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紫禁城中当女官

第51章 千唱不败醉小红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紫禁城中当女官
作者:
小桥水长流
本章字数:
4184
更新时间:
2025-03-05

咸丰帝本来对戏曲兴趣极大,年节这一唱,又完全把他的戏瘾给逗引了出来。

自八月初八离开京师,由于忙碌和疾病,再加上,升平署的艺人并没有一同跟来热河,所以,他几乎再没有听过戏。

但年节就不同了。 避暑山庄虽然不是皇宫,但该有的排场必须得有。所以,一进腊月,就开始分三批将升平署的人从京师迁往热河。紧接着,又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依往年旧例,同样由升平署组织演大戏,这也是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规矩。

而凡大戏,又不注重情节,更讲究排面。演员众多,阵容强大。神仙鬼怪,又无所不有。

不但演员众多,场面宏大。年关大戏,又是与其他节气的戏有所不同,更主要有《升平宝筏》、《忠义璇图》、《昭代箫韶》、《征西异传》之类,总计有二、三十种之多。可从腊月二十三,一首唱到大年三十。咸丰帝自是场场必到。

到大年三十下午,同样还有三百人的吹奏艺人吹奏各种鸟鸣之声。大年三十晚上,各宫宫女太监及各处打扫宫女太监一起领赏钱,也同样是必备环节。

这期间,咸丰帝听着升平署组织的大戏还嫌不过瘾,又下召京师,让张二奎前来热河,为他清唱。

但几个晚上听下来,也听腻了。这天,他又突发奇想,想到热河一带的民间去听戏。可此时天气正寒,又担心冻坏了身子。所以,他又想,干脆召几个民间小班进宫来唱,岂不更妙。

于是,他把热河都统春佑召来,开口就问:“朕问你一件事。”

春佑不知皇上要问他何事,自是吓得不轻,忙跪下磕头道:“奴才敬听皇上问话!”

咸丰帝:“你这一带民间可有唱腔好的小班?”

春佑一听,原来皇上是问这个,一颗吊在嗓子眼的心也立刻回到了肚里,忙道:“回禀万岁爷,热河地面上小班不少。喝得好的小班也有几个,其中几个有名的角儿还是女伶。如果万岁爷想听,奴才即刻就去寻她们来侍候万岁爷就是。”

咸丰帝一听,自是高兴,忙道:“朕一向知道男伶唱得好,还是第一次听说也有女伶是名角儿?!”

春佑答:“热河一带唱得好的几个小班,名角都是女伶!”

咸丰帝听了,越发高兴,便道:“那就快去寻来给朕听听!”

皇上此话,对于春佑,自然也是圣旨,自是要尽心尽力去办。果然,第二天一早,他就一下子带了三个小班,来到烟波致爽殿中。

再看,果然,别的小班大都是一色的男人。而春佑带来的这三个小班,却是男女伶人都有。女伶又全是十八九岁妙龄 ,且个个玲珑俊秀,窈窕动人。

咸丰帝见了,不觉精神就为之大振。心想,来热河半年,竟还从没见过如此的妙龄俏女。今日在塞外还真是大开了眼界。

而这个春佑,也是专门揣摩咸丰帝心思之人。为取悦皇上,他不但挑来最好的戏班,还挑了长相最好的女伶。

很快,就在烟波致爽殿中演唱开始。咸丰帝在听戏中,更喜欢清唱,于便,一个小班首先出场,出场的也自是一个面容姣好的女伶。

就见她款步站到咸丰帝八步开外。随着鼓板一打,女伶也首先唱起一个二簧倒板,虽然没有伴奏,却唱做清音缭绕,美妙动听。

咸丰帝听了,就不禁首先拍起手来,且连声叫了好几声好。

此时,肃顺还有载垣、端华、穆萌、匡荫几个朝中重臣,以及春佑和几个地方官员也都一同陪伴在皇上身侧,见咸丰帝鼓掌喊好,也自是跟着喝起彩来。

此时此刻,因为是正月,朝廷上下放假,懿贵妃自是没来烟波致爽殿办公。

第一个女伶清唱罢,继之,又是另一个小班的花唱。

此时,又是一对男女情人。男伶(薛平贵)又似浪荡公子打扮,摇摇摆摆。女伶(王宝钏)却如大家闺秀,身穿全红戏衣,姗姗碎步。举手投足间,又见秋波明媚,颦笑情深,妩媚无比。

这个女伶开口先唱了《别窑》中王宝钏的一折:

“王宝钏在寒窑自思自叹,思想起前后事我好心酸。心儿里我只把爹爹埋怨,爱富贵嫌贫穷势力难言。自那日父女情一刀两断,三击掌出相府首城工南。幸喜得薛郎夫情意未断,好夫妻哪怕得穷苦颠连。只因为曲江池妖马出现,薛郎夫去降马我把心担。闷悠悠出窑去门前观看。却怎么此时候还不见回还。见邻舍起炊烟家家造膳,我的夫未见回望眼欲穿。转身儿回窑内心中惦念,想起了薛郎立坐不安……”

就听女伶唱声优美,甜美动听,竟别有一番韵味。

咸丰帝最喜欢这种男女缠绵的唱词,此时听罢,不由顿时龙颜大悦,精神倍增。往日一切病态之状竟是一扫而光。

大家见了,也无不高兴,连声称赞“唱得好!唱得好!”

此时,春佑见自己猜对,咸丰帝果然更喜欢女伶清唱。待第三个小班上场时,便只独独安排了女伶为咸丰帝清唱。

此时,再看这个女伶,又是长得眉清目秀,身材修长。动作优雅更如大家闺秀。就见她抬秀腿迈莲步,款款走到距离咸丰帝八步开外,又开始款款向咸丰帝和诸大臣施礼。施罢礼,这才婉转喝起:

“玉颜如花越王女,自小矫痴不歌舞。嫁作江南国主妃,日日思归泪如雨。江南江北梅子黄,潮头夜涨秦淮江。江边雨多地卑湿,旋筑高台匀晓妆。千艘命载越中土,喜见越人仍越语。人生脚踏乡土难,无复归心越中去。高台何易倾,曲池亦复平。越姬一去向千载,不见此台空有名。”

又是宋朝周邦彦的《越台曲》。

春佑寻找戏班时,本是寻到了三个最好戏班。但因拿不准是否会令皇上,到头来,又是灵机一动,留下两个,又将胭脂楼上最有名的千唱不败醉小红也请来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