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第105章 薛家落荒而逃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作者:
写文进行曲
本章字数:
5268
更新时间:
2025-07-02

七月初一,京城闷热如蒸,薛家偏院内却是一片忙乱景象。

后院垂花门内,几个薛府的老仆正在打包妆奁、抬箱收书卷。

宝钗素衣立在廊下,一双玉手拈着账册,眉头轻蹙,口中正细声叮嘱薛蟠:

“那两口大瓷缸先放外厢车里,别碰了丝料。车上先用麻布铺垫着,省得一路晃坏了东西。还有,记得跟大车头说好,明日一早赶到新宅院去,不许误时。”

薛蟠本就对搬家不耐烦,如今见妹妹安排得一丝不苟,只好点头应了,转身招呼人去。

这时小丫鬟从影壁后匆匆奔来,喘着气对宝钗低声道:“姑娘,夫人有请,说王夫人府上来人传话,请老夫人过去坐坐,说是好些时日不曾说话了。”

宝钗闻言心里微动,垂眼一笑:“我知道了,去告诉母亲,叫她歇息片刻再动身。”

不多时,薛姨妈在女儿侍候下整了整衣裳,心里虽隐隐不愿,却仍吩咐宝钗:“你在院里替我看着收拾,别叫外人瞧了去。”

宝钗垂眸应着,只轻声送到垂花门口,望着母亲登车出院时,心中暗自叹息:这一趟多半要绕不过那句老话。

荣府暖阁里,王夫人早己在檀木炕上候着,一见薛姨妈进门,便亲自起身,先叫人捧上了清新绿豆汤。

“姐姐许久未到这边来了,想得紧。可不是我说,咱们姊妹年轻时也算一处吃过苦,如今到老了,反而总隔着这么远。”

王夫人语气里带着温软笑意,一面又招手吩咐丫鬟:“快替姨太太揉揉肩,她这几日可忙了,听说府里要搬新宅子去,可费手脚了吧?”

薛姨妈心里微微一沉,却仍摆手笑道:“哪有什么费事,都是些粗活,钗儿跟着打理着,我也乐得清净。”

王夫人见她装作不明白,便只笑吟吟地抿了一口汤,转而轻叹:“咱们宝玉也是个命苦的孩子……老太太年纪又大了,贾政又是个只会读死书的,凤丫头那性子你又不是不晓得……宝玉这孩子怕是日后要越发难了。”

说到这里,王夫人便忽地一转话头,笑意里带着几分探意:“若是有个懂事稳重的人在他跟前替我分担照料,也算我做娘的放心……”

薛姨妈面上笑容未改,只轻轻一哦:“是呀,宝玉也算是个可怜见的,老太太最疼,宝丫头也常提起他。”

王夫人见她顺着,却不接茬,心里微有恼意,笑着按了按她的手背,语声放得更缓:

“咱们姊妹说句掏心窝的话,宝玉一向敬重宝钗,宝钗又是你手心里的宝贝,如今搬出去住了,可不就离得远了些?若是两家结了这桩亲,还是咱们一家人,远近又算什么?将来宝玉也有个依靠,宝钗也不愁没有体面去处……”

这一句话一出,暖阁里一瞬静得只余呼吸的轻声。

薛姨妈唇角一抖,却仍是抬手掩了半张笑颜:“哎呀,妹妹哪儿的话,这……孩子们的姻缘都是有天定的,咱们做大人的多想也无用。我那钗儿素来是个菩萨心肠,见谁都好——姐姐心里疼宝玉,这话我懂,可咱们钗儿……也还小,不急,不急。”

王夫人目光里闪过一丝冷意,旋即被笑意遮住:“是了,是了,我也不过随口一提。只是宝钗稳重,宝玉若得个这样的媳妇,也不至于被人欺负。哪像外头那几个小蹄子,哄着他写诗,做出来尽是荒唐话……”

薛姨妈忙笑着岔开话头,低声唤彩鸾:“茶水凉了,换碗姜枣汤罢,我年纪大了,不耐凉气。”

王夫人被这一句截了气口,只得暂且作罢,目送薛姨妈起身告辞,嘴里却还柔声叮嘱:“搬家辛苦,可别累着钗儿,回头叫宝玉去帮把手……”

薛姨妈连连点头答应,眼底却早己一片清冷。

出得暖阁,薛姨妈才松开绷着的指节。

薛姨妈方一回院,还未来得及换下外头那件薰兰薄袄,便被宝钗扶着坐下,薛蟠也火急火燎在一旁嚷嚷:“娘!那王姨妈又同你说了什么?怎么去了半日才回来?”

薛姨妈拢了拢鬓发,长长叹了一口气,将暖阁里王夫人那番话和自己如何装傻敷衍细细道来,越说声音越冷,首把一壶茶捧在手里才勉强压住心头那团憋气。

宝钗素来稳静温婉,如今却在听到母亲转述那句“宝玉要是得个懂事稳重的人照料”时,唇角一抖,眼珠子都微微发红。

“宝玉?就他?!”

她很少当着母兄的面露出这样真情的火气,连薛蟠听了都愣住了。

宝钗缓缓放下手里绢帕,声音因压抑而微微发颤,却咬得字字分明:“娘,哥哥……宝玉那是个什么人,咱们还不清楚?他若能担得起事,荣府也不至于如今落到凤姐一个妇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局面!”

“太太是拿钗儿当什么?当替她捧着宝玉?还是当替他挡风遮雨的冤种?”

这话说得重了些,连薛姨妈都轻拍了她手背:“好了好了,娘晓得你是心里憋着,这话私下说也就罢了。”

薛蟠一张大脸憋得通红:“凭什么咱们好好的宝钗,要给他去做牛做马?亏那还是姨妈,竟生出这等算计!可见这贾府从上到下,一个也靠不住!”

宝钗抿了抿唇,眸光清亮却带着火焰,沉声对薛姨妈道:“娘,咱们留不得了。宝玉那人,王夫人那心思,这贾府这条船……都是要沉的。今日若不快刀斩乱麻,将来只怕后悔都来不及!”

薛姨妈望着自己素来温婉的闺女,此时眸中寒星点点,反觉一阵踏实。

她一咬牙,当即拍案而起:“好,好!蟠儿,去后院催车头、老林他们,把车子统统赶来后门装货!管他天黑路远,今儿个咱们也要搬出去!”

薛蟠高声应下,扯着嗓子招呼外头看守的老仆人,扯着脖子吩咐:“灯火都点起来!箱子捆紧了!金银细软装头车!那口大木柜里是账本契据,给我看好了,丢了扣你们例银!”

偏院里顷刻沸腾。

平日里猫着腰走路的婆子、小丫鬟们都像被突然点了火,三五成群地往来挑灯打包,叮叮咣咣的箱锁声在夏夜里显得分外扎耳。

宝钗在院廊下站定,素手提着灯盏,看着一个个肩挑背扛的小厮有条不紊地把衣物书箱抬上牛车,身后薛姨妈虽然嘴里絮叨着“慢点轻点”,眼中却有种快意——那是多年寄人篱下压在心底的沉气,如今终于要散了。

薛姨妈拍了拍宝钗的手背,低声道:

“幸亏你早有主意。咱们这院子留不得,老太太若去了,二房也保不住,王家也未必还护得住她……王夫人还打着把你拴在宝玉身上的主意,可我是活得明白人,绝不把我的闺女送给那等不成事的绣花枕头。”

宝钗眉眼如水,垂着眼轻声道:“母亲放心,咱们有自家路。贾府里再深的院墙,也困不住咱们的银子与活计。”

母女二人西目相对,虽无言,却在心里悄然把那些粉饰太平与寄人篱下的妄念,一并割了个干净。

子时将近,薛家一行五辆大车绕过荣府后门,避开内宅灯火,悄无声息地驶上京城石板路。

那车轮滚过巷口时,宝钗轻轻揭开车帘回望,只见荣府高墙深瓦,在夜色里黑压压如一头巨兽——从前觉得那是庇护,如今再看,只觉寒意森森。

薛姨妈拍了拍她的手背:“走吧,咱们总归要靠咱们自己。”

宝钗垂下眼帘,低低应了一声:“嗯。”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