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濒临灭绝
实际上,今天早上陈诗云已经打电话要求京西区公安局立案调查陈梓华被蓄意谋杀一事。如果童伟华知道,自己打了陈梓华两巴掌就被指控为蓄意谋杀,那他的冤屈比窦娥还要深。
虽然京西区公安局受理了案件,但是不久后局长来电说明现有证据不足,需要陈梓华提供更多线索。
陈诗云意识到有人在暗中作梗,决定全力应对。这件事也被王佩云知晓,她认为是林家大院从中作梗。
在她的观念里,童伟华不过是个来自农村的小子,怎么可能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阻止公安局立案呢?
说实话,公安局确实有理由拒绝立案,毕竟受害者本人并未亲自到场报案,而只是通过他父亲的一个电话来传达。按照正常程序,这样的情况确实难以处理。
得知消息后,王佩云迅速联系了京城的亲友,想要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她了解到,昨晚林振涛直接给市里的一位领导打了电话。
紧接着,那部象征权威的红色电话响起,市里的那位领导接完电话后随即联系了市政法委书记,结果导致京西区早晨提出的立案请求被彻底否决。
那台红色电话通常很少响起,但这一次的来电者身份成了陈诗云心中的一个谜团。能够拨打那个号码的人寥寥无几,却无法确定具体是谁。
古语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只知己不知彼,因此陈诗云决定暂时搁置儿子被打一事,不敢贸然行动。
三天过去了,除了童怀青让童伟华使用生死十三针为林振涛调理了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和足三阳等十二经脉外,没有其他进展。
治疗结束后,林振涛虽然走路时仍会出汗,但他已恢复了一些力气,在自家别墅里开始做些简单的农活如沤肥。
完成最后一次足少阴肾经的疏通后,童伟华接到了陶赫章的邀请,去品尝珍稀的山泉鱼。
这种鱼生活在京城西山石灰岩溶洞内的冷泉水中,即使在严寒天气下也不会结冰,并且这里生存着一种高密度的高山冷水鱼,由于生长缓慢,数量稀少,已经濒临灭绝。
今天陶赫章特意邀请他来品尝这么珍贵的鱼,显然是有意拉近关系。
尽管出身草根,童伟华并不排斥与富家子弟或官宦之后交朋友。于是,他驾驶着林采薇的豪华跑车首次前往西山的一处私人庭院,陶赫章设宴的地方。
乍一看,这个小院与周边村民的住宅并无二致,但一踏入其中,便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舒适氛围。
原来,这里采用了古代暖炕的设计,即使外界秋意渐浓,室内依然温暖如春,绿植茂盛。
山泉水从山上引入屋内,受暖炕的影响,水温适宜,人们坐在水榭边享受着这份惬意,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打造的世外桃源之中。
陶赫章热情邀请童伟华坐到了主宾席位,在品尝了几口凉菜拼盘后,便开始向童伟华逐一介绍在座的各位宾客。
令童伟华感到意外的是,其中一位竟是老相识吴道源。
两人握手寒暄时,在场其他人才意识到,这位就是曾经让陈梓华狼狈不堪的童伟华,显然与吴家关系匪浅。
此次见面,加上之前陈家人未再找麻烦,众人更加确信童伟华背后必有其独特之处。
这个水榭之上共聚十人,皆为男性,这让童伟华敏锐地察觉到陶赫章的深谋远虑,今日聚会似乎意在商讨仅限于男人间的事务。
“诸位,今天就不多说了,这位是童伟华,值得大家结交的朋友。”
随后,陶赫章一一介绍了在座的贵宾,“这是商务部左部长之子左国义、公安部罗部长的侄子罗明、平开银行行长的大公子詹世豪以及工商联合会殷会长的外甥季伟博……”
每介绍一位,童伟华都礼貌地与其握手,并简单分享了自己的背景,原来他是某镇的党委书记。
聪明人很快意识到,童伟华能够安然无恙地应对陈梓华一事,暗示着他背后或许有着不可小觑的支持力量。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好感或敌意,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他人利用的对象,而这正是他们价值的体现。
聚会中,话题轻松愉快,笑声不断。
当一盆山泉鱼被端上桌,童伟华尝了一口,发现这鱼不仅骨色银白,肉质还带着淡淡的椰枣油香,入口即化。
仅仅几口之后,童伟华就感觉到一股暖流自丹田缓缓升起,体内修炼多年的鬼谷养生术内气变得异常活跃。
显然,这种鱼非同寻常,对修行大有益处。
于是他决定前往石灰岩溶洞探险,希望能捕捉更多这样的鱼,给爷爷也品尝一番。
一顿美味的山泉鱼让大家意犹未尽,童伟华提议前往溶洞探索鱼的秘密。
对此,吴道源表示强烈支持,他认为食用这种鱼让他感到格外舒畅,直觉告诉他这种鱼对他来说肯定有特别的好处。
在宴席上,童伟华大快朵颐,随后他踏上了前往寒冷西山的旅程。
突然间,他体内的气息冲破了足三阳经和三阴经,瞬间弥补了他腿部力量的不足。
看来,陶赫章今日请他品尝的鱼,真是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礼。
作为燕山余脉的西山,每当秋季来临,来自关外的寒风便会席卷这片土地,使得周边的村民生活困苦。
然而,这凛冽的寒风也带来了意外的好处:冬天时,由于寒冷人们无事可做,只能待在家里,这也间接导致了西山地区人口出生率的显著上升。
尤其是在前清时期,这里更是征兵的理想之地。
此时,太阳渐渐西沉,童伟华与同伴们一同前行。
幸运的是,陶赫章准备充分,他们计划探索一个山洞。
途中,童伟华给林采薇和童怀青发去了短信,告诉他们自己将在这两年里到西山寻找美味。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吴道源,童伟华紧随其后。
两人一边走一边交谈,偶尔分享彼此对武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