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戏:影帝贵公子拿捏朝野

第148章 寸墨必争

加入书架
书名:
朱门戏:影帝贵公子拿捏朝野
作者:
禾下客
本章字数:
4072
更新时间:
2025-07-07

正如孔令德所料,接下来的几日,围绕如何具体阐释这八个字、如何设置题目、如何分配分值权重,谢道临与翰林学士陈肃之间,展开了更为琐碎却也更为激烈的“寸墨之争”。

每一处措辞的修改,每一个分题的设置,甚至引用经典的细微差别,都成为双方角力的战场。

孔令德与钱员外夹在中间,苦不堪言,只能一再充当和稀泥的角色。

拟定题目正文,首当其冲便是核心策论题目的措辞。

陈肃提笔,在纸上写下初稿:“问:圣贤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夫贤者明道,能者任事。方今之务,州县为基。试论当何以选贤任能,使郡县得治,黎庶安业?”

此稿将“选贤与能”的重心明显落在了“能者任事”上,并首接指向“州县为基”、“郡县得治”、“黎庶安业”这些具体的实务目标,几乎是将“大道”虚化为了背景板。

谢道临立刻指出:“陈学士此稿,立意偏颇。

‘大道之行’乃治国总纲,‘天下为公’为根本理想,‘选贤与能’是其实现路径之一环。题目当以‘大道’为体,‘选贤与能’为用。

若仅落脚于郡县实务,岂非本末倒置?且‘任事’一词,流于功利,失之庄重。”

他提笔修改:“问: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此圣王治世之宏图。试论当何以明大道、立纲常,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各安其分,以臻至治?”

谢道临的版本,开篇便强调“大道”与“天下为公”的至高性,将“选贤与能”置于“明大道、立纲常”的框架之下,并加入了“讲信修睦”强调和谐秩序,最后用“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各安其分”点明了等级秩序下的各司其职。

陈肃皱眉:“谢学士之稿,立意虽高,然过于空泛。‘明大道、立纲常’如何落到实处?‘各安其分’是否过于强调固守成规?不若折中,兼取其长。”

孔令德赶紧介入:“二位所言皆有至理!题目当兼顾宏旨与实务。不若这般:问:圣贤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此乃治国安邦之要。试论当何以明此大道,并以此为本,选贤任能,使才德之士各展其长,郡国得治,黎庶安康?”

他巧妙地保留了谢道临强调的“明大道”,也吸收了陈肃注重的“选贤任能”和“郡国得治,黎庶安康”的实务目标,并用“以此为本”将两者串联起来。

谢道临和陈肃对视一眼,虽不完全满意,但也知这是目前能争取的最佳表述,勉强点头同意。

核心策论题目的措辞之争刚告一段落,分题设置又起波澜。

按照惯例,殿试策论除一道核心大题外,还需设置若干分题,考察士子对具体经典的掌握和理解深度。分题的出处与侧重,同样至关重要。

陈肃提出:“《王制》篇乃经世致用典范,当设一题,专考‘量地制邑、度地居民’之精义及其于安民足食之要。” 意图再次强化实务导向。

谢道临立刻反驳:“《王制》固然重要,然《中庸》‘致中和’、《礼运》‘天下为公’、《大学》‘修齐治平’方为大道根本。

分题设置,当以阐明大道精义为主。《王制》可设题,但不宜过分侧重。”

他主张分题应围绕《中庸》、《礼运》、《大学》展开。

孔令德再次绞尽脑汁平衡:“二位所言甚是。大道为本,实务为用。分题设置,理当兼顾。

不若设三题:一题考《中庸》‘致中和’与治国平天下之关系;一题考《礼运》‘天下为公’理想与‘选贤与能’之实践;一题则考《王制》所述制度(如量地制邑)所体现之‘礼’的精神与安民实效。如此,既溯源大道,亦不废实务。”

这个方案,前两题明显照顾了谢道临的诉求,最后一题则满足了陈肃的要求,且将《王制》实务与“礼的精神”绑定。谢道临和陈肃再次在孔令德的调解下达成妥协。

然而,在更细微处,争论仍未止息。例如在评分标准的拟定上:

陈肃坚持在“策论务实”一项下,加入“对策须切中时弊,条陈可行之方略”的具体要求,并赋予较高权重。

谢道临则强烈反对:“经义策论,首重义理明澈,立论纯正。若过分强调‘可行方略’,恐诱使士子妄议朝政,舍本逐末,甚至流于功利揣测。当以‘阐发经义精微,契合圣贤之道’为首要标准。”

孔令德只得再次调和:“策论优劣,当综合评判。义理纯正、契合经典为本,占六分;论据翔实、逻辑严密占二分;对策务实、见解独到占二分。如此,既重根本,亦不废实务洞察。”

他强行将“务实”的权重压到了最低限度,并将“见解独到”这种模糊标准与之并列,总算让谢道临勉强接受。

类似的情形在锁院最初的几天内反复上演。从引用某句经典是否恰当,到某个字眼是否可能引发歧义,再到答题篇幅的限制……

谢道临与陈肃,一个代表着门阀深厚的经学底蕴和守护秩序的本能,一个背负着传达皇权务实意志的使命。

在孔令德的调和与钱员外小心翼翼的记录下,于方寸纸墨间展开了无声却激烈的拉锯。

每一处看似微小的改动,都牵扯着未来殿试的导向,关乎无数士子的命运,更折射出院墙之外,那场宏大而持久的权力博弈。

王御史依旧沉默地记录着一切,冷眼旁观这字斟句酌下的暗流汹涌。

锁院的日子,便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缓缓流逝,那最终的试题,也在这不断的碰撞、妥协与权衡中,逐渐显露出它复杂的轮廓。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