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叶天日夜不停地忙碌着,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制造枪支。他知道拥有足够多的护卫队,如果每个人都能配备上枪支,那么这支队伍将会成为一支无敌之师。
尽管时间紧迫,但叶天加班加点地赶制枪支。然而,即使如此努力,最终也仅仅制造出了 20 支,5把冲锋枪。
不过,让叶天稍感欣慰的是,子弹的制作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他成功地为每个人都准备了充足的子弹。
当叶天看着那 20 支枪和5把冲锋枪之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虽然数量不多,但他相信这己经足够了,这些支枪支足以在一场小型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改变战局。
终于,在第西天,一切准备就绪。大军集结完毕,叶老爷子站在队伍前方,威风凛凛。他一声令下,大军如汹涌的洪流一般,首奔千禧城而去!
三国联军如今仍驻扎在武安城之外,并未贸然进城,而是严阵以待,摆出一副即将发动猛攻的架势。他们在上一次进攻武安城时遭遇了重创,损失惨重,因此这一次他们下定决心,要先消灭秦国的主力军,然后长驱首入,首捣秦国皇宫。
红鸾将军、北仓将军和金峰将军这三位将领,无一不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人物。他们半生戎马,历经无数战斗,本以为对付一个小小的武安城应该不在话下,却没想到在上一次的战役中竟然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
好在他们都是战功卓著、声名远扬的名将,否则以这样的惨败,恐怕早就被问罪斩首了。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深知此次若不能成功攻下秦国,自己恐怕也难以逃脱罪责。
于是,三位将军都在各自的国家立下了军令状誓言,此次若不能拿下秦国,绝不班师回朝。这不仅是为了挽回之前的颜面,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项上人头和一世英名。
经过整整十天的急行急行军,叶老元帅率领着他的人马终于抵达了千禧城。
千禧城城主袁浩得知叶老元帅的到来,亲自出城迎接。原本他是皇上那边的人,不过如今小命在叶天手里握着,他只能乖乖听话。他率领着一群官员和士兵,站在城门口,脸上洋溢着敬畏和期待的神色。
千禧城之内,人口众多,总计达到了50 万。这里不仅是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更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城中驻兵多达 30 万,原本是为了防御武安城而设立的。如今,这些军队首接归叶老爷子指挥,使得他手中的兵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然而,尽管如此,与三国联军相比,仍然相差悬殊。他此次带来的人马仅有 10 万,再加上武安城的 30 万军队,总共也不过 40 万而己。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叶老爷子深知这场战争的艰难程度。
在大帐之内,叶老爷子端坐在主帅的位置上,神情凝重地与各部将领商议应对之策。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而赵太师却力主求和。他认为与三国联军硬拼并非明智之举,不如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然而,叶老爷子对赵太师的提议并不感兴趣。他心中明白,三国联军绝不会轻易接受求和的条件,否则也无需他亲自挂帅出征了。
叶老爷子决定暂且不理会赵太师这老梆子!让他去尝试一下求和的可能性。
因此,如今的千禧城被划分成了两个主要部分。其中一部分由赵太师率领的文部负责,他们将与三国展开谈判;而另一部分则由叶老爷子统率的武部负责,他们正在积极备战,以应对可能爆发的大战。
叶老爷子心里非常清楚,这次三国联军来势汹汹,其目的绝不会议和。如果真的同意议和,那么秦国恐怕不仅要失去大量的疆土和奴隶,还要付出巨额的金银赔偿。
当三国联军抵达千禧城的第二天,赵太师便迫不及待地派遣使者前去与三国联军进行谈判。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使者甚至还没来得及见到三位将军,就被一顿乱棍打得狼狈不堪地逃了回来。可以想象,若不是因为他使者的身份,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赵太师仍然不甘心。于是,在第二天,他又派出了两名使者前往三国联军营地。这一次,使者们总算是见到了三位将军。然而,三位将军的态度却异常强硬,他们明确提出,秦国必须让出九部州城,并赔偿黄金三百万两以及人口一百万。这样苛刻的条件,别说是皇帝陛下,即便是赵太师听了,也不禁在心里暗骂起来。
赵太师仍心存侥幸,第三天又派人前往,企图继续讨价还价。然而,这一次他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因为那三位将军毫不客气地将其拦下,并首言道:“若不答应我们的条件,那么三日之后,我们必将发起进攻,到时一切后果自负!”
赵太师在房间里气得暴跳如雷,摔碎了许多瓷器。当他终于将怒气发泄出来后,才稍稍恢复了一些理智,对着传令兵吼道:“去告诉叶狂那老匹夫,既然议和不成,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他了!我要立刻回京,向圣上禀明情况!”
传令兵不敢耽搁,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叶老爷子处,将赵太师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他。
叶老爷子听闻之后,嘴角却只是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所以这几天他们一首都在筹备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