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山科长给他安排的“师傅”是刘长河,人称“老刘”。
老刘五十岁出头,身材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一丝和气的笑容,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老江湖的气息。
穿着一件陈旧但干净的中山装,袖口磨得有些发白,脚上一双黑色布鞋,走起路来带着点悠闲劲儿,像是对什么事都不着急。
可别看他外表随和,在供销社可是个十足的老油条,里里外外都摸得门清,在采购科干了二十多年,没人比他更懂这里的“门道”。
“建民,今天第一天上工,先跟着我熟悉熟悉流程。”老刘笑着递给陈建民一张清单,“这些就是我们这次要收购的东西。”
陈建民接过一看,上面列着各种农副产品:
鸡、鸭、鹅
鸡蛋、鸭蛋
蔬菜、杂粮
豆腐、粉条
然而,在清单的最下面,还有“猪、牛、羊”三个选项,这让陈建民微微一愣。
“师傅,咱们这还收牛羊?”他疑惑地问道。
老刘哈哈一笑,眼里闪过一抹狡黠:“小陈啊,你还年轻,不懂门道。”
他压低声音解释道:“猪牛羊这些东西,老乡们一般都首接交给生产队,咱们是很难收到的。”
“不过啊,要是真有老乡愿意私下卖,那可就是大功一件,上面还会奖励。”
陈建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明白了:这类大牲畜,在这个年代基本是集体财产,个人养的不多,私下流通更是罕见。
而能收到这些东西,说明采购员在乡下有很深的关系网,甚至可能是“特殊渠道”,所以才会有额外奖励。
这个年代,供销社的采购不仅仅是个普通工作,更是考验人脉、能力和手腕的行业。
老刘带着陈建民在供销社的院子里转悠,一边走,一边讲解采购的门道。
“收购啊,讲的是个‘眼尖、嘴甜、手快’。”
“眼尖,就是你得看得准,啥东西好,啥东西次,一眼就得分出来,别让老乡拿次品糊弄了。”
“嘴甜,就是你得会说话,收购的时候,跟老乡处好关系,该客气的客气,该给点甜头就给点甜头。”
“至于手快嘛,那就不用多说了,好东西可不等人,慢一步就让别人抢走了。”
陈建民听得认真,心里暗暗点头,这些经验虽然听着简单,但真正能做好采购的,绝不是只靠嘴皮子和运气。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老刘眯着眼睛,语气意味深长:“采购员的本事,不只是看能不能完成指标,而是看能不能‘多出来’点东西。”
陈建民挑了挑眉:“多出来?”
老刘压低声音,笑着说道:“比如说,上面要你收购一百斤鸡蛋,你要是能低价收上一百二十斤,那多出来的二十斤算谁的?”
陈建民心里微微一震,他己经明白了——
只要收购价压得低,多出的部分就能进采购员的腰包,至于上面,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太过分,不影响供销社的正经运作,这种“额外收入”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
“当然,这事儿得有分寸。”老刘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意味深长,“别伸手太长,知道吧?”
陈建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我明白。”
他不是贪心的人,但既然进了采购科,就必须了解这里的生存法则。
就这样,第一天的工作基本就是在认人、学规矩中度过,陈建民也算对采购科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
傍晚,陈建民回到了西合院,刚进院,就听见院里热闹的声音。
“哎呦,傻柱,你这次出差可爽了吧?跟着领导吃香的喝辣的。”
“去去去,哪有你说的那么轻松?跑前跑后累死了。”
“许大茂,你这次去乡下放电影,肯定有不少老乡请你吃饭吧?”
“哈哈,那可不?乡下人实诚,管饭管烟,还送了我一篮子鸡蛋回来。”
陈建民听着熟悉的声音,嘴角微微一挑,迈步走进院子。
院子里,许大茂和何雨柱正站在中院,周围围着几个街坊,正聊着各自的见闻。
许大茂穿着一件棉袄,手里拎着个烟袋,得意洋洋地说道:“乡下人就这样,一看到电影队来了,恨不得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
何雨柱则是一边嚼着花生米,一边笑着说道:“我这次出差,跟杨厂长做了几顿好的,哎呦,那叫一个香啊!”
这时,有人看见了陈建民,立刻笑着说道:“建民回来了!”
许大茂和何雨柱一愣,齐刷刷地转头看向陈建民。
“哟,建民,听说你进了供销社,还是采购员?”许大茂眯着眼睛,语气里带着点说不出的味道。
何雨柱也挑了挑眉,笑道:“采购员可是个好差事啊,建民,你这下可是发达了。”
陈建民看着他们,淡淡一笑:“刚去报到,还得慢慢学。”
许大茂哼了一声:“嗨,别谦虚了,采购员那可是供销社的肥差,乡下的好东西,你随便弄点回来,那可比咱们强多了。”
何雨柱也点点头,语气有些酸:“就是,咱们这些人,哪比得上你?”
陈建民听得出来,他俩是打心眼里羡慕甚至有点嫉妒,毕竟供销社的采购员意味着能接触到大量物资,这在物资紧缺的年代,绝对是个“香饽饽”。
“行了,别酸了。”
说完,他懒得再和他们多说,首接迈步回了屋。
……
晚饭后,陈建民又给母亲熬了一锅萝卜姜汤,搭配着热敷和按摩,继续调理她的身体。
李淑兰喝下热腾腾的汤,感受到胸口的温暖,忍不住感慨:“建民啊,你这法子真管用,这两天我感觉嗓子好多了,夜里咳嗽也轻了。”
陈守仁在一旁点头:“确实,昨晚你妈咳得少多了,能睡个囫囵觉了。”
陈建民微微一笑:“妈,您这病是老毛病了,得慢慢调养,接下来我每天都给您弄点合适的汤水喝,争取让您彻底好起来。”
李淑兰看着儿子,眼里满是欣慰:“好孩子,妈就知道,你是最有出息的。”
安顿好母亲后,陈建民回到自己屋里,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计划。
从明天开始,他就要正式去乡下收购了。
除了完成正常的任务,他还得想办法搞点种子。
种子,是未来的根基!
他有小世界,如果能弄到各种蔬菜、粮食的种子,种在小世界里,那以后吃穿就再也不愁了。
除此之外,最好还能弄一些小鸡、小鸭、小猪仔,这样以后小世界里也能养家禽,长期下来,肉食就不是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