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重生,曼施坦因的逆袭
首页 > 历史小说 > 铁血重生,曼施坦因的逆袭

铁血重生,曼施坦因的逆袭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历史
主角: 曼施坦因
标签: 历史脑洞、 穿越、 历史、 腹黑、 天才、 架空
19.8万字 2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草莓浩浩 更新至:第52章 雨林下的悲歌
更新时间:2025-05-18 10:45:26
19.8万字 2万次阅读 0收藏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52章节)

简介

1943年,东线战场硝烟弥漫,德意志帝国正走向命运的十字路口。一位现代军事历史学家意外穿越,成为二战中最杰出的战略天才——陆军元帅**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他深知历史的轨迹:库尔斯克会战的惨败将彻底葬送德国的希望。然而,这一次,他决心扭转乾坤。 凭借超越时代的军事智慧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曼施坦因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袭之旅。他力排众议,推迟了注定失败的“堡垒行动”,重新部署兵力,运用现代战术理念在哈尔科夫战役中重创苏军。与此同时,他暗中与古德里安、隆美尔等将领结盟,逐步削弱**总理**的军事指挥权,为更大的变革铺平道路。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权力与道德的夹缝中,曼施坦因不仅要面对东线苏军的强大压力,还要应对内部党卫军的猜忌与监视。他必须在战争的泥潭中寻找一条既能拯救德国,又能避免更多生灵涂炭的道路。 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曼施坦因推翻了**总理**的统治,成为德国的新领导人。他结束了两线作战的困境,与盟军和苏联展开和谈,带领德国走向和平与重建。然而,历史的重量与个人的抉择始终如影随形——他能否真正改变

第1章 苏醒的将星

柴油取暖器的铁皮烟囱在狂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啸叫,帐篷帆布被积雪压出令人不安的弧度。我伸手调整煤油灯旋钮,光斑扫过作战地图上密布的等高线——科捷利尼科沃出发的蓝色锋矢在距离斯大林格勒五十公里处突然分岔,就像被无形之力撕裂的时间线。

"元帅,第6装甲师报告燃料补给延迟。"副官海因茨的声音裹挟着防寒帘外的风雪涌进来。我凝视他领章上凝结的冰晶,这个历史记载中本该在1943年1月死于空袭的年轻人,此刻呼吸在零下三十五度的空气里形成细小的冰雾。指尖的万宝龙钢笔突然变得滚烫,普鲁士贵族惯用的鹰首纹章烙进掌心,两段记忆在脑神经里激烈交火:2023年军事学者王谨川在慕尼黑档案馆整理《失去的胜利》手稿的触感,与曼施坦因在刻赤半岛用同样钢笔签署第11集团军作战命令的肌肉记忆。

帐篷外传来履带碾过冻土的轰鸣,参谋们腰间的防毒面具罐随着地面震颤相互碰撞。我掀开厚重门帘,暴风雪瞬间抽走肺叶里的氧气。雪原上,三辆冬季迷彩的三号突击炮正拖拽着陷入冰沟的欧宝Blitz卡车,这场景与我论文里引用的冬季风暴行动照片完美重叠,除了某个异常细节——领头的突击炮炮塔侧面用冻硬的油彩画着铁十字徽记,但十字末端却多出个微小的卐字符,这种组合在真实历史上从未存在过。

"把第23装甲侦察营拆分成三个战斗群。"我的声带不受控制地吐出带着柏林口音的德语,耳膜捕捉到喉结震动的频率与纪录片里曼施坦因的演讲分毫不差。参谋长施密特少将的瞳孔骤然收缩,他胸前挂着的骑士铁十字勋章轻微晃动——这枚本该在十天后的解围失败后被收回的勋章,此刻边缘镶嵌的银质橡叶正在煤油灯下泛着冷光。

防化兵中尉端着咖啡壶的手僵在半空,褐色液体在搪瓷杯里荡起涟漪。帐篷里十二双眼睛同时聚焦在我手中的铅笔——它正沿着切尔河的弯曲支流画出三道锯齿状防线,这是2023年北约装甲兵学院推演过的弹性防御模型。"每个战斗群配备两个工兵排和西门88炮,建立移动式反坦克巢。"我听见自己用曼施坦因特有的沙哑嗓音补充道,仿佛有另一个灵魂在操控这具躯体。

施密特的橡木烟斗重重磕在铁质图钉盒上,火星溅落在标着第16摩托化师的塑料模型旁。"请原谅我的冒昧,元帅阁下,"他刻意加重了传统普鲁士军官团的敬语,"分散装甲部队等于放弃闪电战的核心优势。"他的食指敲击着地图上代表苏军近卫第2集团军的红色阴影,那里标注的指挥官姓名是瓦西里·崔可夫——与历史记载完全一致,但作战序列里多出了本不该出现的第76筑垒地域部队。

帐篷突然被暴风雪撞开,裹着冰甲的传令兵踉跄着摔在沙盘边缘,结霜的睫毛下瞳孔因恐惧放大:"阿克赛河北岸发现T-34集群!数量...超过八十辆!"作训处长手中的比例尺掉在等高线模型上,砸碎了用石膏塑成的顿河大桥。

他按住突突跳动的太阳穴,那里既有曼施坦因的偏头痛在啃噬神经,也有穿越者知晓的残酷未来——五天后,霍特的装甲矛头将在距离保卢斯三十公里处耗尽燃料。但更令我警惕的是作战日志的异常:本该空白的1943年1月页面,此刻用哥特体德文记载着"元首同意战术撤退",而墨迹渗透纸背形成的阴影,隐约组成了我穿越前正在破译的曼施坦因密电中的特殊符号。

"立即联络第17装甲师。"他扯下沾满烟灰的鹿皮手套拍在地图上,参谋们被手套落点惊得集体后仰——那里精确覆盖了苏军即将发起反击的梅什科瓦河渡口。"停止向东北迂回,沿铁路线建立梯次防御,反坦克炮前置到第一道堑壕。"施密特的铅笔尖在记事本上折断,木屑纷飞中他看见我手指划过沙盘上某个不起眼的丘陵:"在这里布置假无线电信号源,频率调到和保卢斯司令部相同波段。"

帐篷突然陷入黑暗,柴油发电机发出垂死的呻吟。在应急灯亮起的瞬间,我瞥见地图柜玻璃反射出的面孔——曼施坦因标志性的高颧骨和银发,但瞳孔深处却闪烁着21世纪军事分析员特有的数据狂热。发电机的重启轰鸣中,我摸到口袋里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物件:半片在慕尼黑档案馆找到的残破电文,此刻正在1942年的严寒中发烫,边缘浮现出用隐形墨水书写的坐标——正是此刻霍特装甲集群的集结地。

继续阅读
上期强推排行榜
根据作品好评、人气、互动等综合得分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