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光绪,看我如何破局

第38章倭国实力

加入书架
书名:
魂穿光绪,看我如何破局
作者:
风吹樱花落
本章字数:
4848
更新时间:
2025-03-02

光绪展露欣慰之色,推了推手,“速令京城留守官员~着手办理此事。”

李鸿章点头哈腰的转身,迈出一步,笑容渐止。

他窃窃回身,眉宇间多了一丝忧虑,“皇上,若倭国不敌,……呃,三年夺取满洲之计划岂不泡汤了?”

“……倭国不敌?”光绪暗自咂摸一番,饶有兴趣的笑了笑,“李中堂认定倭国不敌东斯拉夫人?”

“……呃”李鸿章迟疑一下,有点很是为难的点了一下头,“三年发展之机属实弥足珍贵,然,东斯拉夫之实力……皇上可能有所不知!”

光绪乐了,仰面大笑起来,“呵呵,朕有所不知?李中堂,那劳烦你替朕普及一下吧。”

李鸿章顿感说错话了,连连摆手,“这……微臣不敢当,皇上折煞微臣矣!”

光绪大手一挥,毫不在意,“首说无妨。”

李鸿章表情似有悔恨,急得额头渗出冷汗来,看那模样就差没给自己一耳刮子了。

他踅摸一下,搓了搓手,“呃,皇上呀,尚且不提东斯拉夫人,说出一国……您便可体会微臣所虑!”

光绪眉头一皱,眯起眼来,“莫要卖关子,速速道来。”

李鸿章老脸一红,尴尬的笑了笑,“皇上,英吉利国~实力如何?”

光绪冷哼一声,面露不屑,“嗯,很强。”

“皇上呀,英吉利国并非很强一说,那可是霸主般的存在,皇上万万不可轻视于他!”

李鸿章脑袋摇的像个拨浪鼓,仿佛在强调一件不可违背的事实一般,紧张又急切。

光绪暗自窃喜,扬了扬下巴,“嗯,朕并未轻视于他。”

李鸿章轻抚胸口,方才如释重负般缓了缓气息,“皇上,英吉利如此之强大,尚且对东斯拉夫百般忌惮!……若倭国同东斯拉夫一战,微臣估计,倭国定然撑不过月余!”

光绪神情淡然,并未展现一丝情绪波动。

他眼睛眨了一下,脑海里飞速旋转起来。

后世里……

倭国同东斯拉夫一战,最终是胜利一方。

海军方面,倭国胜的有些离奇古怪。

按理说……

双方实力差距如此之大,倭国不可能有胜利的机会。

然而……

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倭国不仅胜了,还在损失极小的战况下全歼两支舰队。

这两支舰队,分别是东斯拉夫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

其中任何一支舰队都如同大人打小孩般,毫无失败之可能。

即便实力差距如此之大,倭国竟然做到了!

倭国海军竟如有天神相助般,不仅先后湮灭两支舰队,还一举震撼了整个世界。

其国内,更因此战过后~彻底陷入了癫狂。

而倭国陆军方面……

其情况则完全相反。

倭国陆军最终虽达成了作战目的,然而,其付出的代价真可谓是惨烈至极。

1904年,双方于大清满洲之地开打。

期间,倭国共计出动五十万兵力,东斯拉夫人亦调来了西十万大军。

殊死决战一年有余……

东斯拉夫人率先败退,留下了五万具尸体。

而倭国……

单单战死之人,多达八万八千多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不仅于此……

倭国大将乃木希典两个儿子相继战死,其甚至抱着绝后之心~不退反进。

此战中,倭国上下同仇敌忾,皆怀揣必胜之心,死战不退。

其尚武之风,着实令人咋舌。

事后,明治天皇将自己的孩子认作乃木希典为父,以此宣扬其~为大国舍小家之功勋。

自明治死去,乃木希典同妻子随之剖腹自杀,追随明治天皇而去。

抛开民族情怀不说,为了自己的国家,其君臣做法属实令人敬佩。

不过……

以上史实皆是打败大清后,得到巨额赔偿后的结果。

如今蝴蝶效应之下,战况是否发生改变呢?

光绪暗自沉凝片刻,瞅了瞅李鸿章,“朕认为,倭国实力虽不敌东斯拉夫,然其尚有一战之力!”

李鸿章满脸狐疑,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了。

在他看来……

国际地位、军力、疆土面积、人口都摆在那,难道倭国还能逆天了不成?

他心中虽有一万个理由反驳,奈何君臣有别,也不好再说什么。

李鸿章苦笑一声,拱手道:“微臣这便联系京城留守官员,令其同东斯拉夫使臣商洽!”

光绪颔首,“去吧。”

李鸿章仍旧心有顾虑,似有欲言又止之意,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躬身离去。

寇连材缓步上前,“皇上,外面起风了,您保重龙体啊!”

光绪若有所思的摆摆手,“取太师椅来。”

“呃,嗻。”

船队继续南下……

光绪坐于太师椅上,神色从容。

对于倭国能否抗住东斯拉夫的攻势,他并无十全把握。

蝴蝶效应之下,战局是否改变,不好说。

倭国胜,那自然再好不过。

只需趁此难得机遇,打造出一支全新的舰队。

有此舰队……

他坚信,国运之争必将发生改变。

即便倭国不敌,情况只得说有些艰难。

至于合约,那只是对待守信之人的束缚。

东斯拉夫人何等秉性?

同他国讲信誉嘛,哼,我可没有这么呆。

只需给我充足的时间……

莫说满洲之地,即便是天王老子的胡须,我也要拽下一把来。

“皇上,京城传来急报。”

光绪忽的惊醒,转身看向了李鸿藻。

他上下审视一番,朱唇微启,“何事?”

李鸿藻瞅了一眼电报,干笑一下,“据太原府汇报,一队八旗军裹挟叛逆荣禄、李莲英等人西行,因兵力悬殊,令其逃脱了!……另外,两个太监逃跑被杀,并收缴一枚太后老佛爷印玺,……呃,印玺己送至京城。”

光绪眉头一拧,拿过电报端详起来。

他眼如鹰隼,察看完后,猛地站起身来,“八旗军?满人镶黄旗?竟有朕之亲兵协助叛逆?”

光绪呼吸声逐渐急促,面色煞白一片。

他嘴角抽搐一下,将电报撕的粉碎,“李爱卿,可知是哪支镶黄旗~敢于协助叛逆、助纣为虐?”

李鸿藻低着头,神色恍惚,“呃,此事……微臣不知,望皇上息怒啊!”

光绪闭目,抬手停滞半空,“速速调查此事,有消息立即告知于朕!”

“是皇上,微臣这便调查。”李鸿藻应了一声,匆忙离去。

光绪眼皮微微睁开,一道寒芒自缝隙中迸发而出。

他鼻翼微扩,喘息声呼哧作响。

收到这个消息,着实令他大感意外。

所谓的八旗,共分为满八旗、汉八旗和蒙八旗三种。

三支兵力中,历来以满八旗为尊。

而满八旗中,镶黄旗则是历代皇帝最为信任、最为倚重的兵马。

恰恰此次协助慈禧逃离的兵力,竟是满八旗中的镶黄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