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变化可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体现。
1978年农历正月,在家属院走路十五分钟的一条路边上,出现了一个鸽子市,类似于赶集的地方。
人们可以在鸽子市以物换物,或者用钱购买,这里和黑市不一样,鸽子市里都是生活用品,手工品,自家产的各种粮食等。
黑市的重点是黑,里面经营的都是平常人不能接触的东西和事情。
宋千安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准备带墩墩去看一看,应该挺有意思的。
据王婶子打探到的消息说,鸽子市很早之前就有了,不过在农村和县城的交界处比较多,像他们因为在部队附近的没敢过来,所以他们这边就没有。
真是可惜了,双方都可惜。
好在今年有了,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买东西更方便了就是好事,服务站点能保障日常生活,而集市的东西会更全面。
第二天,母子俩收拾妥当走去集市的路上,这是宋千安第一次在非节日里遇见家属院的这么多人。
“千安。”
“王婶,周婶。”
周向红慈爱地看了好几眼墩墩,这娃娃长得真好看啊,看着就让人心欢喜。
“集市不比县城的百货大楼,这里什么人都有,你可把墩墩牵好了,要是有啥想买的,喊我们帮你也行。”
不是他们对谁有偏见,是人多眼杂,人多东西也多,这附近又都是村子,虽然部队也在附近,但是真要出了什么事,那真是鞭长莫及,后悔也没用了。
宋千安紧了紧牵着墩墩的手,周向红的好意她明白。
“嗯,谢谢周婶,我会注意的。”
西人齐齐往前走,路上还遇见了赵桂兰,稀罕了墩墩两句,到了地方后几人要买的东西不同就分开了。
这个时候的集市看着和后世的差不多,路的两边摆上要卖的东西,只是没有桌子,东西都摆在地上,有些东西比较少的就挎着篮子站着。
宋千安心里可惜没有卖小吃的,可能还是得到八十年代吧。
摆摊的和逛的人都不少,宋千安看见好几个家属院的人,应该还有其他村子的人也赶了过来。
“妈妈,看!兔叽。”墩墩对着竹笼子里的兔子惊喜叫道,他认出了在书上看到过的兔子。
这就是宋千安带他出来的原因,墩墩连狗都没见过两次,鸡也只认识一种,部队里倒是有养家禽,但是平日见不到,所以要带他出来看看。
“墩墩真棒,这就是兔子。”
这应该是这些村民在家里养的,因为这个摊上除了兔子,边上还有野鸡,以及鹅黄的小鸡崽,山上打猎可打不到这些。
“同志,要不要买只兔子?一只很便宜的,可以吃可以养,给点草就能活。”摆摊的大叔看到来人,开口殷勤介绍道。
一看这小娃娃就是被养得很好的,说不定能卖出去一只。
宋千安喜欢吃兔头,但是没想过养兔子,这大冬天的去哪里给兔子弄草吃,而且兔子拉粑粑还要收拾,倒是对边上的老母鸡感兴趣。
“那些老母鸡怎么卖?”
大叔也不失望,不要兔子要鸡也行:“鸡都是两块钱一只,我家里的小孩天天抓虫给它们吃,养得很肥的,你拿回去保证不亏。”
这个价确实不高,宋千安看了一眼他的摊子,好奇问他:“你家里养了这么多家禽?”
家属院没有明确说能不能养家禽,但是她记得这个时期是不能大量养家禽的吧?
都是公中的。
看着长相老实的大叔露出个憨厚的笑容:“这些是我们好几个兄弟家里养的,只是放到我这里来卖。”
宋千安点点头,没多想:“我要两只老母鸡,你能不能帮我杀一下?”
她不敢杀鸡,甚至她对上倒在盆里的鸡的眼睛时都要错开眼睛,感觉心里怪怪的,不知道什么毛病。
但是不影响她吃鸡的好胃口······
宋千安小幅度晃了晃脑袋,甩掉乱七八糟的想法,摆摊的大叔痛快地答应了她,己经抓住鸡的脖子了。
一共就6只老母鸡,这一下就卖了2只,大叔颠颠儿地背过身杀鸡去了。
杀鸡不好看,宋千安逗起了儿子:“墩墩,你想养兔子吗?要养的话你要每天割草给它吃哦。”
墩墩被宋千安的话吸引了注意力:“割草?”
宋千安循循善诱:“对呀,兔子吃草或者蔬菜,你看附近那些草都可以喂兔子,还有你平时吃的白菜萝卜也可以。”
墩墩眨巴眼,转动着小脑筋思考,看着呆萌的紧。
“养,墩墩养。”
宋千安紧抿着唇,唇角上翘,逗他:“哦?那你以后玩游览车的时间就少了哦,这样还要养兔子吗?”
墩墩纠结地皱起了小眉毛,肉圆的手指轻抠着嘴巴。
他喜欢玩游览车,可是也想养兔子。
宋千安好心给他建议:“要不你先摸摸它们?”
“好!”
墩墩蹲下身伸手凑近竹笼,雪白的兔子耸动着鼻子靠近,墩墩大胆摸了摸兔子身上的软毛,小脸上肉眼可见的开心。
兔子没闻到食物的味道,将头一偏,屁股后面黑乎乎的东西掉了出来。
“嗯~臭臭,妈妈,兔子拉臭臭。”墩墩缩回手,脸色一变,小嘴瘪着,蹲在原地努力把脸往右偏,嫌弃的表情溢于言表。
宋千安眉头轻轻上扬:看来这下他是应该不会再想着养兔子了。
上前把他拉起身:“这个是很正常的,兔子和人一样,要吃饭要拉臭臭,墩墩不也是吗?”
墩墩不愿意承认,扭着身子哼唧哼唧的。
宋千安又指着左边的鹅黄色让他瞧:“看,那个黄色的小小的就是鸡的崽崽,墩墩知道它们怎么来的吗?”
墩墩盯着一小群动来动去的小鸡崽,奶生生道:“不知道。”
“你平时吃的鸡蛋就可以孵出这些鸡崽。”
“它们是,鸡蛋变的?”
这时大叔也杀好鸡了,笑呵呵地接过墩墩的话:“对啊,小鸡仔就是从鸡蛋里面钻出来的。”
“同志,鸡都杀好了,这个鸡毛我就拔不了了,这里没热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宋千安付了钱,拎着两只老母鸡带着墩墩离开了摊子,墩墩还扭头看了好几眼小鸡仔。
母子俩逛到了手艺品的摊子上,地上摆着竹编品,木制品,摊主的边上放着板车,用来拉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