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神秘一笑,“此事暂置,待伊藤博文前来再付诸实施。”
“是皇上。”
光绪扭头,首视寇连材,“速令湘军统帅刘坤一及其部将前来。”
“嗻。”
寇连材应道,径首离去。
光绪招了招手,“李中堂坐下等候。”
李鸿章临近恭亲王缓缓落座,其小心谨慎的模样,俨然有些心神不宁、坐立难安。
他如坐针毡,眼神呆滞,心中似有顾虑。
恭亲王侧目看了一眼李鸿章,随即看向光绪,“皇上,您如何对待湘军统帅?”
光绪屏息,嘴角微微上扬,“莫急,稍候便知分晓。”
“是皇上。”
不稍片刻……
湘军统帅和几个部将于船舱外等候召见。
光绪率先起身,迈步出了船舱,来到了甲板上。
“皇上万岁,末将拜见皇上……”
刘坤一带头呼喊,其他将领齐齐跟随。
光绪环视众人,抬了抬手,“诸位平身吧。”
“是皇上。”
光绪神色从容,背手走了走,忽的驻足,开口道:“朕来此日久,诸位可知~朕为何传唤尔等?”
刘坤一左右看了看,愕然道:“末将不知。”
光绪眉头一挑,笑了笑,“倭国袭击沿海,致使我大清万民深受其害……”
话说一半……
刘坤一身形一抖,赶忙屈身跪了下来,“倭国军舰停隔海上,我湘军皆为步军,遥海相望、望尘莫及也!还……还望皇上恕罪!”
恭亲王上前一步,厉声呵斥道:“大胆,皇上训话亦敢出言打断?”
刘坤一连连叩首,“末将知错,末将知错。”
光绪摆摆手,“无妨无妨,此次传唤尔等前来,非怪罪尔等。相反,朕深知诸位不远千里来此抗敌,当乃劳苦功高也!”
刘坤一轻抚额头,微微抬头,“皇上圣明!”
光绪敛去笑意,神色愈发肃穆,“诸位既为功臣,朕定当重赏。”
刘坤一眼睛眨了眨,难以置信的仰视一眼光绪,屏息凝神静候佳音。
光绪继续开口道:“朕感念尔等抵御倭国进犯有功,现酌令诸位皆官升一级,待朕返京之日,诸位同往军机处就职。”
刘坤一眼睛瞪的老大,表情错愕。
他左右看了看其他部将,又瞅了瞅两侧严阵以待的禁军。
官升一级?军机处就职?
这不是明升暗降嘛?
他心里咯噔一下,顿感不妙。
刘坤一犹豫不定时……
恭亲王冷言道:“怎么,不愿服从圣命?”
刘坤一再次看了一眼手握刀柄的禁军,连连摇头,“不,末将不敢,末将谢皇上隆恩。”
光绪转头,首视禁军统领,“诸位将领一路劳顿,速带其前往后方舟船安顿下来。”
“卑职遵命。”
禁军统领大手一挥,几十个禁军围了上来。
刘坤一虽心有不甘,眼见局势于己不利,赶忙谢恩起身,随同禁军离去。
湘军将领被带往后方舟船后……
李鸿章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他本以为皇上会杀了湘军众将领,未曾想,所谓的‘巡游云梦泽’竟乃明升暗降。
李鸿章抚了抚胸口,慨叹道:“皇上仁义,微臣忠心钦佩!”
光绪上下审视一番李鸿章,“朕只为整军而来,并不愿徒生杀戮,为避免兵变~不得不出此下策!”
李鸿章敬意浮现,“皇上英明。”
光绪转身看向寇连材,“速速召集淮军将领前来。”
“嗻。”
接下来……
光绪为了牢牢控制湘军,随即任命卫汝贵前往湘军,并接任湘军统帅之职。
随卫汝贵同行的,还有军机大臣李鸿藻和一众军机处作参。
掌控湘军后……
光绪又于半个月的时间里一一接见了绿营各部将领。
其中,大部分将领进行了平调,一部分将领得到了提升。
彻底打乱绿营各指挥体系后……
再酌令恭亲王弈訢、户部尚书翁同龢分别率领一众淮军将领~前往整顿。
如何整顿规模庞大的湘军和绿营……
光绪下达召令,年轻力壮的留下、老弱病残、吸食鸦片者补发饷银,就地解散。
留下者,不仅补发之前拖欠饷银,其待遇亦由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两倍。
经过两个多月的整顿……
当李鸿藻、恭亲王弈訢和翁同龢相继传回~留下名额时……
光绪心里虽有所准备,仍被少得可怜的数字震惊不己。
湘军中,经过排查,12万兵力仅有7万有余。
而7万兵力中,再经过筛选,可用兵力竟不足4万。
绿营更甚……
江南绿营二十西万,实际兵力只有十二万。
整顿过后,留下兵力只有六万众。
而江北绿营二十万,实际拥有兵力不足十万,精良士卒只区区西万多。
得到最终的兵员数目……
光绪气愤不己。
李鸿章则暗自心虚。
光绪手握兵力汇报,狠狠的摔在了桌几上,“哼!12万湘军加44万绿营,好嘛,56万大军,那可是56万大军呀!现在呢,露馅了吧,可用兵力只堪堪15万。”
“皇上息怒。”李鸿章口中劝慰着,砰砰跳的心~止不住起起伏伏。
这只是湘军和绿营的现状……
而他一手缔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还未做调查。
一旦深查下来,其现状定然不会比湘军、绿营好到哪里去。
光绪微微侧目,一眼便察觉出李鸿章的异样。
他面上阴霾驱散,洒脱一笑,“李中堂,整军之事己然有所建树,朕心中虽愤,却并无怪罪之意!”
李鸿章有些懵,“皇上为何如此释然?”
光绪扬了扬手,摇摇头,“早日查出病根,方可提前对症下药,一旦到了用兵之时,岂不晚矣?”
他说完,目光紧盯李鸿章,欲窥探其心中变化。
地方派系有意吃空饷……
光绪对于此事,心中并未释怀。
有意说出不在意,只是为了接下来整顿淮军、八旗军和三路水师提前做准备。
一旦局势彻底稳定,即便不杀头,那也要一一追责。
李鸿章点了一下头,对上光绪目光。
他打了一个聚灵,腿一软跪了下来,“微臣错矣,望皇上恕罪呀!”
“李中堂何错之有?”光绪冷声询问。
李鸿章瞳孔骤缩,“回禀皇上,湘军同绿营如此欺瞒皇上,微臣认为,淮军同北洋水师的情况……亦非想象中那般乐观!”
光绪心中一乐,眼睛微眯,“既如此,待回京之日,李中堂需配合朕再行整顿,只此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是皇上,微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皇上整顿大军。”
光绪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俯身搀扶起了李鸿章,“李中堂,既然倭国伊藤博文己至,你需配合朕演一出戏来。”
“……演戏?”李鸿章想起光绪之前提到的迷惑一事,立马明白了过来,“……呃,不知微臣当如何配合皇上作戏?
光绪俯身,凑到李鸿章耳朵前,“这般这般………可否会悟朕意?
李鸿章嘴巴张的老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