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李叔良大军的及时驰援,泾州城内的兵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粮草储备也重新充盈起来。
面对这一变故,薛仁杲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不再对泾州城实施围困,而是将兵力转移至折墌城,静观其变,以待时机。
这一策略的调整,为泾州城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在接下来短短十日的时间里,城内军民齐心协力,对防御体系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修复。城墙的裂痕被仔细填补,被填埋的护城河得到清理,城门的防御设施也得到了加固,整个泾州城焕然一新,宛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日子里,李道玄时常偷偷溜到城墙上,独自望着天边变幻莫测的云彩,心中却思绪万千。
“我真的想不明白,那诈降之计究竟是如何成功的?李叔良和刘感两人,可都不是易于轻信他人之辈啊。”
他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困惑。
就在这时,刘感拎着一个精致的酒壶,缓缓走上城墙,来到李道玄身边坐下。他抬手向李道玄示意,笑道:
“殿下,我这有壶好酒,您要不要尝一下?”
李道玄轻轻摆了摆手,婉拒道:
“还是算了吧,我向来喝不惯这些。”
刘感却并未放弃,他轻轻将酒壶推向李道玄,继续劝道:
“殿下还是尝一点吧,这可是我浑家亲手酿制的,绝对非同一般。”
见李道玄仍有些犹豫,他又补充道:
“这酒不烈,殿下完全可以放心品尝,秦王和公主不会知道的。”
李道玄被李世民和李秀宁严加管教的事情,对这些李唐的起家功臣来说不是什么秘密。
刘感作为第一批跟随李家起兵的亲信,自然知晓。
李道玄被刘感的话打动,猛地夺过酒壶,仰头喝了一大口。
他擦了擦嘴角,感叹道:
“老刘,这酒确实不错,你要说话算数。要是二哥和三姐知道了,肯定会打死我!”
刘感闻言大笑,眼中满是慈爱之色。他低声自语道:
“真像啊,毅儿想必也这么大了吧。离家太久,不知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李道玄舔了舔嘴角,仍在回味那甘甜的酒味,并未听清刘感的自语。他疑惑地问道:
“你说什么?”
刘感轻轻叹了口气,眼眸中带着一丝惋惜的神色,默默站起身道:
“没什么,殿下早些休息,我先走了。”
“刘刺史,早些休息!”
李道玄喊道。
“爹,早些休息!”
刘感似乎幻听了自家儿子的声音,身体一滞。
随后,他迅速回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但映入眼帘的却只是李道玄疑惑的表情。他喃喃自语道:
“毅儿?”
随即又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笑道:
“殿下,犬子与您年纪相仿,刚刚犯了癔症,认错了。回长安后,不知能否赏脸,随在下一同回家喝酒!”
李道玄虽然不明所以,但仍被刘感的热情所感染,笑道: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刘感也笑着回应道。
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城墙之上,只留下李道玄在原地喃喃自语:
“这哪里是酒?分明就像是白水一样,刘刺史这是在哄小孩吗?”
......
两日后的一天夜里,一人匆匆进入泾州城,又匆匆跑出城。但是,守城士兵并没有阻止,甚至都没有检查!
这个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李道玄的注意。
“好像是刺史府的方向,难道说......”
李道玄想到了一种可能,迅速跑下城墙,向刺史府冲去。
与此同时,刺史府内,两个人影正坐在灯火通明的大厅里说着什么。
借着灯光,可以看清,二人正是长平王李叔良和泾州刺史刘感。
刘感和李叔良看着桌面上的书信,陷入迟疑。
“这会是真的吗?驻守高墌城的宗罗睺要向我们投降?”
刘感左思右想,总感觉哪里不太合理。按他的理解,宗罗睺作为薛仁杲大将,应该不会轻易投降。
“我也不太信,但是,也不能不信啊!”
李叔良说着,指了指信上的手印,继续推算,“这可是由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几人一起签字画押的,他们总不能投降吧。
而且,我听说薛仁杲的残暴远胜薛举,说不定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的。”
刘感也陷入了沉默,良久后方才开口:
“嗯,确实是如此,其他人不敢说,刘弘基绝对不会背叛秦王!
再加上我们阻断了他们的粮道,他们估计快到断粮了。”
“所以,你怎么说?”
李叔良试探性地开口,但心中己经有了计较。
刘感看出了他的心思,深吸一口气,起身道:
“我带五千人去看看,如果回不来,就是埋伏。”
“这么危险,怎么能你一个人去?”
李叔良作势要推脱一番。
“王爷万金之躯,怎么可以深入险地?”
刘感在心里嗤笑一声,转而严肃地拒绝道。
“我跟你一起!”
就在此时,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传到两人耳中,让他们大吃一惊。
“道玄?”
“淮阳王殿下?”
李道玄随之现出身形,走到大厅中央,语气坚定道:
“刘刺史,我和你一起去。”
“不可,道玄你......”
李叔良刚想劝说,就被李道玄抬手阻止。
只听这个十西岁的少年,话语铿锵有力,眼神中尽带决绝:
“我的马是三姐的,我的甲是二哥的,之前的冲阵你们也看到了。一旦有埋伏,我可以带人冲出去。”
“带人冲出去吗?”
刘感喃喃道,随即露出笑容,“殿下勿忧,一旦遭了埋伏,我拼死也会送您出去。您的身份尊贵,不可受到半分损伤。”
“没有什么贵贱之分,我们一起冲出去!”
李道玄纠正道,眼中的光芒转瞬即逝。
说实话,他知道此战一定会遭到埋伏,但是,他无力改变决定。
之前在秦王府,他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说服李秀宁,因为他知道李世民绝对可以脱离险境后,重整旗鼓,因此不在乎失不失败。
但这一次,他没有理论能证明这是诈降,也没有威望说服两人,所以只能尽力改变结局。
看着捂脸的李叔良和沉默的刘感,李道玄心中暗道:
“刘感,如果此次成功,你会成为我的第一位班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