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复杂的关系
过了一会儿,王丽茹还是忍不住提出,“书记,陈利红的工作我们也该适当调整一下。”
童伟华点头同意,并决定让她负责信访、安监、妇联、科工所以及教育办的工作。
“这样的分工我完全赞同。”他说道。
就这样,在一番讨论之后,两人几乎重新定义了镇政府内多数员工的命运。
周一例会结束后,南明镇党委会议召开,童伟华和王丽茹默契配合,不仅确定了上述人员的职位变动。
还进一步更换了党政办、组织员办、财政所、计生办以及纪检办的主要负责人,分别为马海洲、李志强、胡启明、刘汉和冯清明。
看到童伟华对镇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王丽茹心里清楚,这意味着南明镇要加速前进了,而那些无法跟上步伐的人将不得不离开。
人事调整完毕后,童伟华又将目光投向了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庭,这是南明镇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这三个单位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入秋以来,我发现咱们镇上的法治状况令人担忧。
如果接下来你们看不到改进,比如增加巡逻车辆等措施,我会向县局反映情况。我相信,到时候你们会深刻体会到保持现状的重要性。”
三位负责人得知童伟华对他们发出警告后,当晚派出所的巡逻车便开始了特别任务。
周六时,苏轻颜急匆匆来到童伟华办公室,告知他刘凤梅打算找上门来。
她对调至教育办感到不满,并希望继续在团委工作。童伟华心里清楚,这两年南明镇团建工作的滞后与刘凤梅的工作态度不无关系。
随后得知,刘凤梅并未直接找童伟华,而是通过关系调动了工作,最终去了县人大,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自在。
然而,当忙碌之时,她不得不独自承担繁重的任务,因为她是县人大唯一的后勤人员。
十一月底,童伟华宣布将十二月设为“法律宣传月”。自此,驻村干部每天都会用大喇叭向村民们普及刑法、诉讼法等法律知识,村民们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乡村调解纠纷,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共处。这一切让童伟华深刻认识到,背后的努力是为了维护秩序,确保社会稳定运行。
随着南明镇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童伟华接到林采薇电话,得知她的母亲张云霞决定留在三明县直到春节。
这消息让他心中一阵凉意,担心林采薇被母亲管束太严,自己未来几个月的机会将大大减少。尽管身边不乏机会,童伟华却不愿因此陷入复杂的关系之中。
正当他在沉思中时,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请进!”
“童领导,您好,我有件事要向您汇报!”
“欢迎,陈镇长,请坐。想喝点什么?”
童伟华递上一杯热茶后,询问陈利红此行的目的。这才得知,最近一个多月来,南明镇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乡村道路硬化工程,但因施工队人手不够,进度受阻。
恰逢此时,在西疆和高原省打工的本地青年纷纷返乡,看到家乡建设如火如荼,再加上每天能赚三十元的报酬,便踊跃加入到筑路队伍中。
为了在腊月初八前完成所有村道的硬化工作,童伟华急需补充劳动力。这些返乡青年的到来,正解决了燃眉之急,让工程有望按期完成。
新任负责全镇安全监督工作的陈利红,其职责对于施工者来说,犹如悬顶之剑。
每当陈利红前来检查,包工头们都会热情招待,而他也相当通情达理,不会故意刁难。然而,有一件事令包工头们十分不满。
当工人正在忙碌时,他会突然叫停,让大家集合,然后站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手持扩音器发表讲话。
秋风渐凉,长时间站立听讲不仅让人感到寒冷,还耽误了工时。尽管如此,为给镇上的陈副镇长面子,谁也不敢离开。
每次讲话长达两小时,并要求镇文化站人员拍照记录,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最终,包工头们将此事投诉到了镇政府。
在安抚好这些包工头之后,作为镇领导的童伟华立即指示新任党政办主任马海洲联系陈利红,有重要事情要与他面谈。
自从镇政府进行了人事调整,马海洲见识到了童领导虽年轻但极具威严的一面。
自分工调整后,陈利红深知要想在南明镇有所作为,就必须与童伟华保持一致,毕竟在一个地方,只能有一个核心领导者。
陈利红乘坐那辆旧吉普车抵达镇政府,迅速上了三楼,敲响了童伟华办公室的门。
“童领导,您找我?”陈利红恭敬地问道。
“老陈,请坐,想喝点什么呢?”童伟华说道。
“童领导,我自己来泡茶吧。”陈利红主动走向前去,熟练地为自己倒了一杯水。
“老陈啊,叫你回来是想跟你谈谈村道整修的事。最近有人向我反映,说你经常跑到筑路队那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这样很影响工程进度。
当然,我知道安全监督很重要,但也要讲究方法。
此外,镇里的科工所和教育办这几年的成绩不太理想,既然现在由你分管这两块工作。
我希望到今年年底时能看到明显的改进,不要总是把精力放在路上的安全讲解上。”童伟华说道。
说完这番话后,童伟华便沉默了。他心里清楚,让老陈不再去施工现场捣乱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找点别的事情做,比如科工所和教育办的工作。
陈利红沉思片刻后回应道:“童领导,我明白了,回去之后我会着重抓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那就好,老陈,这件事就拜托你多费心了。”
尽管内心有些不情愿,陈利红还是决定服从大局安排,支持镇政府的整体规划。
这一周周五下班后,童伟华回到县城的小屋,看着四周,突然有了在县城买一套房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