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己定,王谦与董访即刻启程,驱车赶往韩胤府邸。
马车轻轻摇晃,王谦掀起帘角看了眼外头:
“一会儿先探韩胤的口风,若真能成事,也只能是合作,万万不能与袁术绑死,要留条退路。”
董访沉默片刻,忽然长叹一声:“早知袁术要称帝,我当初就不该带族人南下投寿春了。”
眼神中隐现悔意。
王谦却摇头劝道:“这一步我们走对了,如今能驱赶张绣,正面硬刚韩子韬的,唯有袁术。
虽说称帝之举不妥,但若目标一致,暂时不必计较其他。”
董访点了点头,但眉间阴霾未散。
王谦继续道:“你想想,若不来寿春,我们能指望谁?陶谦?吕布?刘繇?他们谁敢惹张绣?谁敢对抗韩子韬?”
说话间,马车己缓缓停在韩府门前,通报之后,二人在韩府仆人的引领下,朝里面缓缓走去,不一会来到书房。
书房门被打开,两人并肩而入,此时韩胤也站起身,二人一拱手:
“见过韩大人。”
韩胤拱手还礼:“王家主,董家主不必多礼,请坐。”
二人落座,身后的仆人打开五口沉沉的大箱,箱盖一开,金光璀璨,金银珠宝琳琅满目。
韩胤目光一闪,眼中贪意一闪而过,却故作镇定:
“二位这是...”
王谦拱手道:“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还望韩大人笑纳。”
韩胤并未接话,只笑着抬手:“喝茶。”
待众人抿了口热茶,王谦开门见山:
“今日我与董家主前来,是有一桩要事求助于韩大人。”
韩胤放下茶杯,正色道:“只要韩某力所能及,定当尽力。”
王谦神情凝重:“大人应知兖州之乱,张绣为图自立,屠戮百姓,铲除异己,我等兖州士族也是被逼迫而来到这里。”
言辞激烈,咬牙切齿。
韩胤点点头:“略有所闻,只是张绣乃韩子韬麾下,既是他的人,韩子韬为何坐视不管?”
王谦苦笑:“韩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各大士族早己派人奔赴长安,请韩子韬主持公道,可惜派出的信使至今无一回音。
我们怀疑...皆被张绣所害。如今韩子韬或被蒙蔽,或尚不知情。”
韩胤闻言皱眉,露出不解的神色:“一个消息都未传回来?”
董访道:“起初我们也是不相信,但若韩子韬己知真相,又怎会没有风声传出?
至今无动静,只能说明-他什么都不知道。”
韩胤面露惊讶:“若如此,张绣真是胆大包天,甚至是无法无天。”
王谦点点头:“韩大人所言极是,据我所知,张绣之所以得以进入兖州,乃因其婶母邹氏被韩子韬纳为妾,如今只怕韩子韬身边早己布满其耳目。”
“难怪张绣如此猖獗,这分明是不臣之心,韩子韬竟养虎为患。”
韩胤正色道:“二位今日前来,是想让我劝说我主,出兵讨伐张绣?”
董访点点头:“正是,韩大人如今是袁公身边第一红人,还请您劝劝袁公出兵讨伐张绣,还兖州清明。”
韩胤面露难色:“不瞒二位,我主登基在即,正值关键之际,动兵之事非同小可,必须多方筹谋,还需再议。”
王谦立刻接上话:“韩大人,正因如此,此时出兵才最为合适。
张绣刚与曹操等诸侯血战拼杀,损失惨重,且无外援,袁公若此时出兵,可不战而得兖州。”
董访连忙附和:“只要袁公肯出兵,我们可提供大军所需的全部粮草,还愿出本族部曲相助,我等必全力支持袁公。”
韩胤闻言,心想:兖州士族财力雄厚,若能拉拢,定是强大助力。
他脸上却仍是不动声色:“我明白你们的急切之心。尔等先稍等一段时日,待主公登基之后,我自会极力劝说。”
董访与王谦对视一眼,虽无法立刻得到应允,但他二人也知道此事急不得。
“既然韩大人如此说,我们便静候佳音,事成之后,我们必有重谢。”王谦躬身一拜。
韩胤微微点头:“你们之事,便是我之事。”
二人又寒暄几句,这才起身告辞。
待二人走后,韩胤急忙走到箱子旁边,眼中己满是掩不住的贪婪。他伸手摸了摸那金光灿灿的珠宝,放声大笑。
“真好,真好...”
董访与王谦依旧同乘一辆马车回府,马车缓缓行驶在寿春街道上,车厢内却一片沉默。
董访眉头紧锁,忽然开口:“也不知道袁术登基之后,会不会真去讨伐张绣。
若这事根本不在他的计划里,那咱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王谦倚着车壁,语气无奈:“如今除了等,我们还能如何?
兖州的基业被张绣夺走了,如今在寿春也只是勉强维持些商业生意,哪比得上咱们往日里田地的收益。”
车厢内再次沉默。
过了一会儿,董访轻叹一声:“也不必如此悲观。等袁术称帝之后,看情况再做打算。”
王谦缓缓点头,不再多言,二人都闭上眼睛,一路再未交谈。
另一边,兖州东郡黄巾军大营。
张绣正策马驰骋于猎场中,一只兔子从草丛中窜出,他眼疾手快,拉弓搭箭,“嗖”地一声,兔子应声倒地。
身边士兵振臂高呼:“将军威武!”
“将军神箭无敌!”
几声吹捧让张绣心情大好,神色间掩不住一丝得意。
渐渐的天色渐暗,便率众往驻地走。
刚刚返回驻地,士兵禀告:“将军,周将军派人回来了!”
张绣将手中弓箭随手交予身边士兵,大步走入主帐。
帐中,周仓派回来的士兵早己等候多时,一见张绣,立刻单膝跪地:
“拜见将军!”
张绣坐下,语气平稳:“周将军近来战况如何?”
士兵抱拳回应:“禀将军,自前些日周将军被曹操设伏后,便亲率人马转战济阴,清剿曹操余部。”
张绣轻轻点头,又问:“可有惊扰郡中士族与百姓?”
士兵忙道:“将军放心,周将军严令军纪,未犯百姓分毫。
又极力安抚士族,现在整个兖州的士族和百姓无不夸赞将军您的仁义。”
张绣闻言,嘴角一扬,眼中掠过一丝欣慰:
“元福果然是我好兄弟,知道我最需要什么。他这是在替我收拢人心啊。”
士兵见张绣高兴,继续道:“周将军依照您的吩咐,极力拉拢多家士族,他们都表示愿意效命将军,鼎力支持您。”
张绣听得更是得意,眉宇间透出一股难以掩饰的自信:
“很好...你回去告周将军,对待士族,要以德服人。”
士兵道:“小的记下了。”
说罢退下,只见他转身出帐,嘴角挂起一抹轻蔑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