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朱瞻基在北京边关凭借着“仙粮”土豆和“千里眼”望远镜这两项“黑科技”,以及那套令人闻风丧胆(才怪)的“王八拳”,成功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并且还意外地获得了他皇爷爷朱棣的“口头嘉奖”之后,他在汉王大营乃至整个北京城的“地位”,可以说是……稳如老狗(暂时)。
至少,他那个便宜二叔汉王朱高煦,现在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给他使绊子了,军营里的那些糙汉子们看他的眼神也从最初的“看傻子”变成了现在的“看神仙”(虽然他本人坚决认为自己只是个运气比较好的咸鱼)。
小日子过得……嗯,虽然离“躺平摸鱼”的伟大理想还有十万八千里,但至少也算是……有惊无险,渐入佳境了。
然而,朱瞻基毕竟是个拥有二十一世纪灵魂的“有为青年”(自认为),他可不仅仅满足于在军营里种种土豆,搞搞发明,刷刷声望那么简单。
他还有着更“远大”的抱负和……更“宏伟”的摸鱼计划!
那就是——将土豆这种高产、美味、又能管饱的“神物”,推广到整个大明朝,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饱饭,免于饥饿之苦!
只要老百姓都能吃饱饭了,社会稳定了,国家富强了,那他这个皇太孙(未来的皇帝),岂不是就能……更安心、更舒坦地躺平了?
这逻辑,简首完美!
于是乎,在成功地解决了汉王大营的“军粮危机”,并且将土豆的美味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士兵的味蕾之上后,朱瞻基便雄心勃勃地,将目光投向了……军营之外的广阔天地。
他决定,要将土豆的种植技术,无偿地推广给北京周边的那些普通百姓,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这种“仙粮”带来的福祉。
他甚至还畅想着,等到土豆在北方遍地开花,家家户户都能顿顿吃上香喷喷的烤土豆、土豆炖肉的时候,那些曾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老百姓们,会如何地对他感恩戴德,顶礼膜拜,将他视为“再生父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那场面,光是想想,都让人觉得……有点小激动呢!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往往……很骨感。
当朱瞻基兴致勃勃地带着福安,以及几车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质土豆种(这些可都是他从系统奖励的那一包“珍藏版”里抠出来的),来到附近一个颇具规模的村庄,准备向当地的村民们“传授仙法,普度众生”的时候,他却……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冷遇和……质疑。
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在听完朱瞻基那番关于“仙种地蛋,亩产万斤,活人无数,造福苍生”的“慷慨陈词”之后,非但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纳头便拜,感恩戴德,反而一个个都用一种看“怪物”或者“骗子”的眼神看着他,脸上写满了怀疑和……不信任。
“殿……呃,这位公子,”一位看起来在村里颇有威望,胡子都白了一大把的老农,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打量了朱瞻基一番,然后用一种带着几分警惕和质疑的语气说道,“您老人家……莫不是在跟我们这些庄稼汉开玩笑吧?”
“老丈此言差矣。”朱瞻基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和蔼可亲”一些,指着身后那些圆滚滚的土豆,笑道,“本公子所言,句句属实!此物名为‘地蛋’,乃是海外仙山所产之神物,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产量极高,远胜我等平日所种之黍米麦菽!若是能在我等村中试种成功,那日后……大家就再也不用担心会饿肚子了!”
他说得是唾沫横飞,激情澎湃,恨不得当场给这些老农们表演一个“土豆开花,遍地黄金”的“神迹”。
然而,那些老农们听了,却依旧是半信半疑,甚至……有些抵触。
“公子爷,您是金枝玉叶,平日里锦衣玉食,哪里知道我们这些地里刨食的苦楚?”另一位看起来颇为精明的中年农夫,撇了撇嘴,说道,“这地里的庄稼,可不是您说它好,它就好种的!得看天时,看地利,还得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
“就是就是!”旁边立刻有人附和道,“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种的黍米麦菽,虽然收成不多,但好歹也能糊口。您这什么‘地蛋’,黑不溜秋的,长得跟石头疙瘩似的,谁知道它能不能种活?万一……万一再把我们这好好的地给种坏了,那我们一家老小,可就真的要喝西北风去了!”
“而且……”之前那个白胡子老农,又指着朱瞻基那细皮嫩肉的双手,以及他身后那些同样“养尊处优”的内侍们,用一种带着几分不屑的语气说道,“殿……呃,公子爷,恕老汉首言。这地里刨食的活计,可不是您这等金枝玉叶能懂的。您瞧瞧您这手,怕是连锄头都没摸过几回吧?还想指点我们这些老庄稼把式种地?这不是……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嘛!”
他说完,周围的那些村民们,也都纷纷点头附和,看向朱瞻基的眼神,也从最初的怀疑,渐渐变成了……嘲笑和鄙夷。
朱瞻基听着这些质疑和嘲讽,看着那些村民们脸上那根深蒂固的偏见和不信任,一时间竟有些……无言以对。
他碰了一鼻子灰,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推广新技术”的艰难,什么叫“改变固有观念”的不易。
他原以为,自己只要将土豆这种“神物”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会像军营里的那些士兵一样,立刻被其“神奇”的功效所折服,然后……感恩戴德地接受他的“馈赠”。
却没想到……现实竟然如此残酷!
这些淳朴而又固执的农民们,宁愿相信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些早己被证明效率低下的种植经验,也不愿意轻易尝试这种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外来事物”。
哪怕……这种“外来事物”,真的能给他们带来温饱和希望。
“我太难了!”朱瞻基在心里哀嚎一声,感觉自己那颗“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改革家和发明家,往往都会面临那么多的阻力和非议。
因为,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尤其是改变一群人的观念,实在是……太特么的难了!
“殿下,那……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啊?”福安看着自家殿下那副垂头丧气的模样,有些担忧地问道。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挫败感。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放弃的时候。
既然“理论说服”行不通,那就只能……用“事实”来说话了!
“福安,”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去!跟村里的里正商量一下,就说……本公子想在村口那块荒地上,亲自……嗯,亲自试种一下这‘仙种’!若是能种出粮食来,皆归村民所有!若是种不出来……本公子愿意出双倍的价钱,赔偿他们的损失!”
他这是打算……用“御驾亲耕”的方式,来打消这些村民的疑虑了!
虽然,他所谓的“亲耕”,依旧是……动嘴不动手。
但至少,姿态要做足!
他就不信了,凭他这颗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智慧大脑,以及系统出品的“农业黑科技”,还征服不了这些“愚昧无知”的古代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