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包大人!

第2章 铜壶玄机

加入书架
书名:
你好,包大人!
作者:
董玮
本章字数:
2480
更新时间:
2025-04-06

晨钟撞碎汴京薄雾时,董玮正用牙粉给手机充电——这是他穿越后第七次徒劳尝试。窗外传来包拯与书院博士的争辩,年轻书生捧着铜壶滴漏,袖口沾满墨汁。

"《周髀算经》言'冬夏二至,昼夜刻分',这漏壶每日快一刻,月余便差出半个时辰!"包拯将滴漏重重顿在石案上,"陈博士验尸当夜,恰好是误差最大的......"

"荒谬!"白发博士掀翻砚台,"黄口小儿岂知圣人之学?这铜壶乃是太宗御赐......咳咳......"

老博士突然捂住心口栽倒,董玮冲进庭院时,正看见他后颈闪过蓝光。那抹荧光在阳光下转瞬即逝,却与藏书阁焦尸颈间的痕迹如出一辙。

"快按住人中!"董玮扯下腰间蹀躞带当止血带,"这是急性心梗,需要硝酸甘油......"他说到一半突然卡住,盯着博士耳后渐渐浮现的蝉形红斑。

包拯己经解开老者衣襟,露出胸口巴掌大的灼痕。董玮摸到怀中发烫的澄泥砚,砚底第三颗血珠正在凝结,而本该在码头查案的展锋,此刻却抱着朴刀蹲在银杏树上。

"声东击西。"黑衣少年抛来半片带血的蝉翼,"昨夜官船起火时,真凶正在书院下毒。"

董玮突然想起现代刑侦课的投毒案例,抓起博士的茶盏嗅了嗅:"苦杏仁味!这是氰化物中毒......"见众人茫然,他连忙改口,"就是《洗冤录》里说的鸩毒!"

"非也。"包拯将银簪探入茶汤,"簪未变黑,且陈博士与王博士中的是两种毒。"他忽然举起铜壶滴漏,水线在辰时三刻微微发颤,"董兄可记得《梦溪笔谈》记载的'虹吸之理'?"

一滴墨珠顺着壶嘴倒流而上,在壶腹凝成蝉蛹形状。董玮猛地拍响石案:"延时机关!凶手在漏壶做了手脚,当水流到特定刻度就会触发毒针!"他抄起手机残骸当放大镜,果然在壶嘴内侧发现细如发丝的磷线。

展锋的朴刀突然架在董玮颈间:"你怎知枢密院最新研制的暴雨梨花针?"

"这哪是什么暗器!"董玮指着壶嘴凹槽,"就是个简易的注射器,利用水压......"

话未说完,书院钟楼传来巨响。三人冲到时,只见铜钟内壁布满荧光粉末,钟摆上绑着的尸体随风摇晃——正是昨夜官船上那位盐铁判官。他手中攥着半块玉珏,拼合后现出"天书封祀"西个篆字。

"真宗朝旧事。"包拯拂去玉珏青苔,"大中祥符年间所谓天降祥瑞......"

空中忽然飘落黄麻纸,纸上血书"荧惑守心"西字。董玮接住纸片的瞬间,怀中的澄泥砚突然将水渍吸成汴京地图,砚心一点朱砂正落在皇城司的位置。

"调虎离山!"展锋劈手夺过地图,"今日是契丹使臣朝贡之日,官家要在宣德楼......"

话音未落,宣德门方向传来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包拯抓起滴漏奔向马厩,却在饮马槽里捞出个青铜蟾蜍。当董玮用手机残存的紫外线照射时,蟾蜍背上显出新科进士名录——最后一个名字被人用血划去。

"崇文书院今年有西人中进士。"包拯的手指停在血痕处,"但王博士今晨毒发前,曾说本届本该是'五魁首'。"

董玮突然寒毛倒竖。他想起现代史书记载,天圣五年科举确有一名举子临考前暴毙,死因成谜。而此刻,宣德楼方向的浓烟正在空中凝成第五只血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