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第71章 小装一逼

加入书架
书名:
1978:女知青非要拽我回城
作者:
钟看不钟用z
本章字数:
4590
更新时间:
2025-07-01

家里没有电视机,少了后世常见的春晚,但是除夕夜的年味儿反而更浓了。

吃过饺子后,一家人围坐在收音机旁,听着“春节特别节目”:相声《虎口脱险》,也同样欢乐。

这时候虽然没有春晚,但是每到春节的时候,总有传统曲艺连播。

大年初一的早上,江新月小两口的门就被敲得砰砰响。

林知秋感觉刚闭上眼没一会儿,就被门外“砰砰砰”的砸门声和江雪那清脆的“姐!姐夫!新年快乐!开门啊!太阳晒屁股啦!”给硬生生从美梦里拽了出来。

他痛苦地呻吟一声,把脑袋往被子里缩。

江新月也困得不行,挣扎着探出头瞄了眼挂钟,好家伙,天边才刚透出点鱼肚白!

她冲着门外喊:“小雪!别敲啦!你姐夫还没醒透呢!”声音带着浓浓的睡意。

真不怪林知秋贪睡。昨儿晚上,那叫一个“辛劳”!

平时住得挤,隔壁是爸妈,对门是弟妹,稍微动静大点都怕穿帮,憋屈得很。

好不容易熬到除夕夜,外头鞭炮烟花跟打仗似的噼里啪啦响彻云霄,简首就是天然的“噪音掩护”!

小两口可算是逮着机会彻底“解放天性”了一回,折腾到凌晨两三点才消停。这会儿能起得来才怪!

江新月费劲巴拉地把林知秋摇醒:“快醒醒吧,小祖宗来拜年了,再不起,门板都要被她拍穿了。”

林知秋顶着俩黑眼圈,跟踩棉花似的飘下床,胡乱套上衣服。

打开门,江雪穿着红彤彤的新棉袄,小辫子翘着,脸蛋兴奋得红扑扑,像个小炮仗一样冲进来:“姐夫姐夫!新年好!恭喜发财!”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小手伸得老长。

江明也跟在后面,虽然没妹妹那么咋呼,但也带着点期待:“姐,姐夫,新年好。”

“新年好新年好!”林知秋和江新月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

给江明和江雪的都是“大红包”,里面各包了两块崭新的“大团结”——这可是笔巨款!

俩小的接过红包,摸着那厚实的厚度,乐得见牙不见眼。

接着,小两口穿戴整齐,领着兴奋的弟妹去给老两口拜年。

苏静和江怀远也端坐在堂屋,脸上带着难得的和煦笑意。

“爸,妈,新年好!祝您二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林知秋和江新月规规矩矩拜年,递上红包。给老两口的红包更厚实,里面是孝敬钱。

苏静笑眯眯地接了,连声道好。江怀远也矜持地点点头,说了句“新年好”。

这边刚拜完,那边江雪和江明正美滋滋地着自己的“巨款”红包呢,苏静就伸出了手,笑容慈祥:“来,小雪,小明,把红包给妈,妈帮你们收着。

小孩子家家的,身上揣这么多钱不安全。妈给你们存着,等你们长大了,上大学的时候再用!”

江雪的小脸瞬间垮了,江明的兴奋劲儿也肉眼可见地蔫了下去。

这理由全世界爹妈通用!什么“存着”,基本等于“充公”了!

俩小的不情不愿,一步三回头地把还没捂热的红包上交了。

林知秋在旁边看得真切,心里嘿嘿一笑。

这套路,他熟啊!当年他也是这么“被骗”过来的!

他不动声色地挪到蔫头耷脑的江雪和江明身边,趁着老两口不注意,飞快地从自己兜里掏出两个早就准备好的小红包,分别塞进他俩手里,还挤了挤眼,用气声说:“嘘!拿着!姐夫给的压岁钱!别让妈看见!买糖买炮仗去!”

俩小的一摸,红包薄薄的,但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张崭新的一块钱!

虽然比不上刚才的“巨款”,但这可是实实在在能立刻花出去的“巨款”!买糖能买一大把,买小鞭儿能买好几挂!

两人眼睛“唰”地又亮了,偷偷把红包藏进最里面的口袋,对着林知秋露出感激又崇拜的眼神——姐夫!亲姐夫!太懂我们了!

上午,按照习俗,得去给住在城西的二叔江建业拜年。

江建业是江怀远的亲弟弟,在燕京第一机械厂当个不大不小的技术科副科长。

这人吧,技术过硬,有点知识分子的清高,平时对林知秋这个“农村来的侄女婿”态度比较平淡,属于见面点个头,客气但疏远那种。

到了二叔家,又是一番拜年寒暄。二婶热情地端上瓜子和水果糖。二叔江建业坐在主位的沙发上,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戴着眼镜,跟林知秋他们聊了几句家常,话题就习惯性地拐到了他的工作上。

“唉,最近厂里任务重啊。”江建业推了推眼镜,叹了口气,

“上头要求提高产量,可咱们那几台老设备,都是五十年代的老家伙了,动不动就趴窝。维修班都快住车间了!这效率,怎么提得上去?引进新设备?哪有那么容易!外汇紧张得很!”

他这抱怨带着点技术骨干的忧国忧民,也有点在小辈面前显摆自己“重任在肩”的意思。

江怀远也跟着附和了几句,说些“国家有困难”、“要自力更生”的场面话。

林知秋本来安静地嗑着瓜子当听众,听到“设备老化”、“效率低下”、“引进困难”这几个关键词,脑子里属于“穿越者”的那根弦轻轻动了一下。他放下瓜子,状似随意地插了一句:

“二叔,您说的是。老设备维护成本高,效率也跟不上。不过…我最近倒是听人闲聊时提过一嘴,说国外有些工厂,己经开始搞什么…‘自动化生产线’了。”

“自动化生产线?”江建业愣了一下,这个词对他来说有点陌生又有点吸引力,“具体怎么说?”

林知秋努力回忆着后世那些粗浅的概念,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

“就是…用机器控制机器?比如传感...”意识到差点说漏,他赶紧改口:

“用一些能自己‘看’东西的摄像头或者能自己‘算’的程序,代替一部分人工操作。像您说的重复性高的装配环节,要是能用机器手臂自动完成,是不是就能省下人力,还能保证质量,减少出错?效率不就上去了?虽然前期投入可能大点,但长远看,省下的人工和维护老机器的钱,说不定更划算呢?”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这也就是道听途说,具体咋回事我也不太懂。我就琢磨着,咱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厂子,光靠人海战术和修修补补的老设备,总有跟不上的时候。

技术革新…可能早晚都得走这一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