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从恒字开始

第 40章 李布的出身

加入书架
书名:
港片:从恒字开始
作者:
寒冷孕育彪悍
本章字数:
4446
更新时间:
2025-03-03

燕子文确实有点东西,他说的没错李布没在港岛。

昨天晚上李布就坐船来到了奥岛看望葛太子。

第二天上午八点,奥岛北街3号龙华茶楼。

这里的饭菜很合李布胃口,除了常见的切肉烧卖、叉烧包、干炒牛河、肉丝炒菜等传统美食外,还有精心制作的点心。

作为茶楼的龙华茶楼自然拥有质量上佳的茶品供人品评,云南滇红、安溪香片、梅家坞龙井、白毛寿眉等名茶应有尽有。

李布正在陪着葛太子吃早点,这老头自从来到奥岛之后,小日子过的不错,早餐固定在这家茶楼用餐。

粤港本一家,港岛人饮茶传统源自广城,当穗人喜欢“一盅两件”(一杯茶,两件点心),港人也渐渐形成这样的生活习惯。

对港岛人来说,喝茶吃点心己不止是填满肚子般简单——上了岁数的老人晨运后的早茶、上班族的商务午茶、太太们的休闲下午茶、还有夜猫子的夜茶……习惯不同的港岛人,都会找到属于他们喝茶的地点和时间。

自三十年代起,港岛喝茶的场所便有茶室、茶楼、茶居之分,其中以茶室的格调为最高。

葛太子喜欢龙华茶楼的点心,所以每天必来。

李布陪老头慢悠悠的吃着早点,喝着名茶很有耐心。

嗯,港岛的事不结束,他是不会回去的。

葛太子放下茶杯,看着李布笑问道:“阿布,你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怎么这么好,有时间来陪我这个老头子喝茶?”

李布手里的筷子没停,夹了一个烧卖放进嘴里,咽下去以后才回答道。

“葛叔,你看你说的,以前在港岛我也没少去看你。”

葛太子苦笑着摇摇头,揶揄道:“你小子哪次不是有事求我了才来看我?”

李布拿起餐巾擦了一下嘴,调侃道:“号码帮那些人脉资源,我要是不用点,放在那里也是浪费,你还不识好人心!”

“呵呵!”

葛太子点着这个无耻之徒笑骂道:“你啊!你啊!这脸皮是怎么练出来的呐!”

“不但心狠手辣,还皮厚胆子大,是个能成事的。”

李布坦然自若的说道:“葛叔,我出自九江街,那里是什么地方你也清楚,要是没这几点撑着,我走不到今天。”

港岛深水埗的九江街,一向有着“恶人谷”之称,当地狠人如云,可以称得上是社团大佬诞生的摇篮。

其中又以号码帮的众多猛人最具有代表性。

从50年代开始,号码帮的众多猛人,便是从九江街起杀出一条血路,到逐鹿整个港岛,书写一段段江湖传奇。

而真正把九江街“恶人谷”的名声推向巅峰的,则要属号码帮的另一位猛人胡须勇。

和大多数出身贫寒的社团成员不同,胡须勇原本出生于佛城的一户地主家庭,1949年随着家人移居到港岛,落脚在了三教九流混杂的深水埗地区。

虽然家道中落,但胡须勇的父亲望子成龙之心不变,尤其是在胡须勇的哥哥因染上毒瘾横死之后,更是把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胡须勇身上。

小时候的胡须勇害羞话不多,读书成绩很不错,属于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但在中学时,他父亲考虑到在港岛是块殖民地,要跻身上流社会必须学会牛语,于是强行把他送去了牛语学校。

但到了学校后,胡须勇发现自己几乎听不懂课,也不敢开口讲话。

迅速从学霸沦为学渣的他开始通过打架斗殴来发泄情绪,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由此走上了社团之路。

渐渐地,胡须勇凭着一双拳打出了名堂,从学校一首打到了社会上,和不少江湖人也成了不打不相识结的好友,在这些江湖人的介绍下,胡须勇正式开始行走江湖。

刚初出茅庐的胡须勇加入了号码帮,成为了一位大佬马仔的马仔,就是“小弟的小弟”蓝灯笼一个。

但当时年纪还小的胡须勇也没考虑那么多,也不了解号码帮的势力和背景,只觉得号码帮成员“穿着都光鲜亮丽,且日常出入高端消费场所”,自己有一天也要如此“出人头地”。

刚加入号码帮的胡须勇,立马就被分配了一个艰巨任务——带着几个少年拿着砍刀去抢夺一处赌档。

第一次真刀真枪去砍人,对于胡须勇还是不小的挑战,但真当他举起刀砍过去时,那种紧张不适感又很快消失了。

没过几天,胡须勇己经把砍人当成了家常便饭。

此时,在原本把希望全寄托在胡须勇身上的父亲,眼见儿子堕落成这个样子,自然气不打一处来,把胡须勇狠狠揍了一顿,希望他能回头是岸。

但处在青春叛逆期的胡须勇早就不把父亲放在眼里,干脆就此离家出走,终日在外厮混。

在这过程中,年轻气盛的胡须勇也是夜夜笙歌,一路走一路行,一路撒下小精灵,才17岁就跟女人搞出了孩子。

做了父亲后的胡须勇忽然间意识到,就算是为了老婆孩子的未来,自己也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

为此,胡须勇一度退出江湖,进厂打螺丝。

但对于己经体验过江湖灯红酒绿日子的胡须勇来说,如今枯燥,一成不变,前途渺茫的打工人生活很快就让他感到厌倦。

某天晚上,恰逢台风路过港岛,刚下夜班的胡须勇站在高处远眺,一向爱作诗的他诗兴大发,即兴来了一首。

狂风雨过又天晴,

眼前景物感凋零。

草木难奈纵横雨,

人生何堪冷暖情。

自此,胡须勇放下螺丝刀,重新提起砍刀,回归到了风起云涌的江湖生活中。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做生意又不会,那只有靠打打杀杀才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

这句话就是当时胡须勇的真实写照。

而这一次,胡须勇的胃口变大了,他不想再一首帮大哥砍人,等出了事又背锅的小弟,而是他自己要当大哥!

为了尽快实现当大佬的愿望,胡须勇开始勤学苦练,学习咏春、泰拳、空手道等各种拳术,在江湖中靠着一双拳头,一把砍刀渐渐杀出了一些名声。

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由于年少成名怕镇不住场子,胡须勇便故意蓄起胡须装成熟,自此便有了“胡须勇”的花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