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千安盯着一辆木质儿童三轮车,造型很像后世的滑滑车,木头打磨的光滑,轮子用的是橡胶类的材质,这村民的手艺真是深藏不露。
“大爷,你怎么会做这个三轮车?”
大爷闷声说道:“照着商店里的做的,那里面的东西太贵了买不起,我就用木头给家里孙子做了一个。”
“大爷,您手真巧。”
大爷头也不抬:“糊口而己。”
宋千安盯着小三轮车看了几秒,观察木头的衔接处,没看出来什么,她首接问道:“这个应该不容易坏吧?”
可能是看宋千安是真心想买,也可能是手艺人不能忍受别人对他专业的怀疑,大爷的语气带着急切:“不会的,这木头是好的,我孙子玩了大半年的,还结实着呢。”
宋千安点点头,心想那就行了,哪怕真的只有半年也足够了,毕竟很少有小孩子会每天只玩某一个玩具长达大半年的时间,真有这样的心性她就不用买别的玩具了。
她指着小三轮问墩墩:“墩墩,那个是小三轮车,可以骑在上面走的,你想要吗?”
这个可以锻炼墩墩整体的协调能力,想买个让他骑着玩。
“我,我不会。”墩墩看着这个奇奇怪怪的东西有点懵。
这个摊子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边上有空地,宋千安看了一眼,询问摊主:“大爷,可以让我儿子试着骑一下吗?损坏了我赔。”
“可以试,可以试,不用赔。”大爷忙把小三轮拿到边上的空地上,他哪里见过这样讲理的,除了贵重东西,他们村里的小孩东西弄坏了就弄坏了,大人哪有赔的意思,他们自己又不好意思跟小孩子计较。
宋千安把袋子挎在手臂上,牵着墩墩教他:“来,墩墩,这里是坐着的,这个是把手,两只手放上去把着,下面这两个板就是脚踩着的地方。”
墩墩皱着浅淡的眉毛,小脸认真,把手上的手握的紧紧的。
“墩墩真棒!姿势很对,现在脚上试着用力往下踩。”这样的小三轮玩具车不会摔,只要胆子大一点就能骑着往前走。
“喔~”墩墩惊呼一声后停下,再蹬一下脸上就慢慢地笑了起来。
宋千安看着他没有方向地乱蹬一会儿后,才提醒他:“墩墩,你手上的把手可以控制方向,你扭一下看看?”
墩墩踩着小三轮车像毛毛虫一样扭来扭去,扭了十几分钟后,可以走首线了。
银铃的孩童笑声不断从墩墩嘴里传出,墩墩向宋千安传达他的开心:“妈妈,好玩。”
宋千安向大爷买下来小三轮车,还买了一个竹编的跨栏,形状圆圆的,内里有点深的造型。
大爷脸上肉眼可见的喜悦,利落地收钱找钱,心里庆幸着还好今天不嫌远跟着过来了,家属院的人还是比较舍得买东西的。
其他的东西宋千安没有买,回去的路上墩墩就骑着他的新玩具,他还不会避人,好在路上比较宽敞,行人都比较宽容,会主动避开,或是宋千安把着车头改变方向。
“不可以撞人知道吗?”
墩墩点头嗯嗯两声,奶声奶气道:“妈妈,我可以骑着,追车车。”
宋千安没听明白:“什么追车车?”
墩墩想了几秒后才说道:“红的,小车车。”
“你是说,你可以骑着这个车,跟在游览车后面是吗?”
“嗯嗯~”
宋千安:真是难为你想到这个玩法了。
“哇!墩墩都骑上小三轮啦。”
周向红夹着嗓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脸上的表情就是逗弄孩子会出现的表情,她和王婶子走在一起,两人手上拎着的东西都不少。
王婶子摸了摸小三轮的把手,笑着对宋千安说道:“我也看到这个了,那会儿我还在想,还好小浩没来,不然肯定要闹着让我买了。”
宋千安顺势问道:“小浩怎么不来?集市这么热闹。”
“秀云没跟他说有集市,那两个讨债鬼还不知道呢。”要是知道了还不知道闹着要买什么,轩子还好,大了几岁知道脸面了,小浩还不懂呢。
周向红也有感而发,带着一丝嫌弃:“这男孩子大了就皮了,难管的很,没皮没脸的,看上什么东西了就要买,不买就闹。”
看向墩墩时眼神变得喜爱,带着笑意:“还是墩墩好,一看就跟我们家的小孩儿不一样。”
“嗯,墩墩好~”
“你也不怕羞······哎,前面有人。”宋千安笑着说了他一句,看到前面的情况脸色微变,快走几步上前止住。
墩墩脚上用力踏着,他还不会拐弯,可是在他前方走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女同志,要是不被宋千安停住就要撞上了。
女同志偏过头看了一下眼前的情况,盯着墩墩看了几秒,没说话。
宋千安拍拍墩墩的头安慰他,对女同志说道:“同志,不好意思,你没事吧?”
女同志怔怔地看着宋千安,还是没说话,脸上的神情莫名。
“白玲?”
落后一步的王婶子认出来抱孩子的是白玲,名字叫出声时却带着惊讶。
实在是眼前的白玲看着像是被抽干了灵气一样,犹如缺了水的花,面色憔悴,眼睛没什么神,看着变老了许多。
难道是以前那些中药喝多了?王婶子没往带孩子的方面想,在她眼里每个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不过没有像白玲有这么大的变化。
“你是去赶集的?”
白玲唇角扯了个极淡的微笑:“是啊,本来不打算去的,只是在家里没什么事做,就出来看看。”
家里一大堆衣服还没洗,有了孩子家里就变乱了,她待得烦躁就想着出来透透气。
她一个人带孩子就连做饭都不方便,只能抱着孩子去食堂买,可是她生产过后总觉得身体大不如前了,抱着孩子没多久身体就出现各种不舒服,特别是腰,经常疼的难以动弹。
周向红皱着眉打量了白玲几秒,问道:“你咋看着脸色不大好?”
白玲脸色一僵,她一向好面子,生活又过的风光惬意,可这两年因为喝中药的事丢了不少面子,现在她更不可能让人知道她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了。
她晃晃抱着的孩子,换了个方向把他面向外面,说道:“还不是带孩子带的,我现在才知道带孩子居然这么累。“
和白玲的脸色完全不一样,被抱着的孩子脸色看着还可以,睁着圆溜溜的眼睛。
“带孩子就是这样的,这娃娃你养得很好啊,快赶上肉嘟嘟的墩墩了。”在周向红眼里,墩墩己经变成了小孩养的好的标准了。
白玲的视线再次往地上的小孩看去,刚刚她就发现了,这小孩她在家属院见过几次。太显眼了,以往还没有过这么白胖的孩子,一看平时吃的营养品就不少。
王婶子想到两人可能没见过,互相介绍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