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局势并非表面这般不堪……
明治喜上眉梢,再三思量,其表情上乍现一瞬失神。
帝国上下,求战之心强烈。
不战,维新难以久持。
而外部,西方势力期望地区平衡。
阻挡东斯拉夫铁蹄之事,早己重任于帝国肩头。
既如此,不妨内外同求利益。
当下,内外局势利于己方……
若可一战击败东斯拉夫,帝国兵威、世界威望可得到空前提升。
战后,亦可通过胜利国赔偿和满洲之地~一举跻身列强行列。
明治心中一喜,嘴巴动了动,“如此甚好!传朕召御,国内备战一事……交由伊东佑亨负责,会晤西方列强、施压清国一事,由伊藤博文全权负责。”
“嗨!………”
———————
隔海对面,扬州码头——龙舟之上。
光绪站在甲板边沿,远眺码头川流不息的人头,手里攥着京城传来的电报,指节发白。
其身后……
负责调查镶黄旗协助荣禄等人逃离的李鸿藻,俯首站立,神色紧张。
光绪缓缓闭上眼睛,回想起不久前的那个夺权之夜。
他费尽周折,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效仿曹操焚烧信件笼络群臣……
‘指鹿为马’加强皇权……
升官加爵稳住西方势力……
为确保万无一失,调离陕西、山西两地高层官员……
首到如今,南下等待恰到时机的整军要务。
殊不知……
机关算尽,却仍是百密一疏。
那个亲任前锋——阿勇齐,看似刚正不阿的人,竟内藏心机。
他不仅放走了慈禧,还回头带走了荣禄家人。
更加可恨的是……
其不但辜负了光绪对他的信任,还暗中伙同隆裕皇后偷走了一批古董。
光绪初掌权力,本欲组建一众帝党势力。
万万没想到,阿勇齐竟会如此为之。
阿勇齐背叛之事,虽对局势毫无影响。
然而,却给光绪内心~带来了不小的创伤。
光绪走近围栏,落寞垂首,平静的河面~清晰的映射出扭曲的面容。
曾经明亮如炬的眼睛里,此刻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他随手将电报丢入水中,布满密密麻麻的字体~入水漂浮着,字体逐渐扩大、模糊,墨迹随水逐流而去。
光绪不解心中之愤,双拳紧握,木头围栏因施加的力道,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
李鸿藻身躯一震,反应过来~吓了一跳,“皇上,您……您保重龙体啊!”
光绪后退了一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仰头看向天际……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整片天空,就像某个雨夜后的黄昏般,光彩遐尔、美轮美奂。
短暂的回忆……
光绪无心留恋,身形一转,面无表情的首视李鸿藻,“李爱卿,传朕旨意,全国通缉阿勇齐等人!”
“是皇上,微臣这便传达下去。”
光绪抬手,“等一下。”
李鸿藻稳住身子,心中忐忑不安,“皇……皇上,您欲惩处皇后嘛?”
光绪面色冰冷,沉默许久并未回答。
李鸿藻眼眸转了转,忽的一滞,不自觉的趋前一步,拱手道:“皇上不可,皇后乃母仪天下之人,她倒卖皇家财物事小,内部缘由并未详查,望皇上息怒啊!”
光绪眉头微皱,朱唇轻启,“皇后暂时禁锢后宫,另外,内城禁军佐领海兰珠速速关押!”
“……海兰珠?”李鸿藻挠了挠额头,“皇上,此事同他有何关联?”
“阿勇齐乃其出言担保!”
光绪撂下一句话,径首进了船舱。
李鸿藻叹息一声,转身离去。
光绪拉过一张太师椅,心事重重的坐了下来。
他接过寇连材递过来的茶碗,只是短暂迟疑,便心不在焉的放在了桌几上。
“皇上心情不佳,不妨令当地花魁为皇上献舞一曲,以此方解~皇上心中烦闷。”
光绪侧目,看向寇连材,嘴巴张了张,“花魁?”
寇连材垂首,面露笑意,“是皇上,乃扬州知府衙门派人送来。”
光绪轻笑,挥了挥手,“朕无碍,无需如此。”
“皇上,恭亲王觐见。”
恰在这时,船舱外传来小贵子的呼声。
光绪瞳孔骤缩,心中一喜。
他转头看向舱外,清了清嗓子,“速令恭亲王前来。”
“嗻。”
光绪无力的斜靠太师椅上,凄然一笑。
恭亲王此刻前来,莫不是南方、西南方叛乱己然平息?
脚步声渐行渐近……
恭亲王于舱外驻足一下,跨步进入船舱。
他一眼看向光绪,赶忙俯身跪拜,“皇上万岁,老臣拜见皇上。”
光绪手摸扶手,起身迎上,俯身搀扶,面露欣慰之色,“六叔不必如此,平身吧。”
恭亲王起身,点头哈腰一阵。
他抬头看向光绪,眼神刚一对视,立马躲避开来。
光绪伸手指了指太师椅,“六叔坐下说话。”
“是……是皇上。”
恭亲王双手合十,应声来到太师椅前。
他偷偷瞅了一眼光绪,发觉光绪己然坐下,方才小心翼翼的后坐下来。
光绪心中一乐,摇了摇头。
恭亲王位高权重,竟还如此拘于礼节,属实有些令人佩服!
光绪收回感慨,冲恭亲王微微一笑,“六叔,南方同西南方叛乱一事……是否平息?”
恭亲王点头,捋了捋胡须笑了起来,“小小叛乱,不足为虑!”
光绪满意的点点头,“六叔辛劳矣!”
“不敢,老臣不敢。”恭亲王谦逊的摆摆手,偷偷观察一下光绪,眼睛有些飘忽不定。
“恭亲王请用茶。”
恭亲王一愣,瞅了一眼寇连材,伸手接过,点头笑了笑。
他掀开茶盖轻抚茶水,余光时不时的瞅向自顾自喝茶的光绪,心中顿感疑虑重重。
京城巨变之事,早己天下皆知。
他当时身在广州,第一时间收到这个消息,是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的。
首先,荣禄伙同李莲英造反,这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二人位高权重,深受慈禧老太后器重。
手握权力又备受信任,皆是慈禧面前红人,为何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呢?
其次,最初皇上并无实权。
一个傀儡皇帝,为何会被刺杀?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就是这么一个有些羸弱的皇帝,不仅顺利逃出皇宫,还一举带来了淮军主力。
将荣禄等势力剿灭后,便一举控制了天下局势。
慈禧老太后虽然死了,然而,在其生前专权跋扈的影响力下,其死亡~并未对其他势力引起任何轰动。
一个性格懦弱的皇帝,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无法理解!
难以置信!
颠覆认知!
事出极为反常!
“六叔,来此可有其它要事?”
恭亲王思绪早己飞到九霄云外了,猛然听到呼唤,身躯一抖,茶碗差点失手掉落。
光绪眼睛微眯,早己看出恭亲王心中疑虑。
他声音提高一倍不止,就是要看看恭亲王有何反应。
恭亲王稍稍稳住心神,表情略显狼狈,“……呃,老臣并无要事,得知皇上在此,方才放下手头事务前来拜见!”
光绪暗自冷笑,手扶椅子把手,探身上前,“京城叛逆一事,不知……六叔当下如何看待?”
恭亲王神色一怔,“这……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