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憾修补者:开局拯救大秦!

第36章 咸阳天工肇物

加入书架
书名:
历史遗憾修补者:开局拯救大秦!
作者:
念舊210
本章字数:
3564
更新时间:
2025-06-25

“百炼精铁?”蒙恬的呼吸瞬间粗重了!作为统帅,他太清楚更锋锐坚韧的兵器意味着什么!

杨辰最后指向“三脚耧车”:“此乃‘耧车’,播种之神器!一牛牵引,一人扶之,可同时开沟、下种、覆土!行过之处,三垄齐成,深浅一致,疏密均匀!较之手工撒播,省种、省力、出苗齐整!日播数十亩,不在话下!”

省种!省力!出苗齐!这几个词,如同重锤敲在冯去疾心坎上!他主管民政,深知播种时节劳力紧张、种子浪费之苦!若此物真如所言……

“国师!”冯劫终于忍不住,声音带着惯有的质疑,“农事关乎社稷根本!此等奇巧之器,纵有图纸,然铁料从何而来?工匠技艺能否达标?推广所需钱粮几何?若强推之下,徒耗民力,反成祸患!岂不如先于皇庄试之,观其效而后动?”

冯劫的质疑,代表了务实派对新事物成本与风险的天然警惕。

杨辰对此早有预料,他从容拿起另一卷明显更厚、墨迹似乎也更新的竹简:“廷尉大人老成之言。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具之基,在于铁!此卷,便是解铁之困、铸强秦之基的——‘地火煅金’与‘坚石成灰’之法!”

他展开竹简,上面绘有高耸的炉体结构图(高炉)、复杂的鼓风装置(水排或大型皮橐),以及清晰的炼焦、配矿、造渣流程。

“..高炉炼铁法!..”杨辰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启工业时代的厚重感,“摒弃旧式小坩埚、块炼法!筑此巨炉,以石炭(煤)炼焦为热源,以水力或强健人力鼓动大风!分层加入铁矿石、石灰石(造渣剂)、焦炭!炉火熊熊,日夜不息!铁水如赤龙,自炉底奔涌而出!此法所产之铁,不仅量大——一炉可抵旧法百炉!更因炉温高、杂质去得净,其质坚韧远胜寻常生铁!此铁,便是打造曲辕犁铧、耧车铁件乃至神兵利刃之基!”

“煤?石炭?”蒙恬皱眉,“此物燃烧烟毒甚重,且开采……”

“石炭需经‘炼焦’!”杨辰立刻指向流程图,“将煤隔绝空气,高温干馏,得其精华‘焦炭’,烟毒大减,火力更猛!至于开采,竹简中附有简易探矿法及竖井、支护之技。少府可设‘石炭监’,专司其事。初期或艰,然一旦功成,铁流奔涌,大秦筋骨将坚不可摧!”

他紧接着指向另一幅图,上面是翻滚的液态金属与搅拌的场景:“得此良铁,再经‘炒钢’之术!将生铁熔融,鼓风搅拌,如同炒菜,去其多余之碳,增其柔韧!可得韧性更佳之‘钢’!用于兵器甲胄,锋锐耐久;用于农具,坚韧不折!”

高炉!焦炭!炒钢!一个个闻所未闻的名词,如同惊雷在殿内炸响!蒙恬激动得几乎要站起来!冯去疾也被这宏大而具体的蓝图震撼,手指微微颤抖。冯劫张了张嘴,看着那精密的结构图和流程,硬生生把质疑咽了回去——这己超出了他理解的范畴,唯有实践才能检验!

杨辰并未停下,又拿起一卷竹简,上面绘制着一种灰白色粉末和混合水后凝固如石的场景。

“..水泥!..”杨辰的声音带着一种改变地貌的力量,“或称‘人造坚石’!以石灰石、黏土、铁矿渣按秘法煅烧研磨成粉!遇水则凝,坚如磐石!速干、耐压、不惧水蚀!其用无穷:修城筑墙,事半功倍,坚不可摧!铺路架桥,平坦如砥,风雨无阻!筑渠修坝,滴水不漏!更可用于忠烈祠、陵寝之固!此物若成,大秦山河,将披坚执锐!”

修城!筑路!固坝!每一个词都如同重锤敲在嬴政的心坎上!他耗费无数民力修建的长城、驰道、灵渠……若以此物构筑……其坚固与速度,将何等惊人?他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锦被。

“然……”冯劫的谨慎再次冒头,“国师,此等煅烧研磨之法,耗能巨大,恐非……”

“正需‘地火’之力!”杨辰指向高炉图,“高炉炼铁之巨热,煅烧水泥正得其便!一炉多用,相辅相成!且水泥之利,惠及万世,纵有初耗,亦百倍偿之!”

殿内的气氛己被这接二连三的“神器”彻底点燃!蒙恬眼中只剩下炽热的战意和对“坚城利兵”的渴望!扶苏则被“铺路筑渠”、“惠及万世”的描述深深打动。

就在众人心潮澎湃之际,杨辰的手,缓缓伸向了木箱最底层,一个用油布严密包裹、单独存放的狭长木匣。他的动作变得异常郑重,甚至带着一丝……令人心悸的肃穆。殿内的空气仿佛也随之凝固。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匣,取出里面一卷用最坚韧的素帛绘制的图卷,以及一份单独密封的竹简。素帛之上,描绘着几种形态各异的粉末、颗粒,以及几种密闭的装置结构图。竹简的封泥上,赫然用朱砂写着两个触目惊心的大字——“火秘”!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牢牢吸住!一股莫名的、混合着好奇与不安的预感,笼罩了整个章台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