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韩韬处理完公务,闲来无事,便常前往校场,观看文武榜的比试。他尤其关注那位“曲阿小将”的比赛。
当听闻曲阿小将竟以剑法击败了史阿时,韩韬大为震惊,心想:
“史阿何许人也?竟然有人能在剑道上胜他?”
他吩咐内侍:“准备车驾,前往校场。”
“遵命。”内侍应声而去。
韩韬刚欲起身,忽然另一名内侍快步走入,跪地禀道:
“启禀天王,锦衣卫指挥使周权求见。”
韩韬听后,目光一凝,心想:
“锦衣卫情报多由裴元绍汇总后呈上,指挥使和副指挥使虽有面见我的权利,却极少单独向我汇报。周权此来,定有要事。”
他略一沉思:“传他进来。”
“是。”
不多时,周权走入屋内,躬身跪下,眼中透着炽热的崇敬:
“臣周权,叩见天王。”
“起来吧。”韩韬淡声道。
“谢天王。”
韩韬问:“你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周权脸色微变,低下头:“臣...是来请罪的。”
“哦?”韩韬眉头微挑:“你犯了何罪?”
周权不敢怠慢,将张岩一事一五一十讲述出来。
韩韬听得面色微沉,手指轻敲桌子。
片刻后,韩韬缓缓开口,声音如冰:
“若那人真的见到我,你可知后果?”
周权面色煞白,连连叩头:“臣...臣知错了,万死难赎。”
韩韬继续问:“那人可曾向官府通报身份?”
“回天王,没有。他入城之时谎报为流民,从未提及是从兖州而来。”
韩韬闻言,目光一闪,松了一口气,冷冷道:
“此事,你失职在先,不可再犯。”
“臣明白,今后定严加防范,再不敢有半点疏漏!”
周权连连磕头,声音中满是惶恐与自责。
韩韬这才点头:“既如此,既己处理干净,此事便揭过。”
周权如释重负,忙叩首谢恩:“多谢天王大恩,臣必以死相报!”
“退下吧。”
“是。”周权躬身退下。
屋内重归寂静,韩韬则陷入沉思。
“如今周仓在兖州铲除士族的任务尚未完成,此时绝不能让告状者活着出现在我面前...否则如果自己不管,那天下人会怎么想我韩子韬。
如果管,那铲除兖州士族的事情便推动不下去了,只要让前来告状者死在半道,我便可推说不知。”
想到这里,韩韬神情一冷:“来人,传裴元绍。”
另一边,寿春韩胤的府邸,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自打韩胤成了袁术身边的第一红人,这里几乎成了权贵云集之地-大小官员,士族,商贾,络绎不绝,将门槛都踩平了。
但韩胤始终谦逊有礼,亲自接待每一位登门者,没有丝毫骄横之心,这也让韩胤渐渐有了礼贤下士的名声。
他心里清楚,自己并非出自大士族,想要像汝南袁氏那样屹立百年,靠的不是一时得宠,而是深厚的底蕴与长远的布局。
今日,他早早便命人准备,静候两位特别的客人-从兖州逃亡而来的士族代表董访与王谦。
这二人代表的,正是为了躲避周仓的屠杀,携带部曲,族人与财富,逃到寿春的兖州士族。
他们虽得以保命,却如惊弓之鸟,在异乡盘桓,如无根浮萍。
此时,在寿春一座王氏新购的宅邸中,十数位士族代表正坐于堂内。
众人面色凝重,屋中气氛压抑。
昔日趾高气昂,春风得意的士族们,如今一个个愁容满面。卫氏代表开口,语气中满是怀疑:
“韩胤这人...能靠得住吗?你们为何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卞氏代表也皱起眉头:“据我所知,他并非袁术心腹,袁术身边的红人是阎象。”
众人纷纷看向王谦,期待有个说法。
王谦缓缓开口:“我多方面打探过消息,如今袁术最倚重的,正是韩胤,对他可谓是言听计从。”
“既如此,便劳烦王家主和董家主走一趟。钱财是小事,只要能叫袁术出兵驱赶张绣,让我们重回兖州,给他金山银山都成!”
听到张绣两个字,董访脸色骤变,咬牙切齿,猛地一拍桌子:
“张绣那狗贼!为了报复曹操,当真毫无人性!
我那处庄园,几百口人被他们屠了个干净!连我三岁的外孙都被黄巾贼子给杀了...”
说罢,眼圈通红,其他遭遇相似的家主也不禁红了眼,屋中一时气氛凝固。
一名士族代表上前劝道:“各位家主,请节哀...此仇终有一日能报!”
众人情绪稍稍平复后,王谦再次开口:
“如今我们必须团结一致。若袁术靠得住,便借他之力驱赶张绣。
若靠不住,我们兖州士族有钱,有粮,有人,不愁没有诸侯与我们合作。”
“说得好!”
“王家主有远见!”
屋内气氛开始转暖。就在这时,一名仆人匆匆而入,喘着粗气,对王谦说:
“老爷...刚刚得到的消息,袁术定下下月二十八...登基称帝!”
“什么?”卫氏代表脸色煞白,身子一软,几乎要跌倒,幸得旁人搀扶才站稳。他颤声道:
“称...称帝?袁术疯了不成?”
王谦眉头紧皱,语气低沉:“确有其事。我也是来寿春后才打听到这个消息,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卫氏代表惊恐道:“称帝便是大逆不道,与天下为敌!我们若依附他,岂不是成了反贼帮凶?”
卞氏也面露担忧:“一旦袁术失败,咱们这些支持者,怕是也难逃罪责!”
这时成公氏代表说:“我不管袁术称不称帝,只要能帮我们回兖州就行。”
卫氏则怒视着成公氏代表:“你可还记得,当年那些支持董卓的士族,后来被韩子韬以反贼的罪名斩草除根,一个活口都没留下!百年士族,说没就没了!”
这话一出,屋内瞬间陷入死寂。
王谦眼神闪烁不定,一咬牙:“可眼下除了袁术,没人能驱赶张绣。若在拖延下去,我们连立足之地都没了!”
这时,董访对众人道:“诸位,在下以为,我与王家主先去见韩胤,探探口风。此事不急表态,听他如何说,再作决断。”
众人彼此对视,迟疑片刻,纷纷点头。
“好,就劳烦二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