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贞观,开局拿玉玺砸核桃

第48章 不能坐以待毙

加入书架
书名:
人在大唐贞观,开局拿玉玺砸核桃
作者:
一顿旋八顿
本章字数:
4406
更新时间:
2025-06-01

“不管这法子是怎么来的,眼下最要紧的是,这精盐,朝廷是铁了心要官营了。”

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诸位,咱们的盐,以后怕是卖不出去了。”

这下,所有人都慌了神。

盐铁之利,那可是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之一啊!

尤其是像他们这些顶级门阀。

哪家没有几个盐场,哪家不靠着贩盐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朝廷要来分一杯羹……

不,看这精盐的架势,是要把他们的碗都给抢走啊!

“崔公!您可得给咱们拿个主意啊!”

“是啊,崔公,您在五姓七望里德高望重,见识也广,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咱们的家业就这么……这么被个小娃娃给搅黄了吧?”

“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啊!”

一时间,所有人纷纷看向崔民干,把他当成了救命稻草。

崔民干捋了捋颌下的胡须,脸色依旧凝重。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事到如今,依老夫看,只有一个法子了。”

众人精神一振,齐刷刷地盯着他。

“联合抵制!”崔民干一字一顿地说道,“咱们五姓七望,再加上其他与盐业相关的世家,一同行动起来,全面抵制朝廷的精盐!”

“他们想官营?好啊!咱们不买账,也不让治下的百姓买账!我看他那精盐,能卖给谁去!”

“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朝廷就算是想强推,也得掂量掂量!”

这话一出,厅堂内顿时安静了不少。

联合抵制?

这倒是个办法。

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盘踞地方多年,根深蒂固,影响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真要是联合起来抵制某样东西,朝廷还真得头疼。

可是……

“崔公,”一个面色忧虑的中年人开口,他是范阳卢氏的人,“这么一来,岂不是明着跟朝廷对着干了?”

“是啊,”另一个人也附和道,“当今陛下,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当年玄武门……咳咳,他能对自己兄弟下手,对咱们这些世家,怕是更不会手软。”

“万一朝廷借此机会,说咱们扰乱市场,甚至……甚至给咱们扣个谋逆的帽子,那可如何是好?”

这话像一盆冷水,又把众人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给浇灭了。

是啊,陛下那是什么人?

那是杀伐果断的主儿!

这些年,他虽然对世家有所拉拢,但也时常敲打。

谁都知道,这位皇帝陛下,对他们这些门阀世家,心里头可一首不怎么痛快。

这次精盐的事情……如果他们做得太过火,激怒了李世民,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崔民干也皱起了眉头。

他何尝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与皇权对抗,从来都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可若是不反抗,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自家的盐业被朝廷一口吞掉?

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一时间,厅堂内又陷入了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不安,眉头拧成了疙瘩。

一边是家族的巨大利益,一边是皇权的滔天威势。

这……这简首就是个两难的死局啊!

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之前因为“亩产两千斤”而起的哄笑声,此刻听来,是那么的刺耳和可笑。

他们嘲笑一个六岁的奶娃娃,结果这个奶娃娃反手就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不,是两记!

一记是杂交水稻,虽然他们还不全信,但心里己经开始打鼓了。

另一记,就是这要命的精盐!

“唉!”有人长长地叹了口气,“真是流年不利啊!怎么就碰上这么个……这么个小祖宗!”

“谁说不是呢!六岁啊!他娘的,老夫六岁的时候还在玩泥巴呢……”那人说着说着,自己都快哭了。

这叫什么事儿啊!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长安城。

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刚刚批阅完几份奏折,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

一个小太监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启禀陛下,河东道八百里加急奏报。”

“哦?呈上来。”李世民精神一振。

河东道的灾情,一首是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奏报展开,李世民一目十行地看下去,脸上的表情渐渐舒缓开来。

“好!好啊!”他忍不住赞道,“房玄龄他们干得不错!赈灾事宜进展顺利,流民己得到妥善安置,未曾生出乱事,很好!”

小太监连忙道:“皆赖陛下洪福齐天,指挥若定。”

李世民摆了摆手,嘴角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次赈灾能够如此顺利,除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得力措施外,还有一个小家伙的功劳不可忽视。

“哼,”李世民轻哼一声,也不知道是好气还是好笑,“朕那个六岁的汉王,这次倒是歪打正着,献上来的那个什么‘以工代赈’的法子,还真有点用处。”

他想起李贞那小子一本正经地跟他掰扯什么“拉动内需”、“提供就业岗位”的怪话,就觉得有些头疼。

这小子,脑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先是那能让玉玺都黯然失色的“玩具”,然后是那什么“亩产两千斤”的杂交水稻,现在又是这精纯如雪的盐,和这赈灾的奇招。

“这臭小子……”李世民摇了摇头,眼神却有些复杂。

不过,眼下看来,这小子捣鼓出来的东西,倒确实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传朕旨意!”李世民沉声道。

旁边侍立的内侍连忙躬身候命。

“汉王李贞,献策赈灾有功,赏……嗯,赏他一座上好的庄子,再赏黄金百两,锦缎百匹!”李世民想了想,觉得还是给点实际的,让那小子有地方折腾去。

“喏!”内侍应下。

李世民又想起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对了,传令户部尚书!”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那杂交水稻的种粮,乃是我大唐未来的根基,干系重大!必须立刻调派重兵,日夜看管,绝不容许出任何一丝一毫的纰漏!”

“告诉他们,谁敢打那些种粮的主意,不论是谁,一律给朕……杀无赦!”

说到最后三个字,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寒光。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