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壮壮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像一棵茁壮的小树苗,迎风见长。
如今快三岁的他,早己不是当初那个只会哭闹的孱弱婴儿了。
他能跑能跳,能说会道,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好奇和聪慧的光芒。
语言能力更是发展得飞快,不仅能说完整的句子,还特别喜欢追着妈妈问“为什么”,有时候问的问题,连阮萌萌这个带着现代灵魂的人都得想一想才能回答。
最让阮萌萌觉得有趣又惊奇的是,壮壮似乎对家里的动物们有着特殊的“兴趣”。
他特别喜欢跟大黄狗玩。
有时候,阮萌萌会看到他叉着小腰,学着大人的模样,对着趴在地上打盹的大黄狗一本正经地“下命令”:
“大黄!不许睡!起来!陪壮壮玩!”
大黄狗通常只是懒洋洋地掀起眼皮看他一眼,然后无奈地摇摇尾巴,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声,仿佛在说:“小祖宗哎,饶了我吧,让我再睡会儿……”
壮壮还会对着院子里那群咯咯叫的老母鸡“讲道理”:
“鸡妈妈!要乖乖下蛋!下好多好多蛋!壮壮要吃鸡蛋羹!”
老母鸡们则歪着脑袋看着这个小不点,然后自顾自地“咯咯哒”回应几声,像是在说:“知道了知道了,正在努力呢!”
每当看到这些场景,阮萌萌都忍俊不禁。
虽然壮壮说的话幼稚可笑,但动物们的反应却异常“配合”。
她甚至忍不住猜测,难道壮壮也遗传了一点点她这种能与动物沟通的特殊天赋?
当然,这只是她的猜测,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但无论如何,看到儿子健康、活泼、聪慧地成长,是阮萌萌最大的欣慰。
她深知,在这个年代,知识的重要性。
她不能让儿子像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只知道疯跑傻玩,长大后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
她要给他最好的早期教育。
上次去X市,除了找到老杨这个合作伙伴,阮萌萌最大的收获,就是给壮壮买回来的精神食粮。
一套花花绿绿的《看图识字》卡片。
还有好几本带拼音的小人书,比如经典的《西游记》、《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等。
这些在当时,可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宝贝。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睡觉前,阮萌萌都会抽出时间,耐心地教壮壮认字、数数。
她指着卡片上的图画,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念:
“宝宝,看,这是‘天’,天空的‘天’。”
“这是‘地’,土地的‘地’。”
壮壮学得有模有样,虽然有时候会念错,有时候会不耐烦,但在妈妈温柔的鼓励下,也渐渐认识了不少字。
她还会给他讲小人书里的故事。
讲孙悟空如何大闹天宫,讲小嘎子如何机智勇敢地跟鬼子斗争……
壮壮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大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除了学习,阮萌萌也没忘了孩子的玩乐天性。
她心灵手巧,利用家里修房子剩下的边角木料,亲手给壮壮做了一把像模像样的木头玩具枪,还有一辆可以拖着走的小汽车。
虽然简陋,但壮壮却爱不释手,整天拿着他的“枪”和“汽车”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
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笑脸,阮萌萌的心里充满了柔软和爱意。
这天晚上,阮萌萌照例给壮壮讲完一个《西游记》里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准备哄他睡觉。
壮壮却搂着妈妈的脖子,小脑袋在她颈窝里蹭了蹭,忽然用稚嫩的声音问道:
“妈妈,故事里的妖怪都被打跑了,那爸爸身上的‘瞌睡虫’什么时候才能被打跑呀?”
“爸爸什么时候才能醒来陪壮壮玩呢?”
孩子天真的问话,让阮萌萌的心猛地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紧紧地抱着儿子柔软的小身体,声音温柔而坚定:
“爸爸身上的‘瞌睡虫’很厉害,但妈妈和壮壮会一首陪着他,保护他。”
“爸爸是个大英雄,他很勇敢,他一定会打败‘瞌睡虫’醒过来的。”
“壮壮要乖乖的,好好吃饭,好好学习,长得高高的,变得棒棒的,等爸爸醒来了,看到一个最棒的壮壮,他一定会特别特别高兴!”
“嗯!”壮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搂得妈妈更紧了,“壮壮会乖乖的!等爸爸!”
阮萌萌亲了亲儿子光洁的额头,将他轻轻放在床上,盖好被子。
看着儿子带着对未来的期盼,满足地进入梦乡,阮萌萌的心中充满了力量。
她走到另一张床边,看着床上那个虽然依旧沉睡,但气色红润、呼吸平稳的男人。
是啊,他一定会醒的。
她有健康聪慧的儿子,有蒸蒸日上的事业,有越来越好的生活,还有……这个即将归来的爱人。
守护好这个家,等待他醒来,就是她现在以及未来,最坚定、最不可动摇的信念!
她俯下身,轻轻握住陆卫国的手,仿佛能感受到他指尖传来的、那微弱却真实存在的生命脉动。
“卫国,我和壮壮都在等你。”
“快点醒来吧。”
夜色温柔,灯光摇曳,映照着女人眼中闪烁的、名为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