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香”牌蘑菇,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品质和口感,迅速在县城和X市站稳了脚跟,成了各大饭店和供销社争抢的俏货。
眼看着订单越来越多,阮萌萌雄心勃勃,在陆卫国的帮助下,进一步扩大了蘑菇基地的生产规模。
更多的菇房被开辟出来,更多的菌棒被精心培育着,一切都朝着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阮萌萌以为蘑菇种植项目将一帆风顺的时候,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却悄然降临,给了她当头一棒!
最先出问题的是新开辟的二号菇房。
原本应该长势喜人、白白胖胖的蘑菇,这一批却出现了大面积的异常!
有的菌棒上,菌丝迟迟不萌发,或者萌发出来的菌丝稀稀拉拉,颜色发黄。
有的好不容易长出了小菇蕾,却很快就停止生长,甚至出现萎缩、变色的情况。
还有的菌棒,表面竟然出现了一些不明原因的、绿灰色的霉点!
产量锐减!品质暴跌!
这个消息,如同乌云一般,迅速笼罩在整个蘑菇基地的上空。
“怎么回事?这批蘑菇怎么长成这样了?”
“是啊,跟以前那些差远了!这还能卖出去吗?”
“不会是……染上什么病了吧?”
负责管理菇房的工人们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担忧。
阮萌萌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冲进了二号菇房。
看着那些长势异常的菌棒,闻着空气中隐隐传来的一丝异样霉味,她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出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
她立刻行动起来,试图挽救局面。
首先,她严格检查了二号菇房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确保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没问题。
然后,她怀疑是培养基的配方出了问题,或者是原材料(木屑、棉籽壳)的批次有问题。
她让人重新取样,严格按照陆卫国制定的标准配方,又做了一小批培养基,重新接种。
结果……依旧不理想!新接种的菌丝还是长势不好!
难道是菌种本身出了问题?
阮萌萌又赶紧从空间里取出最原始、活性最强的菌种母本,重新进行扩繁和接种。
效果……还是不明显!
她又尝试加强消毒措施,用石灰水反复喷洒菇房地面和墙壁。
甚至还偷偷加大了空间泉水的稀释比例,希望能改善菌丝的生长环境。
然而,种种常规方法都用尽了,二号菇房的情况却丝毫没有好转!
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甚至连旁边的一号菇房,都似乎受到了一些影响,有零星几个菌棒也开始出现类似的症状!
这下,阮萌萌是真的慌了!
如果问题不能尽快解决,不仅这批蘑菇要血本无归,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基地的声誉和未来的生产!
她急忙骑车去县里,请来了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
技术员在菇房里转了半天,看了看病变的菌棒,又问了问情况,最后也是一头雾水,首摇头。
“小阮老板啊,你这个情况……有点复杂。”技术员面色凝重,“看着像是某种杂菌污染,但具体是什么菌,为什么会突然爆发,光凭肉眼也看不出来。”
“我们站里条件有限,也没法做更精密的化验分析。”
“我建议你……还是先加强消毒,把那些病得厉害的菌棒赶紧处理掉,免得传染扩大。其他的……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技术员也束手无策!
阮萌萌的心彻底凉了半截。
损失在一天天扩大,工人们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阮萌萌得罪了什么人,被人暗中使坏了。
阮萌萌心力交瘁,急得嘴角都起了好几个燎泡。
这天晚上,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着桌上香喷喷的饭菜,却一点胃口都没有。
陆卫国看出了妻子的焦虑和疲惫。
他默默地给她盛了一碗汤,放在她面前。
“别太着急。”他开口道,声音沉稳,“总会有办法的。”
“能有什么办法?”阮萌萌叹了口气,将白天遇到的困境和技术员的无奈都说了出来,“常规方法都试过了,根本没用!再这样下去,这个蘑菇基地怕是……”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眼中的忧虑和不甘,却显而易见。
陆卫国静静地听着,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
他虽然不懂具体的蘑菇种植技术,但他那搞科研的、习惯于从根源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却让他觉得事情可能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污染……杂菌……”他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眼神锐利地扫过阮萌萌带回来的一小块出现霉点的培养基样本。
“你确定温度、湿度、通风都严格按照标准控制了?”他问道。
“确定!”阮萌萌点头,“我每天都亲自检查好几遍,记录本上都记得清清楚楚!”
“培养基的配方和原材料呢?”
“也反复核对过,跟以前成功的批次完全一样!”
“消毒措施呢?”
“石灰水、紫外线灯,能用的都用了!”
陆卫国沉默了。
如果这些常规因素都没问题,那问题出在哪里?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你有没有感觉……出问题的菇房,空气或者培养基内部,和正常的有什么不一样?”
“不一样?”阮萌萌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丈夫是在提醒她动用“特殊能力”!
她闭上眼睛,集中精神,仔细地“感知”着。
片刻后,她睁开眼,有些不确定地说道:“空气好像……是有点闷?培养基内部……感觉好像……有点过于潮湿了?但湿度计显示是正常的啊……”
“过于潮湿……”陆卫国若有所思,“会不会是……培养基内部的微环境出了问题?比如透气性不好,导致局部湿度过高,从而滋生了某种特殊的、对常规消毒不敏感的霉菌?”
他又想到了什么,立刻起身,走到书柜前,翻找起来。
他在县技术推广站工作后,接触到了不少以前从未看过的农业科技期刊和资料,其中一些是关于微生物和土壤学的。
他很快就找到了一篇关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特定厌氧菌/霉菌滋生条件”的文章。
与此同时,阮萌萌也没有闲着。
她再次动用了兽语能力。
这一次,她“询问”的目标,是那些生活在蘑菇基地培养基附近,甚至会钻进培养基内部的“微观居民”——比如几只正在搬运草屑的小蚂蚁,或者几条在泥土里钻来钻去的蚯蚓。
“喂!小家伙们!你们感觉最近住的地方(培养基)怎么样?跟以前比有什么不一样吗?”
蚂蚁们用它们微弱的意念“回答”:“(里面……好闷……湿乎乎的……好多绿毛毛……不好吃……)”
蚯蚓们也表示:“(土……有点酸……还黏糊糊的……不喜欢……)”
闷!湿!绿毛毛(霉菌)!土有点酸!黏糊糊!
这些来自“内部居民”的最首接的反馈,结合陆卫国的科学推测,让问题的症结瞬间清晰了起来!
很可能是因为近期天气变化(连续阴雨导致空气湿度增大),加上二号菇房通风系统设计上的一点小缺陷(陆卫国之前设计的,但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培养基内部的湿度和酸碱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而为某种特殊的、对常规消毒剂不敏感的厌氧性霉菌创造了滋生的条件!
找到了病根,解决办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夫妻俩立刻行动起来!
陆卫国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重新设计了菇房的通风管道布局,增加了几个关键位置的排气扇,确保空气能够更有效地流通,带走多余的湿气。
阮萌萌则根据空间医书里的记载,找到了一种能够抑制这种特殊霉菌生长、同时又能调节土壤酸碱度的天然植物(某种草木灰的提取液),将其混入稀释后的空间泉水中,对出现问题的菌棒进行喷洒。
她还调整了培养基的配方,略微增加了麸皮等透气性好的材料的比例。
双管齐下!科学方法与“神秘力量”再次完美结合!
几天后,奇迹发生了!
二号菇房里那些病怏怏的菌棒,竟然真的停止了继续恶化!
绿灰色的霉斑逐渐消失了!
萎缩的菇蕾重新开始生长!
新长出来的蘑菇,不仅恢复了以往的白胖,甚至……似乎比以前更加鲜嫩、更加清香了!
那是因为空间泉水中蕴含的微量元素和草木灰提取液,不仅抑制了霉菌,还意外地优化了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看着菇房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阮萌萌和陆卫国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危机,再次被他们联手化解!
而且,这一次的合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深入,更加默契!
他们真正将科学的严谨和“金手指”的奇妙结合在了一起,爆发出了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惊人能量!
阮萌萌看着身边这个沉稳可靠、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她带来希望和力量的男人,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依赖。
而陆卫国,看着妻子因为问题解决而重新绽放出灿烂笑容的脸庞,眼中也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赏和……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名为“骄傲”的情愫。
风雨过后,彩虹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