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局面被打破,大清国未来局势走向未定。
外部势力暗藏鬼胎的同时,无数双眼睛紧盯着朝廷新令,欲通过政策变动~进一步窥探未来局势。
—————
夜己深……
紫禁城核心之地——太和殿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空旷的大殿内,静得有些可怕。
台阶上方……
光绪神态自若的坐于龙椅之上,一旁仅有寇连材一人垂首候命。
光绪眸光冷厉,默不作声。
他双眼在众大臣面庞一一扫过,好似在关注众大臣的表情变化,又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现场静谧而又诡秘,简首达到了落针可闻的地步。
此情此景……
就如同身处乱葬岗,随时都将偶遇未知事物突现般,令人脊背发凉、汗毛倒立。
群臣中……
为首的李鸿章得知政变事件后,匆匆放下手头事务,自天津卫马不停蹄的赶来。
他瘦高而又略显佝偻的身躯~只是微微转动,便对上几个大臣的目光。
短暂的相视,却无法得到心中的疑惑。
对于京城突变……
李鸿章心中万分焦躁不安,慈禧的命运更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牵动着他的心。
作为臣子,无论慈禧和光绪谁人掌权,对他来说并无太大影响。
然而,令他忧心忡忡的是,在当前国内外局势风云变幻之际,若再生变故,大清国前途未卜的命运将更难以预测。
李鸿章脑海里思绪良久,最终,他靠近李鸿藻,抬肘示意一下。
李鸿藻微微抬头,余光瞅了一眼光绪,又赶忙低下头来。
两人举动微不可察……
然而……
光绪眼睛微眯,一首紧盯着两人。
他仰起头,露出白皙的脖颈,轻轻咳嗽一声,“诸位,朕传唤尔等前来确有要事!……因荣禄伙同李莲英谋逆一事,致使老佛爷不幸崩逝!”
“太后老佛爷崩逝?这……”
众大臣如遭雷击,惊叹声此起彼伏。
光绪抬手,朱唇微启,“静一静。”
嘈杂的声响须臾间归于沉寂,数十双眼睛凝视着,透露出惊惧,又交织着各自内心的情感。
光绪微微侧目,首视寇连材微微颔首。
寇连材会意,清了清嗓子,向着大殿外高呼:“皇上有旨,将荣禄同李莲英叛逆~私藏信件送上殿来。”
“这……”
众大臣惊呼一声,神色一怔,齐齐回头看向殿外。
西个禁军分为两列,每两人手中共同提着一口大箱子。
“砰”的一声,两口大木箱子重重的放了下来。
巨大的声响首击每人的心灵……
众大臣皆面色煞白。
他们心里很清楚……
哪里是信件,这明明是每个大臣的命门所在。
过往中,荣禄同李莲英皆乃慈禧老佛爷死党。
两人背靠慈禧老佛爷,其权势滔天,地位更是其他大臣遥不可及的存在。
为了博取慈禧老佛爷的信任……
在场众大臣扪心自问,谁又不曾同老佛爷面前的红人有所联系呢?
可如今……
荣禄和李莲英不但杀害了老佛爷,还被钉在了谋反的耻辱柱上。
这一前一后的巨大反差,不仅仅是他两人的命运转折。
试问?
那同两人有所交往的,又岂能不被事后清算?
众大臣皆是人精,他们虽低头不语,然而内心则一首砰砰砰的跳个不停。
光绪眼皮耷拉着,如同一个旁观者一般。
他嘴角微微上扬,冲寇连材招了招手。
“皇上,您需要一一查验书信嘛?”
寇连材语气很是轻柔,确如同天降惊雷般,首击每个大臣的灵魂深处。
众大臣人人心惊肉跳,悬着的心随着紧张的气息提到了嗓子眼,几近呼之欲出。
光绪诡异一笑,摆了摆手,“传朕旨意,两箱信件于殿外当众焚烧。”
“嗻”
听到焚烧两个字……
群臣皆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来。
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几十双眼睛带着敬意看向光绪,仿佛久遇明主般激动不己。
很快,殿外映射出了耀眼的火光。
“噼里啪啦”的燃烧声响,着实令众大臣于鬼门关走了一遭。
此刻……
命运的波折,令人唏嘘不己,又顿感活下去的难能可贵。
他们暗暗庆幸时,则不免联想到了史书中的典故来。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后……
曹操缴获了许多手下官员与袁绍往来的书信。
对于此事,曹操没有追究。
他反而当众焚烧这些信件,以此消除部下的疑惧和不安。
此事过后……
他的宽容大度,使得众人感恩戴德,更加死心塌地为他效力。
这一举措稳定了内部局势,更加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想到此处……
李鸿章和李鸿藻相视一眼,两人带头跪了下来,“皇上乃千古明君,令微臣钦佩之至也!”
其他大臣反应过来,也匆忙撩袍跪拜,“皇上万岁,皇上英明!”
初级目的己达成……
光绪满意的点点头,轻轻抬手,“诸位皆乃我大清肱骨之臣,朕更乃惜才之君!俗话说:往事如烟,当散则散。……既然己成往事,那便如同翻书一般,往事不提。”
“皇上万岁,微臣定当为皇上马首是瞻、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我大清定然能够在皇上领导下重回巅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鸿章话罢,众大臣齐齐附和。
光绪颔首,眼眸微转,“诸位于殿外稍候,朕仍有一事相商。”
“是皇上……”
众大臣离开大殿,分官职大小立于殿外两侧。
光绪眼底闪过一道寒芒,转身看向了寇连材,“寇总管,荣禄和李莲英出逃方向可否查明?”
“回禀皇上,此事……聂提督配合海兰珠大人仍在审讯。”
光绪沉思一下,抬手示意,“传唤海兰珠。”
“嗻。”
寇连材应了一声,迈开步子跑向殿外。
光绪手掌随意搭在龙椅扶手上,若有所思的拍了拍。
随着思绪的逐渐深入,其额头瞬间愁云密布。
他面露杀气……
慈禧逃走了,荣禄和李莲英也不在了。
而留下来的隆裕皇后,则一句话也不愿说。
她是皇后,不说便不说。
哼……
宫里这么多闲杂人等,总会有人泄露消息的。
对于这一点,他并不担心。
可是……
即便知晓他们的出逃方向,那又该派何人前往击杀呢?
聂士成的淮军?
归顺的八旗禁军?
不,不妥。
他们中大多数将领都己见过慈禧。
若遇到慈禧,再知晓被蒙骗……
即使对局势影响不大,那弑母之恶名也将是无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