地往前半步,挡住苏念北的身体:"张科长,我们只关心这份退货单的真伪。"

光谱分析仪占据了实验室整面墙,金属外壳上布满划痕,像是被某种尖锐工具反复划过。张科长将退货单放入仪器,按下开关,机器发出齿轮转动的咔嗒声,仿佛来自另一个时代的回响。苏念北盯着屏幕,感觉自己的心跳正与仪器的震动频率同步。

"看这里。"张科长用红笔指着屏幕上的蓝色波纹,"这是荧光增白剂的反应,成分分析显示,是上海化工厂1984年3月投产的改良型产品。"他又调出陈天明1983年的笔迹样本,"而陈天明当时用的是英雄牌纯蓝墨水,成分里不含这种物质。"

王卫国掏出笔记本,快速记录:"也就是说,退货单是1984年后伪造的?"张科长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个木盒,里面整齐排列着数百根钢笔尖:"笔迹鉴定就像指纹比对,每个书写者都有独特的'压力曲线'。"他选出一根细尖钢笔,在纸上写下"陈天明"三字,"看好了,陈天明的横划起笔会有个向右上挑的小钩,而退货单上......"

突然,走廊里传来玻璃瓶碎裂的声响,紧接着是男人的叫骂声。王卫国冲向门口,只见一名年轻警员捂着流血的额头,地上散落着碎玻璃和文件夹,旁边站着三个穿黑夹克的男人,其中一人袖口露出半截齿轮刺绣。

"滚远点!"黑夹克男人踢开文件夹,苏念北瞥见里面掉出的照片——那是林小梅在钟表厂的工作照,嘴角上扬的弧度与陈国栋(林小梅)在冷库时的冷笑惊人相似。

张科长迅速反锁实验室门,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红布包裹的物件,层层打开,露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这是林小梅在钟表厂的实习记录。"他翻开内页,里面夹着张泛黄的体检表,"1983年5月,她被诊断出右腕腱鞘炎,之后就改用左手书写。"

体检表的医生签名栏,赫然盖着周明礼的私章。苏念北只觉一阵眩晕,扶住桌子才没摔倒。王卫国伸手搀住她,触到她后背一片冷汗:"别急,慢慢看。"张科长又拿出一张纸,上面是林小梅用左手写的读书笔记,与退货单签名的笔锋如出一辙。

"林小梅是王主任的侄女。"张科长合上笔记本,"1983年6月,她突然从厂里消失,没人知道去向。首到昨天,我才从陈国栋的审讯记录里得知,她被注射了雄性激素,声带也被破坏......"他的声音哽咽了,"我女儿和她同年出生,本该有大好年华......"

办公室的挂钟敲了十一下,声音沙哑得像是生了锈。苏念北想起陈国栋(林小梅)在冷库说的话:"他们给我注射激素,割掉声带,把我变成杀人机器......"原来一切都始于这张伪造的体检表,始于周明礼的狼子野心。

"哐当"一声,办公室的门被撞开。王主任站在门口,头发凌乱,中山装纽扣错扣了两颗,露出里面的白背心。他的右手紧攥着个油纸包,指缝间渗出暗红液体:"念北,卫国,你们没事吧?"

王主任家的铁门敞开着,门把手上缠着半截尼龙绳,像是有人试图从外面锁门。一进门,苏念北就闻到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煤球炉的浊气,令人作呕。客厅的墙上溅着几滴血,呈喷溅状,说明受害者是被割喉致死。

"在厨房。"王卫国的声音从里屋传来,带着压抑的颤抖。苏念北走进厨房,只见文检科实习生小吴趴在地上,后心插着把修表刀,刀柄上的齿轮刺绣还沾着新鲜血迹。他的右手向前伸着,食指在瓷砖上划出半道血痕,像是要写什么。

"别动。"王卫国拦住她,蹲下身观察血痕,"看起来像个'王'字,也可能是没写完的'玉'。"苏念北想起王主任刚才的慌张模样,想起他攥着的油纸包,里面隐约露出金属一角——那是个精工表的表冠。

书房里,书架上的书被翻得乱七八糟,《机械原理》《钢笔书法教程》散落一地。王卫国踢开一本《香港钟表市场考察报告》,露出地板上的暗格。暗格己被撬开,里面空空如也,只留下半片撕碎的纸片,上面写着"0315-19"——母亲的生日与香港电报日期的组合。

"他们在找林小梅的日记本。"苏念北拿起桌上的相框,里面是王主任和林小梅的合影,背景是1983年的钟表厂大门,"日记本里一定有关于青龙会的核心秘密。"王卫国突然指着相框后的墙壁:"看,这里有刻痕。"

墙面上用修表刀刻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像是某种密码。苏念北凑近细看,发现是滨江港集装箱的编号,其中19号码头的编号被圈了三遍,旁边写着"黄金窖"三个字,字迹因用力过猛而深深陷入墙内。

两人躲在假山缝隙里,苏念北颤抖着打开从王主任家顺来的墨水瓶。瓶底果然刻着小字:"小梅代签于丙寅年霜降,被迫仿陈签,实乃周明礼之谋。"王卫国掏出打火机,烤了烤瓶身,一张密写纸条从瓶塞里掉出,上面用米汤写着:"B-07纸源:滨江造纸厂三号仓库,周明礼小舅子主管。"

"原来如此。"王卫国一拳砸在石面上,"周明礼利用王主任对林小梅的亲情,威胁他让林小梅模仿陈天明签名,再通过伪造文件转移黄金。"苏念北想起王主任见到退货单时的复杂眼神,那里面既有对侄女的愧疚,也有对权势的恐惧。

远处传来广播声,是滨江市电台的午间新闻:"今日上午,市公安局破获一起恶性杀人案件,文检科实习生吴某某遇害......"苏念北抬头望向公园入口,一个戴蓝围巾的女人正推着婴儿车走进来,围巾上的紫荆花刺绣在风中轻轻摆动。

"她就是梁振邦的线人。"王卫国低声说,"去年我在华侨饭店见过她。"两人悄悄跟上,婴儿车的轮子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女人在湖心亭停下,从包里拿出块精工表,放在长椅上,又从婴儿车里取出块积木,压在表下。

苏念北假装散步经过,迅速拿起手表和积木。手表正是SSA033J1型号,表冠处有月牙形缺痕;积木底面刻着"钟表厂锅炉房"。王卫国打开积木,里面掉出张纸条,上面写着:"王主任非主谋,林小梅日记在锅炉房烟囱内。"

暮色渐浓,滨江公园的路灯亮起,湖心亭的倒影在水面摇曳,像是谁破碎的梦。苏念北摸着手表,想起陈国栋(林小梅)在冷库说的最后一句话:"齿轮己锈,但时间会磨亮真相。"也许,锅炉房的烟囱里,正藏着让所有齿轮停止转动的钥匙。

王卫国的手轻轻搭在她肩上,语气坚定:"走吧,我们去揭开最后一层真相。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让林小梅和你父亲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苏念北点头,将手表放进帆布包,触到里面的墨水瓶,瓶底的刻字仿佛在发烫

远处,文检科的大楼灯火通明,张科长的身影在窗前晃动,像是在与人争吵。苏念北知道,青龙会绝不会善罢甘休,但此刻,她和王卫国己没有退路。钟表厂的锅炉房烟囱首指天际,像根刺破苍穹的指针,指向那个迟到二十年的真相。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