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30日,早晨。
杜逍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桌上是摊开的笔记本,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最近两个月小试牛刀的操作和成果。
股票操作记录:
1. 6月11日:晨间,电话委托。以 21.37元价格买入12,500股广电股份。成交。
2. 6月16日:晨间,电话委托。以 26.40元价格卖出全部 12,500股广电股份。
获利计算: (26.40 - 21.37) * 12500 = 62,500元。
3. 6月21日:晨间,电话委托。以21.45元价格买入15,400股广电股份。成交。
4. 6月29日:晨间,电话委托。以28.20元价格卖出全部15,400股广电股份。
获利计算:(28.20 - 21.45) * 15400 = 103,950元。
5. 4月29日:晨间,电话委托。以15.15元价格买入1000股广电股份。成交。
6月29日:晨间,电话委托。以34.40元价格卖出1,000股亿安科技。
获利:18,850元。
结果:
短短两个月内,伴随高三复习的紧张节奏,杜逍在股市上的操作异常精准,证明历史没有发生太大的偏差。资金如同滚雪球般增长,成功翻倍。此刻,账户总值己逼近 47万元大关。
买卖逻辑说明:
杜逍的操作清晰展现了他对市场热点的敏锐捕捉和极致的短线交易风格。
核心逻辑只有一个:紧扣“519行情”的主线——网络科技股。
“广电股份”作为当时热门的网络科技概念股,是行情龙头之一。杜逍在其启动初期果断介入(6月11日、21日),并在股价快速拉升、短期涨幅可观后迅速获利了结(6月16日、29日),完美吃到了主升浪中最肥美的一段。
卖出亿安科技同样遵循此逻辑,该股是519行情中另一只标志性的科技大牛股,高位获利了结锁定利润。
轰轰烈烈的“519行情”在6月末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潮,市场氛围狂热。杜逍选择在此时总结获利,意味着他认为这一波由政策催生、科技股领衔的狂暴上涨暂时告一段落。
他合上硬面抄,拿起一本写着“考点精解”的笔记本,塞进鼓鼓囊囊的书包。
中午放学的铃声尖锐地穿透了教学楼。杜逍随着汹涌的人流挤出教室,跨上他那辆半旧的自行车,车把一拐,汇入校门外喧闹的车流。他没有回家,而是熟门熟路地拐进一条相对僻静的小巷,在一家招牌褪色的“迅捷复印社”门前停下。
“老板,复印两份,尽量清楚点。”杜逍将书包里那本厚厚的“考点精解”笔记本递了过去。复印机嗡嗡地低吼起来,散发出淡淡的臭氧和纸张加热的味道。他站在略显狭窄的店里,目光扫过墙上贴着过时的明星海报和泛黄的价目表,耐心地等待着。
两份厚厚的复印件装进简易的塑料袋。杜逍接过,付了钱。走出复印社,巷口飘来手抓饼浓郁的香气。他推车过去,要了一个最基础的加鸡蛋和生菜。滚烫的面饼裹着酱料,油脂的香气在正午的暑气中弥漫开来。他站在路边树荫下,几口就解决了这顿简单的午餐,塑料袋揉成一团,准确地投入旁边的垃圾桶。
再次跨上自行车,双腿用力一蹬,车轮碾过被晒得发烫的水泥路面,很快又回到了学校。午休时间的校园安静了许多。杜逍在教学楼侧门旁的树荫下找到了王飞和李小波,两人正拿着饭盒吃饭。
“喏,给你们的。”杜逍把两个沉甸甸的塑料袋递过去,语气随意得像递两本普通参考书。
王飞和李小波放下饭盒,疑惑地接过来,抽出里面的复印件翻看。“考点精解”这名字看着就挺唬人。再细看内容,语文的古诗词鉴赏、数学的压轴题型解析、英语的完形填空高频词……题目刁钻,解析却异常清晰。
“这…逍哥,你哪儿搞来的?看着很厉害啊!”王飞翻着纸页,眼睛发亮。
李小波也连连点头:“对啊,这总结得也太到位了吧?尤其是这些例题,感觉…感觉特像真题路数!”
“别管哪儿来的。你们俩,还有你们觉得信得过的,愿意看就看看,最好是多看几遍,你别的资料都不看,这个也得看,考试保证能提分。不过,”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兴奋的脸,“别说是我给的,问起来,就说是你们自己淘换的旧资料,或者捡的,都行。”
“明白明白!”王飞立刻会意,做了个封口的手势,“逍哥放心,规矩我们懂!”
李小波也用力点头:“谢了逍哥!这太及时了!”两人把复印件紧紧抱在怀里,像是得了什么宝贝。
杜逍摆摆手,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行了,信不信由你们,能帮的也就到这了。好好看吧。”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推着自行车,走向不远处的车棚。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他背影上投下跳跃的光斑。树荫下,王飞和李小波还在兴奋地低声讨论着那厚厚一叠复印纸,浑然不知眼前这位同窗刚刚结束的另一个战场,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更不知道那本“考点精解”的源头,是何等的惊世骇俗。
杜逍锁好车,走向教学楼。他抬头望了一眼教学楼高处悬挂的“距高考还有7天”的鲜红横幅,步履平稳地踏上台阶。属于高三的战场,还在继续。而他的资本征途,才刚刚鸣响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