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汴京

第4章 青面兽

加入书架
书名:
血色汴京
作者:
胖子书生
本章字数:
492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牛家老二就是块烂泥,怎么也扶不上墙。我让他来菜园帮闲,他嫌累,让他来庙会摆摊,他嫌丢人,这个家根本指望不上。你走以后没两天,三郎就主动找到我,将那一百贯钱原封不动退还给我。三郎说,你的心思他懂,你的情谊他们全家都领了,但是这钱是你的老婆本,他不能动。”

冉贵眼眶发红,继续听爷爷说下去。回来这些日子里,他一首把精力放在皇城司、开封府的琐事公事上,没有关心身边亲人的情况。冉贵突然间觉得,自己就是个畜生。

“我看三郎态度非常坚决,就带你收下这笔钱。不过作为条件,我要求三郎必须来菜园做工。他要是不来帮工,我就不收这笔钱。嘿嘿,看谁能拗过谁。”

“三郎他,心思太重了。”

“三郎拗不过我,当天就来到菜园做工。你是知道的,这个傻小子一身蛮力,又能吃苦,菜园子在他打理下,明显有了起色。你爷爷我名正言顺给他发工钱又给他家一些品相差点的蔬菜,老牛家算是多了一笔稳定的进项。”

“谢谢爷爷!”

“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牛家几个娃也都是爷爷看着长大,更何况我跟牛家老爹还有一些交情。小妹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我跟瑶华庵老尼姑很熟。她就成天缠着我,非要到瑶华庵学习刺绣。瑶华庵的前身你在皇城司应该知道吧,那里的刺绣堪称京城一绝。没曾想老尼姑见到小妹就喜欢的不得了,愣是疏通关系收小妹为俗家弟子。”

“小妹的师父竟然是元祐,,,”

“嘘嘘,,别说出来。”

“小妹这一遭,也不知是福是祸。”

“我能看着自己孙媳妇往火坑里跳吗?必定是有福无祸,就算有也能遇难成祥,放心,阿弥陀佛!”

“我听皇城司老人提过,她师父一首在做善事,坊间甚至称她为活菩萨。”冉贵感慨道。

“所言非虚,将小妹留在老尼姑身边学习我是放心的。起初小妹只是想学习刺绣,然后再卖出去补贴家用。后来受到老尼姑影响,慢慢跟着师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老尼姑在绣街有一个固定的档口,这两年都是小妹在打理。平时小妹就在尼院组织她那些师姐刺绣,庙会期间就拿到绣街出售织好的绣品。赚到的银钱大部分都交给老尼姑做了善事,只有极少部分留给自己补贴家用。”

“小妹打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傻小子,先别急着夸,这里还有隐情呢,哈哈哈!”

“啊,,,”

“有贵人上门提亲!诚意满满!而且,来了不止一次。”

“啊,,,,”

“正常来说,以小妹爷爷和父亲的功绩,朝廷是应该有一大笔抚恤银的。并且,牛家老二至少也会在汴京三衙补个九品武官。”

“爷爷,我记得小的时候你曾经跟我说过,牛大叔他涉嫌谋反重罪。”

“详细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总之这些年几乎没有老牛的袍泽来看望过这家人。你离开汴京没多久,就有一户姓谷的商人登门提亲。他跟牛家大嫂说,他家祖父是牛老爹在西军的好友,此次特地来给谷家长房长孙提亲。”

“啊,,,,”

“老谷家带来很多聘礼,场面非常隆重。可小妹跟她母亲说,也跟来提亲的谷家人说她不嫁。要是在逼自己,她就出家当尼姑。自那以后,小妹成天往瑶华庵跑,一来二去大家就都怕了,也就不再有人张罗亲事。傻小子,你还不懂小妹的心意吗?”

“爷爷,可你孙儿己经心有所属。”冉贵默默在心里说道。

就在今天前,冉贵从来就没想过今生他要迎娶小妹。在他的心里,自始至终都把小妹当成晚辈看待。刚刚,他确实对小妹产生了一丝情愫。可这份情,更多是感动,是怜悯,但那绝不是爱。冉贵自认为他不是那种见一个爱一个的情场纨绔,他和远在白山黑水的她的爱经历生死,刻骨铭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嗨,,,”和尚爷爷仿佛看穿冉贵的心思,长叹一声,不再勉强。

“老爷子,您可让我这顿好找。”茶肆门口突然传来一个男人尖尖的声音。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看来你爷爷注定与月老无缘,只能给孙儿你在谋场富贵了。”和尚爷爷看了眼来的两位客人,无奈跟冉贵说道。

走进茶肆的是两个男子,一位西十多岁,中等个子,偏瘦,左边脸上有一块巴掌大的青痣特别醒目。这个人两手空空没打伞,身上明显被雨水淋湿,一脸坏笑看着爷俩。此人叫朱七,常年混迹在大相国寺附近的文玩摊子。因脸上有块青痣,熟人都叫他青面兽。朱七与和尚爷爷老早就认识,而且很熟,特别熟。

“呦,小官人也在。”朱七朝着冉贵拱拱手,一屁股坐在小妹之前的位置上。冉贵也朝朱七点头示意,没有说话。朱七当然知道冉贵是开封府的官人,但以他今时今日身份,还真不在乎他这个八品官。逛文玩摊子只是青面兽爱好,很纯粹的那种。

“梁家小哥,来,坐下来喝杯茶吃些糕点,老和尚这里的肯定都是好东西。”朱七示意一起进来的年轻人也坐下来。

年轻人约莫二十多岁,身材匀称,样貌非常清秀。个头和冉贵相仿,一身读书人打扮,衣服很干净。他左手拿着一个很严实的小包裹,里面像是一个盒子,右手拿着一把刚刚收起来的雨伞。这个书生给冉贵的第一印象,很沉稳、很帅气、很爱干净、做事非常严谨。年轻人朝着和尚爷爷、冉贵拱手问候,很自然挨着朱七坐下。

“这汴京城的鬼天气,怎么说变就变。我说老爷子,那个市井传闻不会是真的吧!”朱七一边擦着身上雨水,一边说着。他的抱怨声很大,也引起邻桌很多熟客的共鸣,大家跟前起哄起来。

“老和尚,你见多识广的,给咱们讲讲。”

“是呀,老爷子,你给大家伙讲讲,金明池的传闻到底是不是真的。”

“阿弥陀佛,那老和尚就给大家来上一段。”

“好!”

“好!”整个茶肆的茶客们纷纷鼓掌叫起好来。

“这事还得从我太祖皇帝说起,,”

“老板,赶紧上茶,”

“嘘,别嚷,听老和尚说”

“话说,咱们大宋朝开国的时候,当时还是吴越王的钱俶进献给太祖陛下一艘龙舟,据传闻这艘龙舟长约二十多丈,船身雕刻龙头凤尾甚是气派。太祖爷非常喜欢,就下旨将此龙舟停泊在金明池上。闲暇时太祖爷就乘坐龙舟在这里检验水师,观摩水师操练。”和尚爷爷像极了说书先生,兴致勃勃聊了起来。

“还别说,前几天我领着樊楼的姐儿去金明池玩耍,还看见过这艘龙舟呢。”

“我也见过,都己经旧的不成样子了。”

“别嚷嚷,听老和尚继续说下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