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洪武大帝退位

第57章 反击文官集团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开局请洪武大帝退位
作者:
佛系无忧
本章字数:
4072
更新时间:
2024-07-10

朱权实在是受不了了,连忙叫人把小八嘎使臣叉出去。

“是。”

外面进来几个武士,直接拿着兵刃将小八嘎使臣给叉出去了,小八嘎副使被叉出去,那皮燕子依旧在喷屎。

俨然一副喷射战士的模样。

太监赶紧找来工具,把奉天殿上的脏东西搞干净,并且点上了熏香。

好好的一个朝会,愣是被弄成了这样。

奉天殿这边弄干净之后,众人也终于缓过劲来了。

虽然闻到的都是熏香味,但比屎味好太多了。

“诸位使臣,你们的朝贡之意朕已经收到了,你们先下去吧。”朱权挥了挥手,实在是不想再看到这些使臣了。

不然的话,朱权总是会想到那些小八嘎使臣。

“下臣告退。”诸国使臣这时候也巴不得赶紧离开,待在这里就总能想到小八嘎国的喷射战士。

众使臣纷纷退下。

满朝文武也陆陆续续缓过劲来。

“陛下,臣内阁次辅沈溍有本启奏。”

这时候,一个阁臣站出来道。

朱权点点头,“奏。”

朱权说着,端起一旁的茶杯,就喝了口茶,缓一缓。

“陛下继天立极,生母杨妃娘娘是否该追尊为太后?”沈溍直接说道。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瞬间气氛一变。

这话可不兴说。

昔日宁王起兵,其生母杨妃被朱元璋一怒之下牵连,赐死!

现在说这话,那可是有挑拨关系的嫌疑啊。

王纯卅见到气氛有些冷场了,赶忙站出来打圆场,“陛下,孝慈皇后理当追尊为太后,不然不符合太上皇之身份了。”

马皇后现在还是皇后尊号,朱元璋却成了太上皇,不把马皇后尊为太后,有点不太合适了。

沈溍问道,“首辅大人,孝慈皇后乃陛下之嫡母,杨妃娘娘乃陛下的生母,如今陛下称帝建制,难道不该追尊?日后两宫太后和太上皇同葬才是。”

翟善眯了眯眼,猜到了沈溍的想法,这是要给朱权找点麻烦啊。

这是要反击啊。

一旦朱权追封,那么朱元璋可不一定乐意啊。

众所周知,在朱元璋的心中,只有马皇后才是他唯一的真爱,其余的都是意外。

若是让朱权的生母迁出妃陵而陪葬帝陵,朱元璋会答应吗?

可若是不追封,那朱权必为天下所不齿,一个没有孝心的皇帝,怎么能为万民表率呢?

追封的事儿,若是朱元璋死了,那就什么事儿没有,反正死都死了,朱元璋还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反对不成?

可关键是,现在朱元璋活着啊。

朱权敢下诏追封吗?

“臣附议,请陛下追封生母杨妃为太后,迁出妃陵,与孝慈皇后一同陪葬帝陵!”翟善立马站出来和沈溍穿一条裤子了。

朱权商税改革,又废儒学,他们文官集团这次必须要拿出坚决有力的还击了,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臣等附议!请陛下追尊生母杨妃为太后。”一部分文官哗啦啦的跪下请命。

站着的人只在少数。

本来两宫太后并立也没什么,可关键是杨妃是朱元璋下旨赐死的,原因就是朱权起兵奉天靖难。

朱权若不追封,孝道上过不去。

百善孝为先。

若是追封,朱元璋那边怎么说?

朱权放下茶杯,脸色也阴沉了下来,这事儿确实是个麻烦事儿。

“陛下,杨妃娘娘确实该追封,两宫太后也该同葬帝陵,否则不合规矩,臣建议于帝陵之西侧再修一座陵墓。”

武将集团那边,冯胜站出来给了个办法,直接折中处理。

“臣附议。”武将集团这边异口同声的高呼。

朱权微微点头,“既然如此,着追尊孝慈皇后为母后皇太后,追尊朕生母杨妃为圣母皇太后,谥号由礼部拟定。

着户部拨款,在帝陵之西侧,再修建一座墓室,择期将圣母皇太后的棺椁从妃陵迁入其中,不得有误。”

帝陵内朱元璋和马皇后依旧合葬,但是在帝陵的西侧再建造一座墓室,这样虽没有真的合葬,但又确实陪葬帝陵了。

这样既没改朱元璋的本意,又全了朱权的孝道,何乐而不为?

“臣遵旨。”缓过劲来的礼部尚书应下。

沈溍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就这么被轻松化解了,那可不行啊。

然而,不等沈溍再继续发难,朱权率先出手了。

“朕决定实行火耗归公政策,那什么是火耗归公呢,你们也知道,朕已经下旨,自永乐元年开始,税收统一以现银上缴。

那么既然是金银,那就肯定会有损耗,这损耗肯定会入了地方官员的口袋里,而又要百姓来补这个损耗。

而所谓火耗归公,简单来说就是将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以耗损为由多征的钱银改为法定征税。

并由朝廷统一制定耗损比例来征收赋税的制度,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

所以,火耗归公的实施,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这集中了征税权利,减轻了百姓的额外负担。

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这损耗虽然不多,但是全国加起来,一年几十万两的损耗肯定是有的。

与其落入某些人的手里,不如充入国库,这也是绝了某些人想以此贪财敛财的想法,众爱卿以为如何?”

朱权淡淡的开口,开口就是要准备实施火耗归公。

这番话,武将集团那边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意见,钱袋子在文官集团那边,这事儿一旦推行,那也是他们文官集团损失的利益更大。

而这笔钱归了国库,朱权则会拨给兵部,毕竟朱权都说了,钱不留着用来加强国防力量,难不成用来当赔款吗?

所以,这笔钱兜兜转转还是会落入武将集团这边。

想到这里,武将集团眼神交流一番,便立即统一了意见。

“陛下圣明,臣等盛赞陛下灼见!”

武将集团这边异口同声的开口道。

而文官集团那边则是直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虽然这不多,各地每年也就只能分个几万两,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这笔钱聚在一起,那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