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光绪,看我如何破局

第41章石头记

加入书架
书名:
魂穿光绪,看我如何破局
作者:
风吹樱花落
本章字数:
4578
更新时间:
2025-03-02

光绪满意的点点头,“以上事宜,交由李中堂负责传达。”

李鸿章身躯一恭到底,“皇上,微臣先行告退。”

光绪点点头。

他驻足片刻,微微转身,“朕心烦闷,翁师随朕走走。”

“是皇上。”

两人后脚出了船舱,来到了甲板边沿。

十月下旬,天气渐凉。

热闹非凡的码头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往来客商俯耳遐接,一派祥和。

后世之繁华未显,往日富饶余光犹存。

恰似隐世高人般,内力忠厚,隐而不发。

看似默默无闻,仿若暗中积蓄力量,随时等待一个爆发的契机。

光绪眺目远望,脸庞浮现一抹笑意,“南方之地~物华天宝,虽落魄日久,仍有繁荣昌盛之机也!”

翁同龢热泪盈眶,思绪随着光绪的话语陷入了深深的向往。

心旷神怡中,如同身临其境般,久久难以释怀。

他伸手搭在围栏上,迫切展露雄心壮志的心机,几近呼之欲出,“皇上,微臣霎然察觉,古言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微臣虽为帝师,今日方觉察~此言论不实!”

光绪侧目,神色微凝,“翁师何出此言?”

翁同龢落寞垂首,“二十年矣,微臣以身为则,殊不知,万岁竟乃有意藏拙!今日适才察觉,微臣顿感往日之行~于心有愧也!”

光绪拉过翁同龢手臂,面露敬意,“翁师莫要如此,朕亦非完人!……往日里,若非翁师以身作则,朕又怎可无师自通!”

翁同龢感动不己,泪眼朦胧的看着光绪,心中欣喜万分。

“小贵子,你敢私藏反书,你……你不想活了是不?”

恰在这时,船舱后方传来了寇连材责备声。

其声音低沉,似有压低音调之意。

两人相视一眼,顿感好奇。

“反书,什么反书?“光绪呢喃一句,迈步上前,绕过船舱,首接来到了寇连材身后。

他看了一眼被喊作小贵子的太监,心生怀疑,“尔等何事在此喧哗?”

闻听光绪声响……

寇连材猛然转身,赶忙跪了下来,“皇上饶命,奴才刚发现,呃,还未来得及告知皇上。”

小贵子惊恐万状,一屁股在了甲板上,“奴……奴才罪该万死,皇……皇上饶命。”

光绪略显错愕,瞅了一眼寇连材,目光落在了一本小册子上。

他伸手,面露疑惑,“让朕瞧瞧。”

寇连材瞪了一眼小贵子,脑袋一耷拉,似乎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他将书籍举过头顶,颤声道:“皇……皇上。”

光绪接过小册子,只见上面写着——石头记~三个醒目大字。

他随手翻开,目光上下端详起来。

翁同龢探头瞧了瞧,顿感不妙。

他话到嘴边,又赶忙捂住了嘴巴。

光绪目光一眨不眨,随着手里的动作,嘴角浮现~会心的笑容。

他刚一打开小册子,便一眼看出书籍的出处。

哪里是什么石头记,分明是西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通过原体的记忆……

他方才得知,红楼梦乃是反映上层社会的真实写照。

其内容映射现实,早己被定义为反书。

知晓此缘故,立马明白了寇连材和小贵子为何这般模样。

“皇上饶命,此乃奴才管教不善,望皇上宽恕!”

光绪合起书籍,面露微笑,“尔等平身,只一书籍尔。”

他始终面带微笑、态度随和,说得更是风轻云淡,俨然没把反书当回事。

翁同龢、寇连材和小贵子惊呆了……

三人眼睛和嘴巴张的老大,久久没能回过味来。

只是一本书籍?

这可是明令禁止的反书,难道皇上不明缘由?

翁同龢心存忧虑,仍旧不敢开口。

寇连材神色恍惚,顺着皇上的意思来,暂时是没事。

万一……

皇上回过味来了,那岂不是欺君之罪。

寇连材膝行上前,伏地磕起头来,“奴才不瞒皇上,此书名为石头记,实乃严令禁止的红楼梦!奴才深知罪该万死,不敢隐瞒皇上。”

光绪随手将书籍塞入怀中,俯身搀扶起寇连材,笑着说道:“什么反书,朕阅书无数,岂能不知?尔等起身说话!”

寇连材一脸茫然,先行起身。

小贵子哆哆嗦嗦的,费了好一番功夫方才站起身来。

光绪收住笑,望向翁同龢沉声道:“翁师,传朕旨意,自今日起……百书无忌,再无反书一说。”

翁同龢恭腰仰头,下巴差点掉在甲板上,“这……”

光绪面露不悦,“此书不错,朕甚喜!不仅朕欲阅读,回京之日,皇后、嫔妃等人~亦需人手一册。”

翁同龢挠了挠耳朵,眼睛眨了眨,险些认为自己耳朵没听清。

他狠狠拧了一下大腿,方才感觉不是做梦,“皇上,您着实令微臣愈发难以看透矣!”

光绪看向寇连材,扬了扬下巴,“尔等去忙吧。”

寇连材连连点头,拉着傻愣愣的小贵子火速离开了。

翁同龢矮身上前,“皇上,您不知此书门道?”

光绪掏出书籍,心有所想一阵,“翁师,若耳旁皆为忠言,可乃好事?”

翁同龢一愣,神色恍然,“皇上意思是?”

光绪手指书籍,“此书虽有讥讽之意,当属忠言逆耳!朕身为掌权者,只愿听顺心之言,又怎知民间疾苦?”

翁同龢点了一下头,“微臣明了,皇上欲广开民言之举?”

光绪面色凝重,随手打开了书籍,“翁师请看,书中~人无全名、地无实地,皆由某某某代替!字体本乃阐明概事之意,为何如此烫炙人口?为何不敢首言不讳?你怕什么?朕怕什么?他们又惧怕什么?人人皆有口舌,而又不敢言语,试问,有嘴不言,难道仅可食饭否?”

翁同龢骇然,点头表示认同,“皇上言之有理!”

光绪冷眸乍现一道寒芒,“文字、言语方可阐明心境,禁锢思想之行就此作罢,今后~永不可再生!翁师,传朕旨意,广开民言、释放心境、开拓思维。”

“是皇上。”

——————

万里之外,东宫。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猛灌一杯伏特加,心情郁闷。

得知清国拱手相让满洲之地,仅为夺取高丽半岛……

他心中疑窦丛生。

满洲那么大,不仅土地肥沃,还是清国起家之地。

他不理解,为了换取一处土地贫瘠的高丽半岛,至于吗?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