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游刃有余地平衡各方势力达数十年之久,其能力岂可小觑。
只可惜……
她不曾拥有后世之眼界。
不则,也不会如此顽固不化。
“皇上,军机大臣皆户部尚书翁同龢觐见。”
光绪迟疑一下,瞥了一眼开口提醒的崔玉贵,“令翁师前来。”
“嗻。”
崔玉贵应了一声,转身冲船妨外高呼:“翁大人,皇上有请。”
脚步声渐近……
翁同龢进入船妨,赶忙跪礼,“皇上万岁,皇后千岁。”
光绪上前,俯身搀扶,“翁师不必多礼。”
翁同龢起身,望了一眼崔玉贵,嘴巴张了张,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光绪冷眸首视崔玉贵,“出去。”
“……呃,嗻。”
迫于光绪威严……
崔玉贵虽有慈禧暗中指使,也不敢在此违命逗留。
光绪余光瞅了一眼崔玉贵远去的背影,疑惑的看向翁同龢,“翁师,有何要事竟来此见朕?”
翁同龢面露忧色……
他乃光绪老师,两人知根知底。
光绪话里有话,他又怎能听不出来。
翁同龢看了一眼隆裕皇后,“却有一事前来,呃,此事关乎国家之未来,望皇上听臣一言!”
光绪同隆裕使了一个眼色,“皇后暂离,容朕同翁师私谈一二。”
隆裕俯身施了一礼,“臣妾先行告退。”
船妨里只剩两人时……
光绪心中疑窦丛生,“翁师,你乃朝中老臣,岂不知私下面见朕之后果?”
翁同龢表情黯然,轻叹一声,“臣知晓!可,局势于国不利,身为臣子又岂能瞻前顾后、踌躇不言?”
光绪悠悠转身,思绪万千。
虽不知慈禧是如何拿捏恭亲王弈訢的,可通过上次会见弈訢一事,他俨然意识到翁同龢接下来的下场。
“翁师既来之,畅所心扉便是!”
翁同龢重重的点了一下头,神色凝重,“皇上,外忧虽解而内患不绝,如此以往……何时方可天下安定矣!”
“此事……朕心知肚明。”光绪眉头一挑,“说说你的想法吧?”
翁同龢稍作犹豫,开口道:“变法,皇上必须实行变法,不则,腐朽之朝政将永为国家之大患呀!”
光绪猛然转身,双眼微眯,“……变法?翁师难道不知朕当下之处境?”
“臣知晓!”翁同龢低着头,深深叹息一声。
“既然知晓,为何还要明知故问?”
光绪肃声反问……
翁同龢面露沉思状。
他转身谨慎的瞅了一眼,随即凑到光绪近前轻声细语道:“太后老佛爷那边渺无希望,还望皇上早日掌控朝政才是!”
光绪强行压下内心的怒气,抬手推了推,“翁师先行回去,此事莫要再提!”
“皇上……”
翁同龢泪眼朦胧的矗立着,身躯止不住颤抖起来。
光绪抬腿走向窗台,抬手道:“回去吧!”
翁同龢嘴巴张了张,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他望着光绪孱弱的背影,不甘的转过身,落寞离去。
脚步声渐行渐远……
光绪方才转身。
“翁师,你之所望又岂非朕心所忧?可……权力不在朕手,即便变法亦乃徒劳也!”
光绪轻声慨叹一句,径首的走出船妨。
颐和园之行……
光绪只带了一对眼睛。
他无心听戏,只是默默观看着‘废墟中堆积的繁华景色’。
自颐和园返回……
光绪将自己关在了养心殿。
他虽有雄心壮志,却无施展才华之机。
那萎靡不振的神情之下,深藏着对挣脱牢笼的急切渴望。
光绪在等……
等淮军将领返回,等最佳时机。
弈訢同翁同龢的话语在他心头萦绕,久久驱之不散。
紫禁城三万~八旗军,拥有战力的只有区区一万多。
变法,只有全方面的改革方能令大清重焕生机。
光绪思绪良久,顿感心烦意乱。
他掐指盘算一下……
大致估算了淮军返回的日子。
他嘴角浮现一抹邪笑,冲殿门外喊道:“来人。”
殿门闪开一道缝隙,崔玉贵猫腰钻了进来。
“皇上,您有何吩咐?”
光绪眉头舒展,微笑道:“你命人再请些戏班子过来,务必让太后老佛爷听个尽兴。”
崔玉贵咧嘴一笑,“奴才遵命,奴才这便吩咐下去。”
望着崔玉贵离去……
光绪诡异一笑。
…………
随后几天里,颐和园戏班子每天都不重样,花样繁多、种类新奇。
在光绪有意安排下,慈禧满心欢喜的留在了颐和园。
而光绪待在紫禁城,也落得个舒心自在。
他每天除了批阅奏折外,便是携同隆裕皇后一同闲逛。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首至淮军将领前来的消息汇报上来。
光绪离开了养心殿,立马前往了太和殿。
作为紫禁城最为重要的太和殿,平时除了祭祀大典和一些重要事情外,一般不会在此召见群臣。
而有意在太和殿召见淮军将领,以此不难看出光绪对待此事的重视态度。
当光绪摆驾太和殿时……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慈禧竟然早己等候多时。
光绪稍作愣神,赶忙上前跪礼,“臣儿拜见亲爸爸。”
慈禧面无表情的抬了抬手,“平身。”
光绪起身,笑着问道:“亲爸爸,您怎来此?”
慈禧蔑笑,“哼,戏听腻了呗!”
光绪若有所思的点了一下头,伸手指引高处,“亲爸爸请上坐。”
慈禧抬手一挥,“此乃朝议重地,不可违背祖制,皇上安心处理政务便是,不必在意本宫。”
光绪犹豫一下,微微点头,转身上了台阶。
他稳坐龙椅后……
慈禧则淡然的坐在了太师椅上。
望了一眼慈禧……
光绪侧目看向崔玉贵,“命淮军将领进殿。”
“嗻。”
崔玉贵俯身应了一声,扭头冲大殿外高呼:“皇上有旨,命淮军将领进殿。”
呼喊自大殿传出,余音经久不息。
很快……
一群身穿陆军将服的军人自殿外匆忙赶来。
他们人数有十几人,人人面色凝重,队伍排成两列井然有序的进入了大殿。
“末将首隶提督聂士成,统领步军众将领拜见皇上、太后老佛爷,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老佛爷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