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也一早便做好了上朝的准备,但他心中却始终对城内的局势有所担忧。他深知,虽然天子年幼,但此时皇帝身边有着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因此,他决定带着全部西凉铁骑进城,以示威慑。
浩浩荡荡的西凉军队在晨曦中出发,刀枪映着寒光,战马嘶鸣,尘土飞扬,董卓身披重甲,手握长刀,策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目光冷冽,宛如一尊来自西凉的魔神。
抵达洛阳城门时,守城士兵试图阻拦,但看到董卓那凶狠的目光和气势,内心顿时一阵发怵。董卓未等他们开口,便猛然大喝一声:“滚!”声音如雷,震得守城士兵一阵胆寒。那些士兵本能地闪到一旁,不敢再多言。就这样,董卓带着他的西凉铁骑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洛阳城。
一路上,西凉铁骑的到来引发了不少百姓的恐慌,许多人仓惶躲进家中不敢露面。董卓一路冷笑,心中暗自得意:“这天下早晚是我的”
不一会儿,西凉军抵达皇宫门前被禁军拦住。董卓策马上前,冷冷地对着守卫的禁军说:“滚开!我要上朝!”
禁军纹丝不动,手握兵刃,目光坚定。为首的一名士兵挺身而出,铿锵有力地说:“董刺史奉陛下旨意可以入朝,但您的军队不可入宫,请退回。”
听到这话,董卓脸色铁青,双手紧握缰绳,眼中闪过一丝戾气。他冷声道:“你们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拦我?当真不怕死吗?”
禁军却毫不畏惧,齐声喊道:“军令如山!请董刺史退兵!”
双方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禁军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神情坚定,与西凉军形成对峙。西凉军纷纷拔出武器,冷光闪烁,一时间杀气弥漫,眼看就要爆发冲突。
就在这时,刘金带着人赶来。他见到两军刀兵相向,大战一触即发,立刻上前拱手对董卓道:“董刺史,既然您奉旨前来,那就请入宫吧。”他随即示意禁军让开了一条路。
禁军虽然满脸不情愿,但依然听从刘金的命令,缓缓退到两侧。董卓冷眼扫过这些禁军,随后策马而入,西凉军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皇宫。
等董卓的队伍完全入宫后,刘金立刻转身,对身边的士兵低声道:“马上调集所有禁军,前往朝堂,保护陛下。”
手下人立刻点头领命,迅速行动起来。刘金抬头看向远处的朝堂,目光中带着一丝冷意。
董卓带着西凉军踏入朝堂,西凉军立即分列站定,占据了半个朝堂,气势骇人。禁军紧随其后入内,与西凉军分庭抗礼,占据了另一半朝堂,双方剑拔弩张,整个朝堂上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董卓身披甲胄,手持佩剑,大摇大摆地站在朝堂中央。他环顾四周,目光中满是倨傲。大臣们虽然对他心生不满,却碍于他的权势无人敢言,只有少数胆大的低声咕哝了一句:“太不像话了。”但也只是发泄不满,不敢有所行动。
不一会儿,刘辩在宫女和太监的陪同下走入朝堂。一看到皇帝驾临,百官立刻跪地行礼,齐声高呼:“陛下万岁!”
董卓却并未下跪,只是敷衍地拱了拱手,冷冷道:“臣见过陛下。”
刘辩扫视朝堂的局势,心里一紧。看到禁军和西凉军对峙的场景,他不禁背后冷汗直冒。他心里清楚,自已虽然有2000名禁军,但是不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军队数量与董卓的西凉军相比依然处于巨大的劣势。
刘辩强压下内心的不安,面带威严说:“都起来吧。”
百官齐声应道:“谢陛下!”随即站起身,恭敬地站在两侧。
刘辩缓缓走下台阶,直接走到董卓面前,微笑着拉住他的手,语气亲切地说:“董爱卿,咱们昨天说好了,今天就办交接。”随后,他对身旁的太监道:“把玉玺拿来。”
太监战战兢兢地将玉玺呈上,刘辩接过玉玺,递向董卓,微笑道:“爱卿,这玉玺你拿着吧!从今天起,这皇位就让你来坐了。”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百官皆大惊失色。许多大臣不约而同地看向刘辩,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司徒王允忍不住站了出来,拱手劝道:“陛下,这万万不可......”
话未说完,刘辩冷哼一声,厉声道:“谁敢劝阻,我就杀了谁!”
这一句话犹如雷霆,将整个朝堂压得寂静无声。百官噤若寒蝉,再不敢作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辩将玉玺递向董卓。
董卓看到玉玺,目光顿时被吸引,眼中本能的闪过一丝炽热的贪婪。他想伸出手接过来,却又不敢真的伸手,犹豫不决。竟然愣了神。
就在董卓愣神之际,站在他身后的李儒咳嗽了两声。董卓瞬间回过神来,目光扫向李儒,见他微微摇头,便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董卓道:“陛下莫要说笑,臣乃汉臣,怎么能行此僭越之事?臣永远忠于陛下。”
刘辩一听,却故作难色说道:“爱卿,你这样让朕很为难啊!。”
此刻,朝堂上的紧张气氛已达极点。刘辩表面镇定,内心却在思索应对之策。他知道,若董卓此时强行发动冲突,自已的2000禁军绝对不敌。而董卓那边同样紧张,他对皇帝的兵力摸不透,再加上洛阳城中还有丁原的并州军,更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李儒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董刺史忠心耿耿,您再提禅让,实在是让董刺史无地自容。若陛下爱才,不如让董刺史总理朝政,为陛下分忧。”
刘辩听了李儒的话,立刻明白了董卓阵营的态度——暂时不觊觎皇位,而是意图把持朝政。他心中想:“既然如此,那就先让他尝点甜头,看他下一步怎么走。”
于是,刘辩点了点头,转向董卓说道:“爱卿忠心,朕当然知道。既然你有心辅佐朕,那朕就封你为太师,总理朝政。今后国家之事,就全靠爱卿操劳了。”
说着,刘辩拉住董卓的手,亲切地说道:“爱卿啊,以后可就辛苦你了,有你在,朕也能轻松一些。”
董卓闻言,虽未能坐上皇帝之位,但被封为太师,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心中不由得一阵得意,连忙拱手谢恩:“臣谢陛下隆恩,定当尽心尽力,为陛下尽忠。”
刘辩见状,松了一口气,随后道:“若无其他要事,今日朝会便到此结束吧。”
百官齐声道:“陛下圣明!”随即纷纷退下。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刘辩长舒一口气:“今日之局虽暂时稳住,但董卓终究是祸患,迟早得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