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贞观,开局拿玉玺砸核桃

第49章 身为皇帝,被儿子嫌弃!

加入书架
书名:
人在大唐贞观,开局拿玉玺砸核桃
作者:
一顿旋八顿
本章字数:
4386
更新时间:
2025-06-02

汉王府。

李贞翘着二郎腿,手里拿着一块刚送来的精盐,对着光瞅了半天。

“啧,这玩意儿,可比金子值钱多了。”他自言自语,嘴角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

“殿下,殿下!”

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传来,褚遂良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

“禀殿下,明月田庄那边,第一批粮食己经悉数装车,运往河东道了!”

褚遂良躬身行礼,语气里满是敬佩。

先是那精盐,现在又是这赈灾的粮食,件件都是大手笔。

“哦?这么快?”李贞挑了挑眉,有些意外。

这褚遂良,办事效率可以啊。

“是的,殿下。按照您的吩咐,优先保证灾民的口粮。”

“房相和杜相那边也派人接洽了,一切顺利。”褚遂良恭敬地回答。

“嗯,干得不错。”李贞满意地点点头,“赏!必须赏!”

他随手从旁边摸出一小袋金豆子。

“拿去,给兄弟们分分,这段时间辛苦了。”

褚遂良连忙推辞:“殿下,此乃属下分内之事,不敢领赏。”

“让你拿着就拿着,哪那么多废话!”李贞眼睛一瞪,“本王赏罚分明,有功就得赏。以后好好干,少不了你的好处。”

“是,多谢殿下!”褚遂良这才接过金豆子,心里暖烘烘的。

“对了,”李贞像是想起了什么,“那杂交水稻的种植法子,你给本王好好记录下来。从育苗到插秧,再到施肥除草,每一个步骤,都给本王写清楚了,一个字都不能错!”

这可是他未来的大杀器,马虎不得。

褚遂良一愣,随即郑重道:“殿下放心,属下一定将此法详细记录,绝不辜负殿下所托!”

他隐约觉得,这薄薄的几页纸,将来恐怕会改变整个大唐的命运。

“哇!哥哥!哥哥!”

一个小小的身影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正是李贞的宝贝妹妹,小兜子。

小兜子一把抱住李贞的大腿,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喊:“哥哥,兜子饿了,要吃饭饭!”

“哦?我们的小兜子饿啦?”李贞一把将她抱起来,在她肉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想吃什么呀?”

“要吃哥哥种的,香香的,白白的,大米饭!”小兜子挥舞着小手,眼睛亮晶晶的。

她听宫女们说了,哥哥种出来的稻米,特别特别好吃,比御膳房的贡米还要香甜。

李贞哈哈一笑:“行!没问题!哥哥这就带你去田庄,让你吃个够!”

正好他也想去看看那边的安保情况,顺便尝尝新米的味道。

“太好咯!吃大米饭咯!”小兜子开心地拍着小手。

这时,长孙皇后款款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贞儿,兜子,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母后!”李贞和小兜子异口同声地喊道。

“母后,哥哥要带我去田庄吃好吃的米饭!”小兜子抢着回答。

长孙皇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贞儿,田庄那边虽然是你自己的产业,但如今那杂交水稻可是万众瞩目,你此去一定要注意安全,多带些护卫。”

她可是听说了,那些世家大族,对这稻种可是眼馋得很。

“知道啦,母后,您就放心吧。”李贞拍着胸脯保证,“我这明月田庄,现在可是铜墙铁壁,苍蝇都飞不进去一只!”

“就你贫嘴。”长孙皇后嗔怪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又柔声道:“万事小心为上。”

“嗯嗯!”

正说着,李世民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哦?要去田庄?朕也一起去看看。”

他倒要亲眼瞧瞧,那亩产两千斤的稻子,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李贞小脑袋一偏,小嘴一撇:“不要!”

“你那么忙,日理万机的,哪有空去我们那小田庄啊?”

“再说了,你去了,我们还怎么自在地玩耍?不方便,不方便!”

李世民的脸顿时黑了半截。

这臭小子!

朕这个皇帝想去看看自己的地,还得被你嫌弃?

长孙皇后在一旁掩嘴轻笑,轻轻拉了拉李世民的衣袖:“陛下,贞儿也是一番好意,怕您劳累。您政务繁忙,还是让他们小孩子家自己去玩吧。”

李世民哼了一声,心里却有些无奈。

这小子,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不过,想到那精盐和“以工代赈”的法子,他又觉得,这小子虽然皮了点,但脑子确实好使。

“哼,随你们去!”李世民甩了甩袖子,转身走了。

心里琢磨着,等哪天有空,自己微服私访,偷偷去看看。

…………

弘文馆。

一群年轻的学子们正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听说了吗?汉王殿下又搞出大动静了!”

“什么动静?是那能亩产两千斤的杂交水稻,还是那雪白如玉的精盐?”

“都有!都有!据说啊,河东道的赈灾,汉王殿下也献了奇策,叫什么‘以工代赈’,效果好得很呢!”

“我的天!这位汉王殿下才六岁吧?这脑子是怎么长的?简首是妖孽啊!”

“谁说不是呢!想我六岁的时候,还在跟夫子背‘天地玄黄’呢,人家汉王殿下己经开始利国利民了!”

“唉,人比人,气死人啊!”

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语气中充满了惊叹和羡慕。

就在这时,弘文馆的祭酒,当世大儒孔颖达,以及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李纲,并肩走了进来。

两人面色严肃,径首走向了弘文馆内平日里给博士们讲学的高台。

学子们见状,纷纷安静下来,以为两位大儒要开讲。

谁知,孔颖达和李纲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然后齐齐朝着一个方向,整理衣冠,躬身下拜。

“学生孔颖达(李纲),拜见师尊!”

声音洪亮,态度虔诚。

“哗——!”

整个弘文馆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学子都目瞪口呆,下巴掉了一地。

孔祭酒?李学士?他们……他们在拜谁为师?

而且,还自称“学生”?

这……这是什么情况?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众人顺着他们拜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着锦衣的小小身影,正一脸无奈地站在那里。

正是汉王李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