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重生80:虐渣撩汉

第36章 英雄凯旋归,军功章映脸

加入书架
书名:
军嫂重生80:虐渣撩汉
作者:
54377
本章字数:
3614
更新时间:
2025-07-09

军区大院的凯旋门被红绸子裹得严严实实,李玉儿挤在翘首以盼的军嫂堆里,手里攥着块洗得发白的手帕——那是顾卫国出征前用过的,边角还留着她缝补的针脚。军嫂小王拽着她的袖子,声音发颤:“李姐,你看那烟尘,是不是车队来了?”

远处的公路扬起漫天黄土,几十辆军绿色卡车组成的车队如巨龙般驶来,车头的大红花在阳光下格外刺眼。李玉儿的心跳骤然加速,踮起脚尖在车队里搜寻那个熟悉的身影,却只看见战士们被晒得黝黑的脸庞。

车队停稳的刹那,军嫂们潮水般涌上前,哭声、笑声混在一起。李玉儿抓着个下车的战士问:“同志,顾卫国顾参谋在哪?”

战士指了指卡车后排:“顾参谋在后面,他……”话没说完,就被扑上来的家属抱住了。李玉儿拨开人群,看见顾卫国正扶着一个受伤的战士下车,左臂缠着厚厚的绷带,原本笔挺的军装洗得发白,肩膀处还留着新缝补的痕迹——那针脚歪歪扭扭,显然不是她的手艺。

“顾卫国!”她喊了一声,声音却卡在喉咙里。顾卫国闻声回头,脸上的硝烟和疲惫让他看起来苍老了好几岁,看见李玉儿时,黝黑的脸上才绽开笑容,露出两排白牙:“玉儿,我回来了。”

庆功大会上,顾卫国胸前的军功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却掩不住边缘细微的磨损。政委念着他的功绩:“在边境冲突中,顾卫国同志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七昼夜,多次冒着炮火运送物资,左臂负伤仍不下火线……”

李玉儿坐在台下,盯着他胳膊上的绷带,突然想起出征前他说的“命硬”,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散会后,她偷偷摸了摸那枚军功章,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硝烟味和汗水味。

“疼吗?”她指着绷带问。

“小伤,”顾卫国把军功章摘下来挂在她脖子上,“倒是你,听说把卤味厂扩成食品厂了?还去服装厂‘偷师’?”

回到家,王秀莲早备好了一桌子菜,擀面杖在桌上敲得“当当”响:“卫国,快尝尝你媳妇做的辣卤鸡爪,说要给你‘接风洗尘’!”

顾卫国咬了口鸡爪,突然咳嗽起来:“还是这么辣!”

“边防天冷,得吃辣驱寒,”李玉儿给他递水,“对了,你肩膀上的补丁谁缝的?针脚太丑了。”

顾卫国笑了笑:“一个新兵蛋子缝的,他说他娘是乡下裁缝,跟你学的手艺。”

深夜,顾卫国从行军包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块带着弹孔的军用水壶铁皮:“在战场上捡的,想着你做设计可能用得上。”

李玉儿摸着铁皮上的凹痕,突然想起王连长的信里说,顾卫国为了掩护战友,用身体挡住了弹片。她转身从衣柜里拿出个木盒,里面整齐地放着边防战士们寄来的感谢信和空罐头壳:“你看,这是王小龙用罐头壳画的画,这是‘雄鹰哨所’全体战士按的红手印……”

第二天,红旗服装厂的王厂长带着合同找上门,身后跟着几个拎着布料的师傅:“李姐,我们想生产‘英雄系列’时装,就用顾参谋带回来的军用水壶铁皮做设计元素!”

顾卫国看着图纸上用铁皮碎片拼成的军功章图案,哭笑不得:“这也能当时装?”

“咋不能?”李玉儿抢过合同签字,“战士们在前线流血流汗,他们的故事就该穿在身上,让所有人都看见!”

市里的小学邀请顾卫国去讲英雄故事,他却把李玉儿推了出去:“孩子们该听听军嫂的故事,是她们在后方做的辣卤和防寒服,让我们在前线有了‘战斗力’。”

李玉儿站在讲台上,举起那个带弹孔的军用水壶铁皮:“同学们,这是顾叔叔从战场上带回来的,你们看,上面的每个凹痕都有一个故事……”

台下的小学生们瞪大眼睛,其中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突然举手:“阿姨,我长大了也要当军嫂,给战士们做辣卤!”

傍晚,李玉儿拉着顾卫国来到厂区后的小山坡,军嫂辣卤食品厂的霓虹灯刚刚亮起,远处的军区大院军旗飘扬。她把军功章别在顾卫国胸前,又戴上自己的“优秀军嫂”奖章,掏出那个用军用水壶铁皮做的相机支架。

“咔嚓”一声,照片里,两枚勋章在夕阳下交相辉映,顾卫国胳膊上的绷带还未拆除,李玉儿围裙上的卤料油渍清晰可见。他们身后,是连绵的雪山轮廓——那是他们共同守护过的地方。

“以后别再冒险了,”李玉儿靠在他肩上,“我还想给你缝一辈子军装呢。”

“遵命,军嫂同志,”顾卫国握住她的手,“不过下次设计防寒服,能不能把口袋做得大一点?我想多装两罐你的辣卤。”

晚风吹过,带来厂区飘来的卤香和远处军营的熄灯号声。李玉儿知道,英雄的凯旋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那些印在军功章上的硝烟和缝在军装上的牵挂,终将化作岁月里最坚实的勋章,映照着他们彼此守护的脸庞,也映照着一个时代里,军人与军嫂共同书写的热血传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