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爷子住的房子是独栋的中式两层楼。
这一片半家属半疗养的园区安排给了退休的老同志们住。
宋千安心里满意,还好不是西合院,西合院虽然有名,但是她只想拥有,并不想住。
踏进房屋,中式家具独有的古朴沉稳带着威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宋千安不自觉地挺了下本就很首的背脊。
清一色的红木名雕家具散发着温润光泽,透过浑然天成的纹样仿佛能看见工匠拿着锥子雕琢时一丝不苟的模样。
压迫感也随之而来。
墩墩一进去眼睛就盯着雕刻纹样不放,清澈的眼眸里满是好奇。
宋千安瞧着他,突然好笑地想到:这下墩墩玩不了推椅子了,这里的每一张椅子都很沉重。
没看几分钟,墩墩喊着想尿尿,袁凛带着他去了厕所。
袁老爷子拿出准备好的盒子,盒子上面还有一个红包信封,他把盒子往前推,示意宋千安。
“爷爷?”
“红包是补给你的见面礼,盒子里的是我这个做爷爷的一点心意。军人家属难做,你做得很好,墩墩也教得很好。”
就这短暂的初次见面,以及宋千安这两年的所为,袁老爷子都看在眼里,内心感到很欣慰。
他被袁立江搞出阴影了,现在无比在乎女方的人品。
当初袁凛说要结婚时,他又欣喜又害怕。
就怕重蹈袁立江的覆辙,好在袁凛的心性并不随袁立江,他很庆幸。
尽管这样的庆幸有几分悲哀。
但袁老爷子到这个年纪,也学会接受以前的事情了,只要袁凛好就行。
宋千安双手接过,眸底盈满欣喜的笑意,坦然又大方道:“谢谢爷爷,我不会推辞的哦。”
袁凛和袁老爷子的关系更亲近,宋千安对袁老爷子就不会太过端着。
袁老爷子一怔,这一句话好像就明白了为何墩墩的性格如此讨喜,他口吻放松:“嗯,不用推辞。”
宋千安笑着,但语气郑重:“至于爷爷您说的那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袁凛对我很好,我也过得很好。有了墩墩后,过得更好了,不过很感谢爷爷肯定我的付出。”
袁老爷子一再被宋千安的表现所惊喜,眼底闪过满意:“那就好。”
上完厕所的墩墩小跑着回来,看见妈妈边上的盒子,好奇地凑过去:“妈妈,这是森么?”
宋千安捏捏他的手臂,轻笑:“这是太爷爷送给妈妈的礼物。”
墩墩“嗯”了一声,稚嫩的脸上煞有其事点点头:“太爷爷好。”
给妈妈送礼物的太爷爷是好的。
袁老爷子被他的反应逗笑,“那太爷爷也给墩墩一个礼物好不好?”
“好!”墩墩小鸡啄米似点头。
袁老爷子指指桌上的另一个红木盒子,笑道:“这个就是送给墩墩的,打开看看吧。”
墩墩双手翻开盖子,盒子里是由纯金打造的项圈平安锁套链。
平安锁中间镶嵌了一块椭圆的翡翠,锁身下面做流苏状,底部坠着小铃铛,一晃就铃铛响。
墩墩一看就很喜欢,小手拎着不断晃,铃铛声和他咯咯笑的笑声形成了合奏。
还不忘奶声声道谢:“谢谢,太爷爷。”
袁老爷子满脸慈爱地看着墩墩活泼的动作。
袁凛落后一步走了过来,在宋千安身边坐下。看见胖墩手里捧着的平安锁,眉头一扬:“爷爷,您啥时候又造了这个?”
“早就做好了,你们再不带着墩墩来,我就只能寄过去了。”
再不给墩墩,墩墩都要长大了。
墩墩把玩之后,双手举着,艰难地往头上套,发现实在套不进去后,脚步挪了几下到袁老爷子面前:“太爷爷戴。”
“好,太爷爷帮墩墩戴上。”
平安锁一戴上,墩墩就跑到妈妈身边挨着坐,双手拨弄着铃铛。
袁凛长臂一伸,掂了掂胖墩脖子下的金锁,“太重了点,”
袁老爷子白他一眼:“啥就重了,不重。”
袁凛不跟他争辩。
墩墩戴了一会儿就不想戴了,嘻嘻笑着:“妈妈收。”
宋千安取下他脖子上的金锁,感受到重量时,略微一惊。
确实重。
她把平安锁装进盒子,把盒子放在靠近她和袁凛这边的小茶几上。
袁凛身子往后靠,视线落在宋千安身上,见她没有什么不适,放下心来,腿往前伸,神情惫懒。
瞧见边上的小茶几上还有另一个盒子时,给袁老爷子投过去一个满意的眼神。
袁老爷子年纪虽大却依旧敏锐,不用抬眼就能感受那视线,他双手搭在拐杖上,偏过头懒得理会。
墩墩看完了自己的,还想看妈妈的:“妈妈,你的盒子,是什么?”
墩墩趴在妈妈腿上,小肉手伸出去扒在盒子上就要打开。
宋千安握住他的小手,“等晚上妈妈和你一起看。”
“现在看吧,在家里不讲究这些。”
袁老爷子刚才就想说了让她拆开,奈何被墩墩回来打断了。
宋千安闻言,松开墩墩的手:“那墩墩帮妈妈打开吧。”
她猜测应该是首饰或者把玩件之类的。
盒子一打开,内部装着一对冰种的冰川蓝翡翠手镯,冰到似乎视觉上就能让人感觉到凉意。
宋千安瞳孔悄然睁大,这一对是真漂亮。
“妈妈,这个漂酿。”冰冰蓝蓝的,墩墩很喜欢,伸手去抓,想拿起来玩。
宋千安以从来没有过的速度逮住他的手,保持着淡定的微笑:“这个妈妈自己拿就可以了。”
这么漂亮又少见的玉镯,要是被墩墩磕到了,她会心疼死的。
袁凛单手撑在扶手上,眼睛看着宋千安,唇角小幅度地弯了起来。
“墩墩也想玩。”
“那玩你的平安锁。”随便他把铃铛甩得如何响都行。
墩墩噘嘴:“哼~”
袁老爷子一时见不得墩墩委屈,哄他:“太爷爷还有,太爷爷让人拿来给墩墩玩好不好?”
墩墩又高兴了,跑过去贴贴太爷爷。
有墩墩在,气氛不会冷场,转眼到了五点半时,刘妈准备好了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