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第二十六章:罐启咸鲜,药香驱虫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作者:
来点榴莲
本章字数:
4516
更新时间:
2025-07-07

等待,总是带着期盼与一丝忐忑。墙角那几口封存着野菜与盐粒的陶罐,成了靠山村人心中悬着的新希望。每日路过,总忍不住多看两眼,嗅一嗅罐口是否渗出那令人期待的咸鲜气息。

终于,在李婶子反复念叨着“该成了吧?该成了吧?”的第五天头上,赵秀兰决定启开自家最先封好的那罐盐渍刺嫩芽。洗净手,解开草绳,揭开油布,一股混合着山林清气与纯粹咸香的独特味道瞬间涌出,首钻鼻腔。鹅卵石被移开,露出下面码得整整齐齐、颜色转为深翠、表面微微的刺嫩芽。赵秀兰用洗净的竹筷小心夹出一根,递给围观的岁岁和姜林。

岁岁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小口。

“咔嗤”一声,清脆!咸度适中,完美地锁住了刺嫩芽本身的鲜嫩和微微的甘甜,山野的风味在盐的衬托下更加鲜明,回味悠长。

“娘!成了!好好吃!”岁岁眼睛亮得像星星。

姜林也塞了一根进嘴,嚼得腮帮子鼓鼓,含糊不清地猛点头:“嗯!嗯!脆!鲜!”

成功的喜悦像涟漪般扩散。其他几户也陆续启罐。盐渍蒲公英茎带着独特的微苦回甘,咸香爽口,是下饭的好物;盐渍野豌豆苗尖则格外脆嫩,咸鲜中带着豆苗的清香。当然,也有一两罐可能盐揉得不匀或野菜水分没沥干,边缘的菜叶有些发蔫发黄,引来主妇心疼的叹息:“哎哟,糟蹋了几粒盐……”但这小小的遗憾很快被成功的经验冲淡。如何选材、沥水、揉盐、压石,成了妇人们茶余饭后交流的新话题。靠山村的食谱里,正式添上了“盐渍野菜”这一项,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夏日,增添了一抹有滋有味的保障。

田野间的荞麦苗,在村民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渐渐有了些亭亭玉立的风姿。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这天清晨,姜石蹲在自家地头,眉头紧锁。

“哥,你快看!”他指着几株荞麦苗的嫩叶,“这上面有好多小窟窿眼儿!还有这种黑色的小虫子!”

姜山在姜林的搀扶下走近,俯身仔细观察。果然,不少叶子上布满了细密的啃噬痕迹,一些米粒大小的黑色甲虫正贪婪地趴在叶片背面。

“是跳甲…专吃嫩叶…”姜山的声音带着凝重。春末夏初,正是这类害虫活跃的时节。若任其繁衍,好不容易长起来的荞麦苗就要遭殃。

消息很快传开,刚刚还为盐渍菜成功而欣喜的村民们,心头又蒙上了一层忧虑。没有钱买药粉,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虫子把希望啃光?

华大夫被请到了地头。他捻起一片带虫眼的叶子,又翻看了几只小甲虫,沉吟道:“此虫畏辛烈之气。或许可用些气味强烈的草药驱赶。”

岁岁心中一动,立刻想到了华大夫教过她的艾草和紫苏,还有那味道冲鼻的野薄荷。她看向华大夫:“华爷爷,用艾草水?或者捣烂野薄荷?”

华大夫赞许地点点头:“可试。艾草辛温驱虫,薄荷清凉亦有驱避之效。取新鲜枝叶,捣出汁水,兑清水喷洒叶面,或可一试。只是需勤快些,药效不持久。”

说干就干!岁岁和一群半大孩子立刻成了采药主力。溪边、坡地上,茂盛的艾草、丛生的野薄荷被大量采集回来。妇人们则负责清洗、捣烂。姜家院子里临时支起了几口大锅,将捣烂的艾草叶、薄荷叶连同汁液一起投入清水中熬煮,浓郁的、带着强烈药草辛香的气息弥漫开来,连院子里的蚊虫都少了许多。

熬好的深绿色药水被放凉,灌入各家能找到的破瓦罐、竹筒里。男人们和半大小子们成了“喷药队”,用绑了布条的树枝蘸着药水,仔细地洒向荞麦叶的正反两面。空气中弥漫着艾草和薄荷混合的、清凉又略带辛辣的气息。

这土法驱虫效果如何?没人敢打包票。但看着那些黑色的小甲虫在沾了药水的叶子上不安地爬动,甚至掉落,村民们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山野的馈赠,奋力守护着这片绿色的希望。

姜山也没有闲着。他无法下地喷洒药水,但华大夫带来的那几株用于教学的驱虫草药(如艾草、薄荷),被他放在手边反复观察、记忆。他甚至让姜林帮他采了几片不同生长阶段的艾叶、薄荷叶,仔细对比叶脉、气味的变化。

“哥,你记这个干啥?”姜林好奇地问。

姜山用炭条在木片上笨拙地画着叶片的轮廓,低声道:“认得准…以后…好找…岁岁忙…我帮着认…” 他想分担妹妹的压力,也想在这新的领域找到自己更清晰的位置。华大夫看到姜山如此用心,特意多留了一会儿,指点他辨识几种常见的、具有驱虫或药用价值的野草。

傍晚,靠山村的餐桌上,盐渍野菜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姜家的晚饭:浓稠的葛粉糊里拌入了新摘的野苋菜碎,翠绿点缀着晶莹。

一大碟金黄油亮的煎葛粉野菜饼。

一小碟最珍贵的盐渍刺嫩芽,咸鲜脆嫩。

还有一碗新尝试的“药香拌菜”:焯过水的马齿苋,拌上少许葛粉增加滑润,再淋上一点用野葱末、盐和几滴紫苏汁调成的简易酱汁,撒上几粒捣碎的野花椒,风味独特。

姜山慢慢吃着,感受着食物带来的丰足。他拿起一块煎饼,仔细看了看里面星星点点的深绿色盐渍菜碎,又看看旁边木片上自己画的歪歪扭扭的草药图样,心中一片平静。他失去了很多,但脚下的路,似乎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努力与发现中,一点点拓宽了。

夜幕低垂,艾草和薄荷的气息似乎还萦绕在村落周围,混合着新翻泥土的芬芳和家家户户灶头葛粉的余香。岁岁坐在小院里,听着溪水潺潺,指尖无意识地拂过一株移栽来的野薄荷。平安石暖意融融,那丝绿意仿佛更加灵动,她能清晰地感知到脚下大地蓬勃的脉动,田里荞麦苗奋力抵抗虫害的顽强,甚至罐中盐渍菜在时光里悄然转化的韵律。靠山村的生命力,如同这夜色中潜滋暗长的万物,在每一个细微处,坚韧地书写着自己的篇章。

6. **平安石能力的温和应用:**

* 岁岁尝试引导绿意滋养某株重点作物(如留种的荞麦),效果需缓慢、有限。

* 感知范围是否可辅助寻找特定草药群?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