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天,雷公一脸好奇地凑到岐伯跟前,脑袋里像装了个小问号,眨巴着眼睛问道:“岐伯呀,我一首有个困惑,这经络的逆顺到底是咋回事儿啊?感觉这事儿神秘兮兮的,快给我讲讲呗,不然我这心里头呀,一首像有只小猫在挠痒痒!”
岐伯一听,哈哈笑着,拍了拍雷公的肩膀,就像要给雷公讲一个超有趣的故事:“雷公啊,这经络的逆顺可有意思啦,听我慢慢给你说。咱们先从手的经络说起哈。
“手之阴经呢,走手为顺,走脏为逆。啥意思呢?就好比手之阴经是一群爱旅游的小伙伴,它们从身体里面出发,往手的方向走,这就是顺的路线,就像它们开开心心地去玩耍。可要是反过来,从手往身体里面走,那就像它们迷路走反了方向,这就是逆啦。
“手之阴经包含三条经络,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
“先说说手太阴肺经。它上面有个很有名的穴位,叫中府穴。这个中府穴啊,就在胸部,云门穴下一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这中府穴就像是肺经气血的一个‘小仓库’。要是感觉呼吸不太顺畅,有点气喘吁吁的,就像拉风箱似的,按摩中府穴,就像给肺这个‘大工厂’的通风系统做了个小维修,能让呼吸顺畅不少。
“再往下走,有个太渊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这太渊穴可厉害啦,就像肺经的‘能量补给站’。有时候感觉没力气,说话声音都小小的,这时候按摩太渊穴,就像给身体充满电,能让咱恢复点精气神儿。
“手厥阴心包经上有个天池穴,在胸部,当第西肋间隙,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天池穴就像是心包经的一个‘小哨所’,负责守护心脏周围的气血安全。要是感觉心慌慌的,像怀里揣了只小兔子,按摩天池穴,能让心安稳下来。
“还有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劳宫穴就像个‘小火炉’,有时候手冷冷的,按摩劳宫穴,能让手暖和起来,就像给手烤了烤火。
“手少阴心经上的极泉穴也很有趣,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这极泉穴就像是心经气血的‘发射塔’。要是感觉胳膊内侧有点酸痛,按摩极泉穴,能让酸痛感减轻,就像给胳膊做了个小按摩。
“再来说说手之阳经,走头为顺,走手为逆。手之阳经的气血就像一群勇敢的小探险家,它们从手出发,往脑袋的方向前进,这是顺的旅程,要是反过来从脑袋往手走,那可就走反啦,是逆的情况。
“手之阳经有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商阳穴,在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这商阳穴就像大肠经的一个‘小开关’。有时候感觉消化不良,肚子胀胀的,按按商阳穴,就像给大肠这个‘垃圾处理厂’按了下启动键,能促进消化。
“合谷穴大家应该都挺熟悉,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简首就是个‘万能小助手’,牙痛的时候按一按,能缓解疼痛,就像给牙齿打了一针‘止痛针’;头痛的时候按按,也能让脑袋舒服点。
“手少阳三焦经的关冲穴,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关冲穴就像三焦经的‘小信号员’。要是感觉喉咙有点干痛,像冒火了似的,按摩关冲穴,能给喉咙降降火。
“外关穴在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外关穴就像三焦经的一个‘能量枢纽’,感冒的时候,感觉浑身没力气,按按外关穴,能让咱舒服一些,就像给身体加了点能量。
“手太阳小肠经的少泽穴,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少泽穴就像小肠经的‘小钥匙’。对于产后乳汁少的妈妈们来说,按摩少泽穴,就像打开了乳汁分泌的‘小阀门’,能帮助分泌乳汁。
“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后溪穴就像小肠经的一个‘小按摩师’,长时间用电脑,肩膀脖子酸痛,按摩后溪穴,能缓解不少。
“接着讲讲足之阴经,走腹为顺,走足为逆。足之阴经的气血就像一群要回家的孩子,从脚往肚子方向走是顺的,要是反着走,那可就不对啦,是逆的情况。
“足之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
“足太阴脾经的隐白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隐白穴就像脾脏的‘小卫士’,要是出现月经过多或者崩漏等情况,按摩隐白穴,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就像给身体的‘出血小危机’来了个紧急救援。
“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太白穴就像脾经的‘小管家’,吃多了肚子胀,消化不良,按摩太白穴,能让肚子舒服点,就像给肚子里的食物施了个‘消化魔法’。
“足厥阴肝经的大敦穴,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大敦穴就像肝经的‘小先锋’,要是感觉头晕目眩,像喝多了酒似的,按摩大敦穴,能让头脑清醒点。
“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太冲穴可是个厉害角色,就像肝经的‘大指挥官’。生气的时候,感觉胸口堵得慌,按按太冲穴,能把这股闷气给疏散开,心情也能舒畅不少。
“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在足底,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穴就像肾脏的‘能量源泉’,晚上睡觉前泡泡脚,再按摩按摩涌泉穴,能帮助入睡,就像给身体来了个‘晚安小信号’。
“最后说说足之阳经,走足为顺,走头为逆。足之阳经的气血就像一群勇敢的小战士,从脚出发,这是顺的路,要是往回走,从脑袋往脚走,那就是逆啦。
“足之阳经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足阳明胃经的厉兑穴,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厉兑穴就像胃经的‘小警钟’,要是感觉口臭,嘴里味道不好,按按厉兑穴,能帮着改善一下口气。
“足三里穴那可是大名鼎鼎,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三里穴就像胃经的‘超级大保镖’,平时没事按按足三里,能增强脾胃功能,吃饭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足少阳胆经的足窍阴穴,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足窍阴穴就像胆经的‘小开关’,要是偏头痛,特别是太阳穴那块儿疼,按摩足窍阴穴,能缓解疼痛。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穴就像胆经的‘能量调节站’,感觉腿有点酸麻无力,按摩阳陵泉穴,能让腿恢复点力气。
“足太阳膀胱经的至阴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至阴穴就像膀胱经的‘小天使’,对于胎位不正的孕妇来说,艾灸至阴穴,有时候能帮助调整胎位,就像给宝宝指了个正确的方向。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就像膀胱经的‘大救星’,腰背痛的时候,按摩委中穴,能让疼痛减轻不少,就像给后背做了个‘放松按摩’。
“雷公啊,你看这经络的逆顺和这些穴位是不是很有意思?在咱们日常生活中,这些知识可有大用处啦!
“比如说,早上起来感觉没精神,就可以按按合谷穴、足三里穴,给自己提提神,就像给身体喝了杯咖啡。
“晚上睡觉前,泡泡脚,再按摩按摩涌泉穴,能让自己睡得更香,第二天精神。
“要是不小心吃多了,肚子胀得难受,赶紧按按太白穴、厉兑穴,能帮助消化,让肚子舒服点。
“还有啊,生气的时候,别光憋着,按按太冲穴,把心里的闷气都释放出来,心情一下子就好啦!
“所以啊,咱们身体里的这些经络和穴位,就像一个大宝藏,只要咱们好好利用,就能让身体健健康康的!”
雷公听完,眼睛亮晶晶的,兴奋地说:“岐伯呀,你这讲得太有意思啦!我一下子明白好多,以后我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这些经络穴位,让大家都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