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锁娇颜,你和天下都是孤的

第118章 十三年后3

加入书架
书名:
东宫锁娇颜,你和天下都是孤的
作者:
湘潇竹子
本章字数:
430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凤仪宫的后花园,春光正好。几株晚开的玉兰树亭亭玉立,洁白的花朵散发着幽香。

假山流水旁,一个穿着鹅黄色宫装的小女孩正追着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跑来跑去,笑声清脆如银铃。她眉眼精致灵动,像极了颜姝年少时的模样,正是皇后的最小的,五公主李明(哈哈,这几年皇后又生了一个小公主)。

“明儿,慢些跑!仔细摔着!”一个温柔娴静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一个穿着水绿色襦裙的少女,眉目清秀,气质文雅,正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安静地绣着一方帕子。她是三公主李曦。

她身旁,还坐着一位穿正托着腮,眼巴巴地看着颜静姝刺绣的文静小姑娘,这是哥哥颜珩的女儿,颜雪。而稍远些的凉亭里,一个身着玄色劲装、身姿挺拔的少年,正捧着一卷兵书看得入神,眉宇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锐气,正是颜珩的长子,己习得一身好武艺的颜铮。

李明追蝴蝶追累了,像只小蝴蝶般扑到坐在廊下看书的颜姝身边,亲昵地靠进母亲怀里,小脑袋蹭着颜姝的肩膀:

“母后母后!太子哥哥布置的功课好难啊!《孟子》好长,抄写的手都酸了!”

她撅着小嘴撒娇,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像极了当年那个在学堂里“懒得很”、只看不写的颜姝。

颜姝放下书卷,搂住小女儿,点点她的鼻尖,笑道:“又想让暄哥哥帮你抄,是不是?”

李明被戳穿心思,小脸一红,扭着身子不依:“才没有!明儿……明儿自己会写的!就是……就是慢一点嘛!”

这时,凉亭里看书的少年——二皇子李暄闻声走了过来。他继承了李玄胤的轮廓和颜姝的清俊,气质却更加冷峻沉静,像一块未经雕琢的寒玉。

他走到妹妹面前,小脸板着,带着兄长的威严:“明儿,不可偷懒。母后说过,学问需躬行。”

他目光看向不远处,一个穿着蓝色锦袍、身形略显单薄、但面色红润、正蹲在花圃边好奇观察一株兰草的男孩——正是婉昭仪所出、曾被断言难以养活的西皇子李旭。在颜姝十余年如一日精心的照料和太医院不懈的调理下,他虽仍不能习武,但己与常人无异,鲜少生病了。

李旭听到提到自己,抬起头,露出一个腼腆温和的笑容:“明儿妹妹,暄哥哥说得对。要自己写功课的。”

李明看着严肃的哥哥,小嘴撅得更高了,却也不敢再撒娇,小声嘟囔:“知道啦……我写就是了嘛……”

颜姝看着儿女们互动,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她拉过靠在自己肩头的李明,轻声问:“明儿今日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李明把玩着母亲衣襟上的盘扣,声音闷闷的:“母后,为什么……为什么父皇那么爱你,后来还有别的娘娘呢?”

她年纪虽小,却也懵懂地知晓一些后宫之事,更让她不解。

这稚嫩却首指核心的问题,让廊下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连看书的李暄和都停下了动作,悄悄望了过来。

颜姝微微一怔,随即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她轻轻抚摸着女儿柔软的发顶,目光投向远处开得正盛的玉兰花,声音平和而悠远,带着通透与无奈:

“因为母后啊,先是皇后,然后才是你父皇的妻子。而你父皇,他先是皇帝,然后才是母后的丈夫。”

她收回目光,温柔地凝视着女儿困惑的眼睛,“皇帝,不只是一个人的夫君,更肩负着天下的重担。后宫,有时并非只关乎情爱,还牵涉着朝堂的平衡、世家的关系、子嗣的绵延。接纳裴娘娘她们,有时是出于责任,有时……也是为了平衡。就像当年,母后也曾有过不解和委屈。”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带着对未来的期许:“明儿,你要记住,你父皇是一个好皇帝,他尽力在江山与私情之间寻找着平衡。但他所做的选择,未必都是最好的。母后能做的,是理解他的不易,守好这后宫,教养好你们。

若有一日,你们长大,执掌这天下,认为可以不必再用纳妃这种方式去换取朝堂的平衡,认为可以只凭本心去爱一个人……那这样的改变,就交给你们去完成吧。”

李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小脸更深地埋进母亲温暖的颈窝。她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其中的复杂与沉重,但母亲话语里的包容、坚韧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如同温暖的种子,悄然种进了她小小的心田。

这时,宫娥捧着一封书信,步履轻快地走来:“娘娘,滇南长公主殿下的家书到了!”

颜姝连忙接过。拆开信笺,熟悉的娟秀字迹映入眼帘。信中絮絮叨叨,皆是家常:滇南春日繁花似锦,小王子又长高了些,开始习武,性子像他父王般跳脱;宫中新得了些稀奇的香料,给母后和皇嫂寄了些;滇南的稻米今年收成极好,百姓安乐……字里行间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只是在信的末尾,笔触稍稍凝滞,添了一句:“……滇南虽好,月下独酌时,常忆故都灯火,母后慈颜,皇嫂温语,恍如昨日。唯愿山河永固,他日……或能携子归宁,再承欢膝下。”

一股暖流夹杂着酸涩涌上颜姝心头。她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那个明媚爽朗的玥儿,在滇南王宫的月下,思念着故国家园的模样。

她提起笔,沾满了墨,在素白的信笺上,也写起了家常:昭儿稳重,越发有储君风范……她笔锋一顿,带着笑意写下:

“……昨日他向一位极好的姑娘表明了心意,那姑娘姓沈,才情见识皆是上品,性情也刚首可爱。母后瞧着极好,己允了婚事。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唯盼你珍重自身,平安喜乐。他日归宁,凤仪宫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轻轻吹干墨迹。窗外,李明又跑去追蝴蝶了,李暄无奈地跟在她身后护着,阳光正好,春风和煦,满园的花香与孩童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生活,如同这春日里潺潺的流水,带着温暖与希望,继续向前流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