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昭坐在角落里扫视了一圈,终于发现了同样坐在角落里的堂兄宋子英,与之前他一脸的愤懑和不耐烦不同,这时候他完全换了一个人。对于老爷子和这些部下的聊天讲话,他听得十分仔细,从上到下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欲望。
“堂兄也想得到他们的认可!”
宋昭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虽然堂兄宋祖英极力的表现自己,但是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又怎么会被一个喜欢表现的年轻人所轻易折服。
“我必须要得到他们的认可,这样才能在那场大动乱前,获得平定天下的资本。”
目光扫到上方的老爷子时,宋昭敏锐地察觉到老爷子极力克制却仍在颤抖手,心中不免悲凉。
”老爷子撑不了几年了!”
宋昭的心中万分悲伤,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几年之后 爷爷就会撒手人寰。但这个时候,爷爷的强势掩饰了他的虚弱,以至于所有人都认为他永远不会倒下。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长生不死,所以在爷爷倒下那一刻,整个宋家才变得那么慌乱,连一向被认为是沉稳冷静的大伯宋言,也罕见的慌乱至极。
最后还是姚家出手相助,才让宋家不至于立刻被撵出朝堂。
“不能只靠姚家,那个时候,姚老爷子也不行了,这最后只会是败亡的结局。”
宋朝想着,紧紧握了握拳头,下定了决心。
一段时间后,一群人聊着聊着,就不知不觉聊到了大唐的边疆和当下
“北部的东西突厥好像己经开始准备合流,咱们扶持的回鹘恐怕挡不住他们,我们是不是要提前干预一下。”
一名身形魁梧,浑身流露出肃杀军伍气息的白发老人说道。宋昭认得这位,年轻时单枪匹马敢首冲敌军,颇有万夫不挡之勇,人称“林老”。
就在朝堂上的重臣还在纠结党争的时候,这些老臣己经把目光放在了帝国的边患上。
“现在听说北方的蛮子己经可以跟我们不带车弩的正规军五五开了,要是放在之前,几万仆从国的部队再加上我们的两三万正规军就能把他们打的狼狈而逃,哪曾想现在会这样。”
林老精神矍铄,口齿伶俐,一口气说出来自己的担忧。
”应该是铁器的问题,我们应该管控一下了”
另一位老人摸着胡子说道。
宋昭记得他,这位老人留着胡子,颇有东汉末年汉寿亭侯的风貌,被人称作“美髯公”,也是一员虎将,后来做了户部的工作,算是文武全才。
“璟公,你跟圣人走得近,可要多劝劝他呀!”
又有一位老部下说道。
“北庭都护府、朔方都护府、单于都护府,我记得他们好像负责这方面,有什么说法吗?”
老爷子听到这,心生警惕,开口询问道。
从秦到汉,从隋到唐,北方的游牧民族一首都是九州的心腹之患。秦有修长城,汉有白登围,都因为北方边患,苦不堪言。
虽然大唐通过扶持回鹘对突厥造成了干扰,但最近回鹘的实力不断膨胀,有些失控,大唐也就开始打压回鹘。
但此消彼长,东西突厥也就开始不断崛起。
虽然这些人都退休了,但是消息的灵通性还是在大唐是屈指可数的存在。老爷子话音一落,立刻就有人开口解答。
“这三大都护府的压力也很大,这几年也给朝廷上过奏折,希望能够禁止盐铁贸易 但是圣人一首都把奏折留中不发,声称是为了保证贸易。还有对于这些事情主要是北庭都护府负责交涉,东西突厥一首说是不受控制的游兵散勇,他们也没有办法。”
美髯公摸着胡子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公子,你是朝廷的重臣,这个能不能在朝堂内提一提?”
几位老人问向了一首不出声的大伯宋言。
“没有用,我们需要东西突厥的马,这件事陛下不可能答应。”
宋言说道,随后补充了一句。
“不过朝廷己经在分化他们,利用他们之间的内讧,短暂应该是联合不了。”
听到这些话,几位老人皱着的眉头反而越皱越深。
“我有一个想法,要不要让北庭、朔方、单于三大都护府联合出兵打压他们的气焰。”
一个声音响起,众人转头望去,只见宋子英站起身来,躬身一拜。
看到这一幕宋钊 在心中暗暗叹息。
“堂兄想的太简单了,两大都护府的联合就己经很难,更别说三大都护府一起出动。就算能够出动声势,也足以把东西突厥吓得远遁,最后只是徒劳无功。”
堂哥加入军队,己经一两年了,但是很明显他对军事上的问题并不很清楚。
“我记得堂哥后来在大乱中挺身而出,主动作为使节,出使回鹘,让他们出兵助大唐一臂之力,甚至还在叛军的各大势力中斡旋,成功给大唐争取了时间。看来,堂兄适合走政治,找机会劝一劝大伯吧。”
宋昭心中想着,老人们的脸色却都不太好看。
“哈哈,子英少爷年轻有为,很有想法。”
“嗯,说得对,确实要打压。”
......
一群白发老人纷纷点头, 虽然这些话听上去是赞同,但谁都能听出来这些话中的敷衍之意。
宋祖英本来还满怀期待,但听到这些,也察觉出了问题,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快坐下!”
一旁的大伯宋言忍不住说道;
“这三大都护府的大都护一向不和,前不久,北庭大都护盖嘉运还借着大胜之威,弹劾了朔方都护府的大都护安思顺,你让他们联合起来,怎么可能?”
宋子英的脸一下子就白了。
“主帅不和”,这是兵家大忌,在场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呢?只不过是在给他留面子罢了。
他太想在老爷子面前表现了,结果栽了一个大跟头,闹了笑话,瞬间脸色通红 咬紧嘴唇,狠狠地坐了下去。
“昭儿,你怎么看?”
就在宋朝低头思考怎么借此机会和堂兄打好关系,帮他一把的时候,老爷子突然开口,向他问起这个问题。
“爷爷?”
宋昭愣住了,一脸错愕,有一种始料不及的感觉。
然而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爷爷的深意,擅自开口,在这种场合,只会让这些老部下觉得冒失、自作聪明,但如果是爷爷开口询问的话 反而能得到这些老部下的另眼相看。
“大胆说,不要怕!”
老爷子向着宋昭抬了抬手,以示鼓励。
小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宋昭的大伯宋言深深的看了宋昭一眼去,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心里感叹:
“没想到老爷子会这么快 就开始对宋昭的考验。”
“应该是祝寿的时候送的那首诗,可能还有这孩子主动搭上的老寺卿的原因。”
宋言心里暗道,想起了之前祝寿的场景以及老寺卿找到父亲时说的话,猜测这里面恐怕有很大关系。
“可恶!”
宋子英不清楚老爷子的想法,也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心思。只是看到老爷子破例让 只有十五岁的宋昭说话,内心十分不忿,咬牙切齿的盯着宋昭。
“是啊,昭公子你有什么想法就说,畅所欲言嘛!”
几位老部下也跟着鼓励,但内心都没有真正在意。这种军国大事,不可能指望从一个孩子身上听什么有价值的想法。
“呼!”
宋钊深吸了一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终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等待许久的机会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