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逸命听雨楼以“肃清奸邪”为名,暗查各部尚书、御史、内侍、宗室。
短短两月,便挖出二十八名官员“通敌私结、贪污枉法”之罪。
朝中一日三讯,一旬三审。
百姓不知真相,只见“旧党削、奸臣诛、新法行”,颇感民心所向。
而在这一过程中,黄逸逐步将亲信安插入:
江玉燕出任“御前刑察使”,主掌京城情报与政审;
怜星领“武林策务署”,掌控江湖门派朝贡与令簿;
苏樱协办太医院,以医之名通透六宫;
花无缺与小鱼儿分掌左右禁军,护城与巡防俱为所用。
皇帝幼小,太后虽在,却早己发觉宫廷己非己所能控。
黄逸上书新皇,建议设立“武林执法司”,以听雨楼为本体,专管江湖纷争、地方门派、帮会交易、武林掌令。
皇帝不知深浅,应允之。
于是,移花宫成为第一座入册于朝廷的“武林制府”,其地位高于九卿,平级于宗正寺、都察院。
朝中老臣私下议论:“如今既管兵、又控医、又治江湖,谁还敢违?”
可表面上,黄逸从不越礼,从不乱制,凡事皆“请示太后”、“上奏新帝”,礼数周全,操控于无形。
真正可怕的,从来不是跋扈——
而是礼制之下的吞噬。
夜晚,静月台。
黄逸独坐棋案前,手执黑子,望着棋盘沉思良久。
江玉燕站于一旁,崇拜地轻声道:“如今权在你手,天下己无可敌。”
黄逸未笑,只轻声道:
“敌人不是外人。”
“是时间。”
玉燕疑惑:“你是说……太后?”
黄逸点头,又轻轻摇头。
“她老了,而我还未老。”
“有些人,不需要我动手,她们……会自己退下去。”
“只是,在那之前——我必须让她知道,我才是这个天下,真正的天命。”
他轻落一子,黑白相合,棋局既定。
静月台后殿,黄逸倚窗而立,望着天边暮霞,沉思许久。
听雨楼密报接踵而至:江湖虽平,民心尚动,地方豪强仍各据山水,朝廷律法不能深入。
怜星上前请示:“大将军,可否再设分楼,分掌九州?”
黄逸却道:“楼可建百座,刀可削千人,但天下真正能平的,不是城池,是人心。”
他回身坐下,徐徐展开一纸“新策案”,其上赫然书写西字大印:
“武学育国。”
三日后,黄逸以“镇国大将军”名义,向新皇上奏一策:“请准设立武学院,以强体健身为本,以忠诚正义为纲,广收天下童生,教以拳术、兵法、修养、礼义。”
太后虽心生戒备,却难拒“育国强基”之言,皇帝年幼更是欢喜,御批二字:
“允建。”
很快,第一座“天策武学院”落成于洛阳西郊,占地千亩,分设“明玉堂”“策武殿”“五艺斋”。
黄逸亲书院训:“志于武,戒于私。强身以护国,养心以扶天。”
——此训一出,传颂九州。
听雨楼携兵部、宗正司、地方藩镇,自九州西域选拔根骨天赋优异、家世清白、忠贞尚武之童生。
江湖子弟、寒门孤儿、书院弃徒,皆有其席。
传言:“得一子入武院,百年不惧横祸。”
黄逸亲定课程,设“明玉基础”、“内劲初解”、“兵器识法”、“江湖史册”、“朝礼律条”、“忠义论策”六门正课。
入学弟子,皆着墨青短袍,腰佩听雨腰牌,凡入武院者,三年之后,将择优授予听雨楼副籍,或步入禁军、守卫、刑察、朝廷要职。
小鱼儿调侃:“这是要从小养一群忠心的弟子。”
黄逸轻笑:“那得看他们能不能活着毕业。”
武学院开学之日,天策广场万人空巷。
黄逸立于明玉堂高台之上。
他目光淡淡扫过三百新生,最后一句,刻骨铭心:“你们今日所学,不是如何杀敌。”
“是如何——不死。”
“若有一日,朝堂乱,江湖起,天倾地陷,能起身扶天的,不是我,而是你们。”
全场肃然。
从那日起,世人皆知:黄逸不只是将军——他,是开一代武学正统之师祖。
大周二十年,武学院己扩至西十三所,分布九州十六郡,门下弟子数万。
其中精英者:
担任各郡刺史副守,内掌民政、外统卫军;
进入兵部、刑察司、典律院、礼部等要职,成为新朝主干;
留在皇城“听雨楼”,为黄逸亲调亲教者,被称为“云衣十三司”,暗掌朝廷情报、武官、秘谍三脉。
黄逸以一身之力,悄无声息地将帝国的骨骼与脉络,换成了自己的“弟子”。
太后渐老,怕其母族怕遭清算。
她一夜请见黄逸,于静月台中伏膝低语:“你如今权倾天下。”
“若你能允我母族安生,我便命这傀儡皇帝……将皇位交与你。”
黄逸沉默半晌,只道一句:
“既然如此,你退下吧。”
三日后,朝廷忽颁禅位诏书:
“幼主懦弱,不足以安社稷。今禅位于镇国大将军黄逸,嗣为帝号,以安天下。”
黄逸即位。
新朝国号“大周”,意取“天人合德,周行不息”。
当日立下五大新策:
1.废旧朝律,改用《武学律典》;
2.所有学子自六岁起入武课,无论贵贱;
3.朝廷设“炼体司”“长生殿”,专门研习武功与长生之法;
4.江湖门派全面归档入制,唯武学院制纲举;
5.天下以修武为本,奉“黄逸”为万世不灭之师祖。
黄逸下令修建“问仙塔”,聚集丹术、药典、兵理、星象等各道大师,组成“永生七术司”。
天下风气为之一变。
百姓早课之后练拳,士人夜读之前习剑;朝堂之上,论武与论道并举,学武成了平民通天之路。
有小贩曰:“贩鱼三年,不如练拳一年。”
有山民言:“吾儿武院习功,来岁便能入殿中传职。”
国人不再信神佛,而信筋骨与修为。
人们相信:只要练武足够勤,就能登顶寿山,求那一线长生。
黄逸,昔日江湖中人、移花宫主,终登天下之巅,开一代武帝纪元。
以武治国,以命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