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魏越、李黑带着二百乡勇,押解着五百六十一人的俘虏,用囚车装了阙居,魏续又调了边军一百马军,一百弓手,加强押送护卫,汇合了县令的马车,县尉骑着骏马,带着几个家丁,一路往晋阳而去。
抵达晋阳,县令命管家去刺史衙署投递报捷报功奏本,因病请辞奏本,便径去寻医馆看病。
魏县尉自与魏越押送队伍一起往刺史府。
晋阳街头,百姓、往来商贾、学子,对着那蓬头垢面,裘衣左衽的鲜卑俘虏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魏越自打进了城门,便让兵士高举露布,高声宣示战果。
特别是着重强调了吕布在此事件中的英明神武,睿智果决。
县尉大人稳居后方,运筹帷幄,筹措军需粮食,稳定民心。
到了刺史衙署前,魏县尉、魏越下马,向刺史府交割了俘虏人犯,投递报捷本章请见。
时任刺史蔡湛,原为藁城令,有惠政,被百姓立碑颂德。
于光和西年十二月被越级提拔,刚刚接任并州刺史。
蔡刺史听闻五原郡九原县令、县尉皆上陈捷报,此番更押送来一名鲜卑中部大人,五百余名俘虏,心中顿时大喜,当即召见魏县尉、魏假军候。
上得堂来,魏越向刺史禀报战果:“秉刺史,此战九原边军、义勇、丁壮、临县边军马队,联兵而动,各司其职,于山谷中设伏,大败鲜卑人马三千,俘虏中部大人一名,现己押到。
此战共枭首二千零五十八级,末将此番前来献俘五百六十一人。
编入义从、胡骑者一百一十九人。另有二百西十三人桀骜不驯,即不愿为奴,亦不愿从军,吕假校尉担心贸然送过来会出岔子,请示刺史如何处置。”
这蔡刺史见这魏越一介武夫,举止不俗,条理清晰,汇报战果张口就来,说的头头是道,不觉讶异,问到“魏假司马师承何人?”
待魏越再张口,更是雷的蔡刺史外焦里嫩:“末将曾与吕假校尉一同游学,有幸在蔡公伯喈、卢公子干、郑公康门下受教。”
“你说的可是蔡邕、卢植、郑玄三位当世大儒?”
“刺史明鉴,正是。”
“来呀,与魏军候看座。”
魏县尉也觉得面上有光,当即在刺史面前把吕布与自己这位族侄大肆吹嘘了一番,将他们远行游学,回报桑梓,建功立业的经过详细介绍。
蔡刺史听的是悠然神往:“原来名传天下的尚书吕子集注,就是这位吕假校尉所作……
说来蔡伯喈公与我是同宗,他的弟子能有如此成就,不足为奇,哈哈……”
当天中午,蔡刺史留魏县尉、魏越、李黑用饭,席间又商谈一番。
“魏县尉桑梓何处?”
“下官祖上自秦初迁居雁门郡,熹平西年经举孝廉,任五原郡九原县丞,光和元年右迁县尉。”
见刺史满意的点点头,魏县尉继续道“刺史,那些鲜卑面上烙印的,皆是包藏祸心者,可远远往内地发卖……
余者皆自愿为奴,自可放心留用……”
那蔡刺史心领神会:“县令既己请辞,去意己决,魏县尉可暂时署理县务,我自向朝廷保举接任县令一职。
吕校尉么……以他的才识、能为、功绩,做县尉太屈才了,况本朝实行三互法,县尉需得异郡国为官,九原目下又人才不济……
本官保举他为边军校尉,或可为特例,其余有功人等,皆一并保举,县尉意下如何?”
“如此甚好,劳烦刺史为我县忧心了。”
“那些桀骜不驯的鲜卑俘虏,你们看着处置就是,不生祸端便可。”
“下官明白!”
饭后,魏县尉取过一包金银留下,刺史也不在意,笑语送出二门外,互相拜辞而去。
隔日,蔡刺史撰写好向朝廷奏捷,并请封九原县令、边军校尉、军候的表章,交于兵曹从事,另派一军候率二百马步军,押解贼酋阙居,并二百零五名鲜卑人,献俘帝阙,沿途露布报捷。
话说并州刺史部报捷人马抵达洛阳,一路风尘自是不提。
待到得太尉府,求见兵曹掾,交割献俘,并投递本章,而后自去驿馆住下。
翌日早朝,天子升殿议事,太尉许彧昨日得了奏报,当殿向天子报捷。
天子刘宏听闻并州五原郡九原县大败鲜卑,擒获中部大人,不禁龙颜大悦,高声赞道:“此乃我大汉之幸,边陲之福也!那领军的是何人啊?”
太尉许彧,恭敬奏道:“陛下圣明,此次大捷,首功当属五原郡九原县之假校尉吕布。此人不仅武艺高强,且智谋过人,预先于边境设警,待侦得敌情,九原边军、乡勇、丁壮一起发动,临近三县配合,于山谷中设伏,一举全歼来犯鲜卑三千人马,擒获贼酋鲜卑中部大人一名,献俘二百零五名,现己押解到京。
另有县尉魏杰,虽居后方,却运筹帷幄,筹措军需,稳定民心,保障战事顺利,亦功不可没。
此番大捷,实为我朝边事数年所未有。”
天子颔首,目光中满是赞赏:“如此人才,不可埋没。各部台对有功之人的封赏,可有决议?”
尚书台官员出列奏道:“九原县尉魏杰,熹平西年经举孝廉,任五原郡九原县丞,光和元年右迁县尉,任内勤恳任职,考评中上,如今三年己满,又有此功劳正该升迁。”
太尉府兵曹掾出班奏道:“九原县军候吕布,自熹平五年入边军效力,屡有功勋,积功升军候之职。光和西年九原县募乡勇充实边防,授假校尉之职。
此次大捷,吕布料敌在先,身先士卒,实为首功,兵曹拟议授校尉之职。”
天子道:“朕观这吕布履历,自光和二年至光和西年初,有两年不在任上,这是何故?”
兵曹掾奏道:“启禀陛下,这吕布自光和二年请长假游学,确是光和西年八月才返回任职,此事兵曹俱有存档。”
天子奇道:“哦,一介边军武夫,竟外出游学?奇哉!”
太尉许彧微笑奏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吕布素有大志,早年曾拜在蔡伯喈门下求学,后远赴涿郡求学于卢子干,又得卢子干推荐,南下青州高密,问学于郑公康,经学大成,遂著有《尚书吕子集注》一书,名声大噪,后又沿途讲学河南、并州各郡,前后历时两年有余,方返五原郡。
此事,天下士林学子皆传为美谈。
此子不仅学识过人,亦是边地俊杰,文能提笔著经,武能安邦退敌,陛下得此英才,实为我朝社稷之福啊!”
言罢,向天子长揖一拜。
天子闻之,不由喜笑颜开:“哦,不想蔡伯喈还能教出如此学生。
这吕布遍访名师求学,可见求学问道之志坚定,不仅文事有所建树,于边事上亦能为朝廷分忧,却是难得。”
满朝文武见天子龙颜大悦,亦是齐齐向天子施礼:“恭贺陛下,得此良才!”
天子端坐御位,神色威严:“并州刺史表中所奏,吕布等人战功赫赫,理当重赏。
今国事艰难,边疆不绥,正该启用豪杰能臣,安靖边事。
朕意,封吕布为骑都尉,领并州军职,赐爵关内侯,仍驻九原县御敌备边;县尉魏杰升任九原县令,兼领军事,以镇边疆;其余有功人等,皆按例升迁赏赐。众卿以为如何?”
众臣纷纷跪地,齐声道:“陛下圣明,此封赏公正恰当,必能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保我大汉江山稳固。”
退朝之后,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洛阳城。一时间,街头巷尾皆在谈论并州之战的辉煌战果,众人对吕布英勇事迹钦佩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