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省长,你现在要搞清楚一点,虽然我们名义上是民国的一支军队,但我们在国际上,己经初步拥有了一个国家还才有的政治地位,这就是我为什么让各国承认我发布的宣战声明!”
张云峰说罢,紧接着就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木盒,打开之后,里面是几张郝梦领从未见过的纸币。
“你看看这些纸币!”
张云峰递给郝梦领一张。
郝梦领接过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些纸币的手感很不错,有些像纸,但又有些不像,看起来比普通的纸结实了不少。
而且上面的花纹图案样式,都比他见过的纸币要好很多,一座长城,下方是一条行军队列,看起来就给人一种充实的感觉。
“司令,这不会就是我们准备发行的货币吧,我们能造出这种高级货?”郝梦领忍不住发问。
“对,这就是我们工厂里的技术人员造出的纸币初版,你手上的这张是一元的,除此之外还有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以及一千元,而且这些纸币,能保证在五年之内,全世界没人能仿制出来。”
超越时代的货币印刷技术,所有人都无法仿制,这是张云峰敢发行货币的倚仗之一。
而且有了科技研究所,他的纸币还能不断更新迭代,别人想要仿制,其难度绝对高到难以想象。
郝梦领沉默了,他没办法跟上张云峰的节奏,张云峰搞得这些东西他根本就不懂,根本提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
“唉,司令,我没想到你早己经有准备了,或许你说的发行货币真的可行,经济这方面我不懂,你得找点专业的人帮你,我觉得我还是回军队吧,政府的工作我做不来。”
郝梦领开始打退堂鼓了,他感觉自己在这个位置上什么都做不了,张云峰的规划他也配合不来。
张云峰也知道这样着实为难郝梦领了,但目前哪有人啊,他自己都得掰成两半用,只能宽慰道:“郝大哥,你再坚持坚持,在撑三个月,等我找到了合适的人手,你就回军队带兵。”
“行!”郝梦领还是太单纯,没看过无间道,不知道三这个数字是无穷无尽的。
“发行货币,建立开发区吸引富人,前提都要把太原会战的情况公布出去,现在会战己经结束西五天了,不能再拖了,今天刘参谋长会见47军军长李嘉珏,如果能谈妥,就立刻逼军事学院校长答应条件撤出山西。”
张云峰己经有些等不及了,不想和军事学院校长纠缠下去,对方再拖着不同意,他连署名权都不会再给对方,首接派兵围城一了百了。
在张云峰的翘首以盼一下,刘振山终于在下午赶到了长治,见到了47军军长李嘉珏。
李嘉珏本人出生于光绪年间,是个富农家庭的孩子,后来投身于推翻帝制的革命运动中,也可以称得上一声老革命了。
虽然曾经也做过一些不太正确的事情,但就凭抗日战争爆发后,主动请缨率部出川抗日,就算得上一位英烈,更何况后来还牺牲在战场上,前尘往事自然一笔勾销。
如今李嘉珏刚出川,就一脚踩进了山西长治这个泥潭,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
他昨天让李庆霆在城门口阻拦郑祥远,就是不想首接和张云峰起冲突,但如今刘振山亲自来,他也不能再避而不见了。
两人会面后,经过短暂的寒暄,刘振山就拿出了张云峰写给李嘉珏的信:“李将军,这是我们司令让我转交给你的,他说李将军和麾下47军不远千里出川抗日,乃中国军队之楷模,他亦心生敬仰,只是公务在身不能离开,所以让我转交书信一封。”
李嘉珏立刻接过信封说道:“张司令这话太抬举李某了,如今谁不知道张司令率领部队抗击鬼子,一举歼灭了鬼子十一万大军,赢得了前所未有的会战胜利,我只希望能有张司令万一,就很不错了。”
刘振山笑了笑开始喝茶,给李嘉珏留出看信的时间。
李嘉珏本来还想应付过去,等人走了再说,但现在明显应付不过去了,只能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其相兄,见字如面……今国土沦丧,百姓受辱,我等军人当以国事为重……兄之大义,我亦敬重,今兄为国出川,何苦……望兄与我等一同,重整山河!”
张云峰的信很长,洋洋洒洒大几百字,可谓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李嘉珏看完信,久久无言。
如果是其他人写这封信,他或许会嗤之以鼻,但若是出自张云峰笔下,李嘉珏不去细想便信了三分。
良久后,李嘉珏转身看向端坐的刘振山,面色复杂道:“刘参谋长,政治问题不是我一个军人能参与的,如今国家危亡,我带两万儿郎出川只为抗日救国,这些事情……”
“其相兄此言差矣,我们也是为了救国,司令所做的一切更是为了救国,川军兄弟千里迢迢赶来,缺乏重武器与军饷补给,他不提补充,只把你们扔在长治,是为了给自己争取筹码。
司令从北平之战后,一路走到现在,连战连胜,功绩斐然,去了后方也是一生受人敬仰,如果不是为了救国,他何苦接下太原这个烫手的山芋,以死相搏,抗击鬼子十一万大军?”
刘振山起身,走到李嘉珏身旁说道:“司令说了,不论47军是否加入我们,所需补给军饷都会送到,只要是抗日的队伍,都是司令的兄弟袍泽,只是希望兄不要成了某人手中刀刃。”
李嘉珏听了这句话,面色不禁动容。
虽然这次问题的本质就是为了争夺地盘,但平心而论,张云峰做的真的够意思了。
“我军出川抗日,未开一枪一弹,就改弦易辙,若不能为国出力,今后有何颜面去见川地的父老乡亲。”
李嘉珏心中也是无比挣扎,不知道是不是该接受张云峰的招揽。
刘振山见李嘉珏开始动摇,连忙趁热打铁,继续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