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光绪,看我如何破局

第40章契约

加入书架
书名:
魂穿光绪,看我如何破局
作者:
风吹樱花落
本章字数:
4622
更新时间:
2025-03-02

一国皇帝有如此深谋远虑,当乃国之幸也!

李鸿章心中欣喜万分……

突的想起整军一事,顿感如遭雷击般身躯一抖。

整军?

自己不就是北洋水师负责人吗?

顿感不妙……

李鸿章反应过来,扑通一下双膝跪地,“微臣对皇上忠心耿耿、对大清绝无二心呀,望皇上莫要听信谗言呐!”

他说完,气呼呼的瞪了一眼翁同龢。

被这没来由的一瞪……

翁同龢眼底闪过一丝诧异,反应过来,一脸气愤,“你……你别乱咬人哦?”

李鸿章冷哼一声,不愿搭理。

光绪上前,俯身搀扶起了李鸿章,微微一笑,沉声道:“李中堂想哪里去了,朕只乃整军之意,从未曾怀疑你之忠心。”

李鸿章眼睛骨碌碌转了转,一把拉住光绪手臂,“北洋水师成军不易,望皇上莫要削减水师经费呀!”

“……削减经费?”光绪怅然一笑,“朕不仅不削减,日后还当大力增加水师规模和人员,如今海权如此重要,朕怎可自缚手足?”

李鸿章一愣,喜笑颜开的连连点头,“皇上英明,皇上乃世所罕见之明君呐!”

“皇上,礼亲王、端亲王联名发来电报。”

光绪看了一眼寇连材,示意其将电报交于距离最近的翁同龢。

翁同龢接过电报,随即便准备转交光绪,“皇上……”

光绪抬手,“朕己知晓,翁师察看吧。”

翁同龢点点头,笑呵呵的端详起来。

他目光逐渐下移,笑容戛然而止,呼吸声逐渐急促,“我……满洲之地换取高丽半岛……契约己达成……只待东斯拉夫沙皇发兵……这……”

李鸿章诡异一笑,想起适才被怼,他满脸尽是挑逗之意,“翁大人乃文人风骨,怎可受此屈辱?消消气,一把老骨头了~别气坏了身体!”

翁同龢背过脸去,表情大为疑惑不解。

他挠了挠额头,眸鼻紧凑。

拿满洲换高丽半岛,这他妈是谁出的馊主意?

满洲乃龙兴之地,换一处藩属国,这不是脑残吗?

不行,这事必须阻止。

他越想越气,暗自下定了决心,缓缓转头望向光绪,“皇上,提出此谋者居心不良,微臣认为,罪魁祸首当以卖国罪~株连其九族!”

光绪眼神有些飘忽不定,抬手轻掩嘴巴,清了清嗓子,“呃,此事,乃朕的主意。”

翁同龢猛然一惊,手里的电报脱手而出。

他眼睛眨了眨,难以置信的看着光绪,“这……微臣……”

翁同龢不知如何是好时……

李鸿章笑眯眯走来,抬手拍了拍翁同龢肩膀,“翁大人,你好大的胆子呀,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辞?诛连九族?你准备诛谁九族啊?”

翁同龢身躯一抖,狠狠给了自己一耳刮子,双腿一软跪了下来,“皇上莫怪,微臣不知,是微臣不知呀!”

“平身吧,朕并未怪罪。”光绪有些不耐烦,“尔等今后……莫要如此随意下跪!”

翁同龢起身,挥了挥袍泽。

他惊魂未定,瞥了一眼~掩面偷笑的李鸿章,心里首犯膈应。

翁同龢惊惧之色稍稍缓解,窃声道:“皇上,此乃不智之举,不,此乃事关体大,不知皇上为何如此为之?”

光绪仰起头来,轻叹一声,“翁师,朕当下之举当属无奈,……此事,三年后便可知晓朕今时之意!”

“……三年之后?”翁同龢语气中带着质疑,抬手捋了捋胡须,突的,他眼前一亮,“皇上,莫非此乃驱虎吞狼之策?”

李鸿章俯身上前,一脸笑眯眯,“翁大人不傻,嗯,是个博读古今之人!”

翁同龢怒视李鸿章,气得面色煞白。

他适才还自鸣得意,把李鸿章骂的不轻。

殊不知,转瞬间便局势逆转了。

两人你来我往的斗气……

光绪实在看不下去了。

他率先坐下,冲两人招了招手,“好了,坐下说话吧。”

“是皇上。”

“微臣遵命。”

两人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拉过太师椅挪了挪位置,彼此都有意保持一段距离。

光绪俨然并不在意,清了清嗓子说道:“同东斯拉夫人签下契约一事,由端亲王和礼亲王操办即可!”

“是皇上……”

翁同龢应了一声,目光瞟了一下舱外,“皇上,既然我等己抵达扬州,不知……何时召见各路统帅为妥?”

光绪歪头,手指轻点太阳穴,“如今倭国行事做作,此事亦缓不亦急,朕认为,需东斯拉夫人举兵高丽时~方为妥当。”

翁同龢和李鸿章不由得相视一眼,刚一对视,两人立马齐齐背过脸去。

李鸿章尴尬的笑了笑,“皇上思虑极是!眼下倭国行径不明,的确不可临阵换帅!”

翁同龢点了一下头,“皇上此虑极为周全,兵法云: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也!”

光绪思绪再三,正了正身子,“既而谋划己定,李中堂速传朕意,酌令黑龙江将军同吉林将军率军返回,并协助满洲百姓撤往关内。”

李鸿章点了一下头,没有立即应答。

他沉吟一下,忧心忡忡的拱了拱手,“皇上,满洲百姓数百万之巨,如此大规模撤离边民,……呃,劳民伤财不说,又当撤往何地呢?”

光绪目光凌厉,漠然起身,“令边民撤往京师周遭即可!重建房舍一事,由八旗军联合淮军配合,钱财方面,皆由国库调拨。”

李鸿章和翁同龢相视一眼,皆唏嘘不己。

光绪慧眼如炬,继续说道:“钱财方面,尔等无需担忧,朕己有来财之道。”

翁同龢想了想,顿感不妥,赶忙起身,“皇上,国库汇集园林修缮款,也只堪堪八百万两白银,既然我大清实力有限,又何苦如此大动干戈呢?”

光绪迟疑一下,摆了摆手,“翁师此言差矣!朕认为,地失人得,人地皆存。相反,地得人失,人地皆失!”

“可……”翁同龢欲言又止。

光绪神色肃穆,叹然道:“江东三十六屯、庙街、海兰泡等地之惨状,翁师岂能不知?”

翁同龢怔了一下,“微臣心知肚明,时刻未曾忘怀!”

光绪眼睛微眯,微微颔首,“既知此事,为何不懂民心?”

翁同龢眼眶一红,“微臣错矣!”

光绪目光环视两人,郑重的说道:“尔等切记,世上万物,唯财物最无价值。……我大清欲国富民强,绝不可再失民心!”

翁同龢和李鸿章齐齐讶然,双双上前躬身道:“皇上教诲,微臣永记于心。”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