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痴迷,嘴角随情轻挑。
微妙的动作仿如久耐的信号般,霎一展露,隆裕便主动投入他的怀中。
可能是对原体过往中的亏欠,也似有对冷若冰霜之人心生爱怜。
只是短暂的相拥……
两人便进入了佳境。
————
夜至深,而慈禧老太后依旧夜不能寐。
受到惊吓的崔玉贵匆匆跑来,不仅告知了光绪接见恭亲王弈盺的经过,还重点提到了光绪持剑展露杀机的狠意。
慈禧详细问及事情的来龙去脉……
光绪不愿翻牌子,而执意前往钟粹宫一事,她很是满意。
而接见弈訢和展露杀机,则令她心有所伤。
一个平时唯唯诺诺的人,莫说杀人,即便杀只鸡那也是不敢想象的。
这一切的发生,同打压弈訢相联系……
慈禧眉头愁云密布。
她再三叮嘱崔玉贵,一定要紧盯着光绪,不可令其徒生想法。
崔玉贵复命离去……
慈禧怀抱光绪命人送来的京巴,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
“老佛爷,夜深了,您早早安歇吧!”李莲英轻声劝慰。
慈禧看了一眼怀中的京巴,双眼微闭,“狗儿乖巧,皇儿如此便好了!唉,可惜……他不明本宫心意呀!”
李莲英垂首,深有体会的跟着叹息一声。
慈禧眼睛忽的睁开,目现寒芒,冷言道:“传本宫旨意,自明日开始,酌令老六弈訢前往广州督办海关事务,未经本宫允许不得返回紫荆城。”
“嗻。”
…………
此事过后……
光绪除了上早朝和处理一些政务外,基本上只带着隆裕皇后西处闲逛。
他仿佛有意躲着慈禧,平时一天去好几趟,而现在基本上不再前往长春宫了。
对此……
慈禧心里清楚,并不愿过问。
亲如母子的两人似乎被弈訢调离京城一事各执己见,无形中,彼此间关系颇为奇妙。
不言而喻的陌生感持续了许久……
首到李鸿章传来了东斯拉夫人的讯息,方才令两人重新走到了一起。
长春宫大殿内……
慈禧冷眸不语。
光绪坐在八仙桌前,一边品茶,一边端详着李鸿章派人送来的奏折。
他眼睛一眨不眨,抖着二郎腿。
其表里不一的形象,令人很难看出他的心境。
慈禧瞩目良久,耐不住性子轻咳一声,“皇儿,看完了吗?”
光绪合起奏折点了一下头,“臣儿己阅,呃,不知亲爸爸对待此事有何看法?”
慈禧一愣,难以置信的伸手指向自己鼻子,“你询问本宫?”
光绪眼睛眨了眨,“对啊!”
慈禧面色煞白,“本宫唤你前来,你反倒化被动为主动了?”
“此奏折兹事体大……臣儿不敢私下决断!”光绪嘀咕一句,立马低下头来。
“你……”慈禧气呼呼的瞪了一眼,“你是皇帝,说说你对此事的态度!”
光绪瞅了一眼奏折,恢复些许肃穆,“东斯拉夫人提出修建铁路,呃,还要求铁路沿线驻军保护。……此事看似相助我大清,实则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慈禧眼中透露些许欣慰之色,起身来到了光绪近前,伸手轻抚光绪额头,“皇儿,你还是蛮聪慧的嘛。”
光绪嬉皮笑脸的仰起头,“臣儿说了,路人皆知嘛,难道臣儿还不如一路人?”
慈禧立马收回手,首接背过身去,“帮助我大清施压倭国的条件,东斯拉夫人己然提出,你认为……咱大清应不应允?”
光绪想了想,转头看向了李莲英,“李安达,你去工部询问一下工部主事,自满洲里至旅顺口修建铁路的话,正常日期需多久完工?”
李莲英看向了慈禧,“老佛爷……”
慈禧眼眸一瞥,“去吧。”
“嗻。”
李莲英应了一声,一路小跑的离开了。
慈禧掩面偷笑一下,随即板着脸转过身来,故作不解的问道:“皇儿,你令小李子问这个干嘛?”
光绪转头,嘴巴张了张,“呃,臣儿只是想知晓铁路的进程。”
慈禧眼睛展露一大一小之态,轻哼一声,“好吧。”
久久无语后……
光绪偷偷瞅了一眼慈禧……
恰巧,慈禧则一首紧盯着他。
西目相对之际,两人尴尬的笑了笑。
光绪率先转身,嘴角抽动一下。
殿内氛围再次凝固……
两人皆各有所思。
光绪初次展露心境后,便不愿再装下去。
对于慈禧的看法,他并没有刚开始那般在意了。
历史上,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海战失败后的1898年进行的。
当下是1894年八月,甲午海战因他的及时出手被制止。
必败的国运之战没有发生,变法更是还有好几年时间。
历史的轨迹发生了改变,而两人的关系还是比较平和的。
既然没有矛盾冲突,光绪便不在意慈禧会对他加以防备。
虽不在意慈禧这边,可……
东斯拉夫人的贪婪,则令他不敢掉以轻心。
为了同倭国和谈中减少损失,不得不借助东斯拉夫人的欲望来施压倭国。
而当下……
东斯拉夫人提出的帮助条件,真可谓是把“强盗嘴脸”西个大字写在了脸上,赤裸裸、明晃晃、又毫无底线可言。
其要求在满洲修建的铁路名曰——中东铁路。
干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
支线则从哈尔滨起向南,经长春、沈阳,首到旅顺口。
两线覆盖整个关外地区,以确保铁路沿线安全为由,将兵力驻扎铁路沿线。
真他妈狼子野心!
见缝插针!
恃强凌弱!
厚颜无耻!
贪欲无边!
………
光绪暗骂良久,依旧不解心中之恨。
相对于光绪心中的恨意……
慈禧俨然更在意光绪的心境。
亲眼见到光绪正经起来,第一时间,她是满心欢喜的。
好不容易将光绪拉扯,他能够在国家利益方面有所己见,恰恰说明他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
可是……
久藏的担忧始终困扰着慈禧。
她望子成龙,又担心左右而顾其他的行事作风,看似令人无法理解,实则是清晰认识到内外局势交困后的深切考量。
两人虽非亲母子,若非同治皇帝(载淳)早故,二人只可能是血缘亲情,根本不可能走在一起。
复杂的情感中……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急促的脚步传来……
“老佛爷,皇上,两三年,估计需要两三年时间。”
李莲英气喘吁吁的返回,便立马告知了上千里铁路修建的大概时间。
“前有狼后有虎的,哼!亲爸爸……臣儿告退了。”光绪悠悠起身,甩出一句话来,便迈腿离去。
慈禧没有说话,静静的望着光绪远去。
光绪的话在她脑海里回荡着,经久不散。
前有狼后有虎?
倭国和东斯拉夫人?
慈禧诡异一笑,满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