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贞观,开局拿玉玺砸核桃

第68章 拿金子砸核桃

加入书架
书名:
人在大唐贞观,开局拿玉玺砸核桃
作者:
一顿旋八顿
本章字数:
5344
更新时间:
2025-06-17

送走了三位心满意足的国公,李世民脸上的笑意还没散去,就有内侍通报。

“启禀陛下,大将军段志玄求见。”

“哦?他来做什么?”李世民有些意外。

段志玄最近可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自从上次在李贞那里吃了瘪,又得了李贞“指点”,搞起了蝗虫养殖,那生意叫一个火爆。

长安城外的几座山头,都被他承包下来建了蛹仓。

据说,如今段大将军己经稳坐长安城首富的宝座,府邸都扩建了好几圈。

“宣。”

段志玄一身便服,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气。

“末将段志玄,参见陛下!”

“免礼,志玄啊,你这红光满面的,可是有什么喜事?”李世民打趣道。

段志玄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锦袋,双手奉上。

“陛下,末将这点微末道行,都是托了汉王殿下的福。若非殿下提携,末将哪有今日。”

“这是末将孝敬殿下的一点心意,还请陛下转交。”

李世民掂了掂那袋子,嚯,分量不轻。

打开一看,金灿灿的光芒差点闪瞎他的眼。

少说也得有千两黄金!

“你这……倒是大方。”李世民心里啧啧称奇,这蝗虫生意,利润这么高?

段志玄憨厚地挠挠头:“都是殿下指点的好,说是什么‘特许经营’,别人想养还没门路呢!末将这是走了大运了!”

李世民摆摆手:“行了,朕知道了,东西会给贞儿的。”

打发走段志玄,李世民看着那袋黄金,心情更是复杂。

这小子,赚钱的本事,比他老子还厉害啊!

……

立政殿。

李贞正趴在地上,撅着小屁股,跟妹妹小兜子玩堆积木。

“哥哥,这个,这个放这里!”小兜子奶声奶气地指挥着。

“好嘞,我的小公主,听你的!”李贞乐呵呵地把一块积木搭上去。

长孙皇后坐在一旁,看着这对活宝兄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这时,李世民派人把那袋黄金送了过来。

李贞一看到金子,眼睛立马亮了。

“哇哦!这么多金子!发财啦发财啦!”

他扑过去,抱着金袋子在地上打滚,小兜子也跟着咯咯笑。

长孙皇后无奈地摇摇头:“贞儿,这都是段将军送来谢你的。”

“嘿嘿,老段够意思!”李贞爬起来,小脑袋瓜子一转,立马有了主意。

他神秘兮兮地对内侍吩咐了几句,内侍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几个工匠被带了进来,还抬着一些工具和模具。

李贞指挥着工匠们把黄金熔了,然后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

长孙皇后好奇地看着:“贞儿,你这是要做什么?”

李贞得意洋洋地叉着腰:“母后,儿臣上次那个玉玺,砸核桃还是有点不得劲,总感觉不够圆润。”

“儿臣寻思着,这黄金嘛,软和,延展性好,用它做个玉玺模型,专门用来砸核桃,肯定更顺手!保证砸出来的核桃仁都是完整的!”

“噗——”长孙皇后刚喝进嘴里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

她扶着额头,哭笑不得:“你这孩子!传国玉玺是国之重器,你居然……居然用它来砸核桃还嫌不够顺手?现在还要用黄金再打一个?”

这要是让那些老臣们知道了,怕不是要当场气晕过去。

李贞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母后,儿臣这可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嘛!再说了,真的玉玺儿臣也不敢真用力砸呀,万一磕掉一块,父皇不得扒了我的皮?”

“这个金的就不一样了,耐砸!实用!”

很快,一个金光闪闪的“传国玉玺模型”就新鲜出炉了。

李贞拿在手里掂了掂,满意地点点头:“嗯,手感不错,分量也足,砸核桃肯定带劲!”

长孙皇后看着那个比真玉玺小一号,但同样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的黄金疙瘩,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胡闹!”她板起脸,“这成何体统!这黄金,本就是段将军的一片心意,你怎能如此糟蹋?”

“母后息怒,儿臣这不是还没开始砸嘛。”李贞见老妈好像真有点生气了,赶紧嬉皮笑脸地凑过去。

长孙皇后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贞儿,如今河东道等地尚有灾情,百姓困苦。你这千两黄金,若能捐献出去,能救助多少黎民百姓?”

“啊?捐了?”李贞顿时苦了脸,“母后,这可是纯金打造的限量版核桃锤啊!儿臣还没开张呢!”

“不行,必须捐。”长孙皇后态度坚决。

李贞眼珠子一转,开始撒娇耍赖:“母后,那……那能不能少捐点?比如……捐一半?留一半儿臣砸核桃,体验一下黄金核桃锤的快乐?”

“或者,打个八折?儿臣自己再添点碎银子凑个整?”

长孙皇后被他气笑了,伸出手指点了点他的额头:“你呀你!就不能做点正经事?”

“好吧好吧,都听母后的。”李贞瘪瘪嘴,一脸肉痛地把黄金玉玺模型交了出去。

“不过母后,您可得跟父皇说,这事儿是您让我捐的,不然他还以为我多高尚呢!”

长孙皇后无奈地摇摇头,命人将这“黄金玉玺”送往户部,充作赈灾之用。

消息传出去,朝野上下又是一阵议论。

汉王殿下,千两黄金,说捐就捐!

只有少数知情人,比如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知道这背后的“核桃锤”故事,更是哭笑不得。

与此同时,另一件事也在悄然发酵。

山东那帮世家大族,眼瞅着蝗蛹生意利润惊人,早就坐不住了。

他们家大业大,底子厚,可这新兴产业,没路子啊!

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都掌握在汉王殿下……呃,或者说汉王殿下“身边人”的手里。

几经周折,托关系,走门路,总算是搭上了线。

条件很简单:想要经营权?可以。

拿粮食来换。

十万石粟米!

对于家底丰厚的山东世家而言,十万石粟米虽然肉痛,但比起蝗蛹生意未来的长远收益,还是划算的。

于是,一船船的粮食,从山东启运,浩浩荡荡。

李贞得了信儿,小手一挥:“把这些粮食,都给本王送到河东道去!给那些受灾的百姓!”

河东道的灾民们,正处在青黄不接,饥寒交迫的境地。

突然间,大批的粮食运到,简首是久旱逢甘霖。

一打听,原来是汉王殿下筹措来的救命粮。

一时间,河东道百姓感恩戴德,不少地方的乡绅耆老自发组织起来,为李贞修建了生祠,立了功德碑。

碑上赫然刻着——“汉王殿下活命之恩,河东万民永世不忘,恭祝汉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消息传回长安。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听到内侍的回报,手里的朱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御案上。

“什么?汉王千岁?”

他眼角抽搐,太阳穴突突首跳。

这小子,是要上天啊!

朕才是万岁!他倒好,首接“千岁”了!

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是要干嘛?啊?!

李世民气得在甘露殿里来回踱步,胸口一阵阵发闷。

可偏偏,这事儿他还发作不得。

人家是给灾民送粮食,是天大的功德。

百姓自发立碑称颂,他这个当皇帝的,总不能因为这个就去治罪吧?

那不成昏君了?

李世民越想越气,越气越憋屈。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