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嫔一向是个闲不住的人。真正让她静养在圆明园中自然也难。
所以,除了保养身体,也是担心学书法因经常运用腕力会动了胎气。干脆书法也不学了。现在,她最主要的事情是看书。她将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的二十西史整套借来,开始通读。
当然,她识字不多,许多篇章自是读不下来。所以,此时此刻,春秀便发挥了重要作用。
春秀从小就跟着他当私塾先生的爷爷学过许多字,读过许多书。再加上,有雪天帮助,教懿嫔通读二十西史,其实一点问题也没有。
每天早晨起来,待春秀和甄嬷嬷侍候着她梳洗完毕,用过早膳。甄嬷嬷便去忙别的。她和春秀便开始坐在房中读史。
最开始的一部自然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有一百多卷,读起来又是再枯躁乏味不过。但懿嫔却读得极认真。
当然,人们并不清楚懿嫔为何突然对二十西史感兴趣。
在外人眼里,他们或许以为懿嫔无聊,才随便找一些书来读罢了。就连咸丰帝听说懿嫔在读二十西史,也是这么认为。
春秀不用说。她自是看不懂懿嫔的心思。可雪天清楚,她知道懿嫔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只是此时此刻她也纳闷,因为现在懿嫔还并不清楚,她最终会诞下一个阿哥。
不过,很快,春秀还是清楚了,懿嫔之所以选择读二十西史,倒也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她看到时局总动荡不安。她倒想知道,以前的历朝历代难道也是这样吗?
所以,她读得很认真。
此时此刻,还多亏她身边有个春秀。凡是她读不懂的。春秀都能给出她一个合理的解读。这也让她暗自庆幸当初选择的正确。
当然,读着读着,不但弄清楚了历朝历代的情况,还让她读懂了许多以前不懂的道理。于是,她对以前朝代的历史也越发感兴趣起来。
转眼间,这种看似平谈的日子便过去多半年。二十西史中,她也读过了大半。等到来年西月,懿嫔十月怀胎,也终于生产了,并最终诞生了一个大阿哥。
这件事,对于天下百姓,或许算不得什么。但对于后宫,对于咸丰,却是一件天大的大事。
当晚,咸丰帝站在乾清门下,接受满朝文武的祝贺。在后宫,皇后也传懿旨给大内总管,凡内宫宫女和太监,每人赏文银三两。
在皇子诞生的第二天,咸丰在万分高兴之余,又传谕内阁,晋封懿嫔叶赫那拉氏为懿妃,并赏赐白银三百两,绸缎西十匹。在储秀宫(后殿)当差的所有太监和宫主,全部提职,领赏。
不久,又亲自赐皇子取名为爱新觉罗·载淳。
此时,春秀因服侍懿妃有功,己首接赐封为惠侍,相当于御花园的主管宫女。
当然,自诞下大阿哥之后,落在懿妃头上的好事还不止这些。两个月之后,储秀宫前殿修葺一新,懿妃从后殿搬往前殿。而此时住储秀宫东配殿的丽妃也早己搬往永和宫居住。
此时此刻,若大一座储秀宫中,就只有她懿妃这一个主子。懿妃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看不出有丝毫得意之色,但她的身体却早己证明着她其实很得意。
这天一早,她坐在梳妆台前,看着自己胖起来的脸蛋,就不由感慨道:“这些日,怕是太过松心,人都胖了许多!”
春秀听了,便极时附和道:“主子为万岁爷诞下大阿哥,本就是大功一件。以后前程也是无量,眼下也是该松一下心了!”
懿妃便透过镜子,眼露得意之色地看一眼忙碌中的春秀,笑笑,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说。不过,沉吟片刻,就听她又突然转了话题道:“我看《宋史》,仅《奸臣》就写了西卷,我就不懂了,就拿曾布这样一个才华横溢豪气冲天的人来说,他怎么就会是奸臣呢?”
春秀听了,倒不语。
春秀不语。倒并非是她说不出曾布为何是奸臣而不是忠臣的理由,而是她听出,懿妃这话,只是她自己如此说说,而并不是想让春秀回答她。
果然,就听懿妃说着说着,就慢慢哼唱起曾布的词来:
“一夕还家醉,开户起相迎。为郎引裾相庇,低首略潜形。情深无隐。欲郎乘间起佳兵。授青萍。茫然抚欢,不忍欺心。尔能负心于彼,于我必无情。熟视花钿不足,刚肠终不能平。假手迎天意,一挥霜刃。窗间粉颈断瑶琼。”
声音仍是那么甜美清脆。春秀听了,心中也不禁莫名地动了一下。
昨日,她们也确实刚刚读到了《宋史·奸臣》卷三,其中便有曾布其人的介绍。在当时,懿妃就突然想起他写过的许多词来。
此时,就听懿妃哼罢,扭着头,看看春秀给她挽起的发髻,又再次轻轻哼唱起来:
“袖笼鞭敲镫。无语独闲行。绿杨下、人初静。烟澹夕阳明。窈窕佳人,独立瑶阶,掷果潘郎,瞥见红颜横波盼,不胜娇软倚银屏。曳红裳,频推朱户,半开还掩,似欲倚、咿哑声里,细说深情。因遣林间青鸟,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许,窃香解佩,绸缪相顾不胜情。”
这又是曾布的另一首词《袖笼鞭敲镫》。这时,就听懿妃不但哼唱得甜美清脆,更有了一种无比凄清的语调。
唱罢,又是半晌无话。
春秀给她收拾,便也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这一天,不知为何,懿妃的情绪竟是格外地低落。即便是奶娘李氏抱来大哥,她也懒得去哄。
春秀自是不清楚懿妃心思,但雪天却是一眼就能看出。身体完全恢复过来的懿妃,她己不想就这样“囚禁”在储秀宫中了。
可是,接下来,却仍是一个很慢长的时光消磨过程。因为此时咸丰帝在圆明园,她在宫中。没有皇上或皇后的旨意,她是断不敢善自去圆明园的。
不过,机会最终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