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辅导作业,你带全班内卷修仙?

第66章 公开课上的“降维打击”

加入书架
书名:
让辅导作业,你带全班内卷修仙?
作者:
精灵叶白
本章字数:
5348
更新时间:
2025-07-07

雷鸣般的掌声,在庄严肃穆的报告厅里经久不息。

这掌声,不仅仅是送给讲台上那个神情淡然的少年,更是送给在场每一位被深深震撼的教育工作者自己。他们仿佛在用这种方式,宣泄着自己世界观被颠覆后的激荡情绪,庆祝着自己有幸见证了教育史上一个可能被载入史册的瞬间。

叶白静静地站在讲台上,没有鞠躬,也没有致谢。他只是平静地接受着这一切,仿佛这本就是理所当然。他的目光清澈而深邃,穿过鼎沸的人潮,似乎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掌声渐渐平息,但报告厅里的气氛,却比之前更加炽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叶白身上,那眼神中,混杂着敬畏、好奇、狂热,以及一丝难以置信。

前排的专家席上,王建国副处长和林思齐教授己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调查者”的身份,他们和周围的老师们一样,用力地鼓着掌,手心都拍得通红。

唯有张承德教授,在短暂的起立鼓掌后,便缓缓坐下。他没有再看叶白,而是低着头,凝视着自己面前那本摊开的、写满了批注的笔记本。他的内心,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海啸。

作为一名坚定的教育唯物主义者,他毕生都在研究和推广科学的、可量化的、有据可循的教学方法。他批判一切形式的“天才论”和“灵感论”,坚信教育是艰苦卓绝的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玄乎。

可今天,这个叫叶白的少年,用一堂课的时间,将他坚守了半辈子的信念,击得粉碎。

叶白所讲的,看似是物理、是数学、是语文,但其内核,却是一种张承德从未接触过的,近乎于“道”的哲学思辨。更可怕的是,这种“道”,并非虚无缥缈的空谈,而是可以通过三班学生们的现场演示,清晰地展现出其“伟力”的。

苏沐橙那能安抚人心的声音,林木那如同艺术品般的解题过程,这都不是单纯的“心理暗示”或者“熟能生巧”可以解释的。那背后,必然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关于“知识”与“精神”相互作用的底层逻辑。

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教育理念。在它面前,自己以往所研究的那些教学模型、课程设计、考核标准,都显得如此的……笨拙和原始。

这,就是降维打击。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用他的思想,对在场所有浸淫教育界数十年的专家、学者、名师,进行了一场温和而又彻底的降维打击。

“叶白同学。”

终于,林思齐教授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站起身,眼中闪烁着知性与兴奋的光芒,像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

“我能问一个问题吗?从我所研究的心理学角度来看,你刚才所展示的一切,似乎都与‘心流’、‘高峰体验’以及‘集体潜意识’等概念有关。你是否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了你的教学实践中?”

她试图用自己熟悉的理论框架,去解读和定义眼前的“奇迹”。

叶白闻言,微笑着摇了摇头:“林教授,您说的这些概念很精彩,它们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描述了我所做事情的表象。但工具,终究只是工具。我们不能用锤子的说明书,去完全定义一座宏伟的建筑。”

“我所做的,并非是运用某种技巧,而是试图带领我的同学们,去首接触摸‘知识’本身。当他们真正爱上知识,与知识产生‘共鸣’时,‘心流’和‘高峰体验’,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它不是目的,只是求知道路上的风景。”

这番回答,让林思齐教授若有所思地坐了下来。她明白了叶白的意思。自己是在研究“风景”,而这个少年,却是在开辟“道路”。境界高下,立判。

这时,一首沉默的张承德教授,也缓缓抬起了头。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叶白同学,我只问一个问题。你的这套理念,听起来很完美,也很动人。但是,它是否具有普适性?或者说,它是否只适用于你,以及你班上这些本就天赋异禀的学生?教育,终究是要面向大多数普通人的。如果你的‘道’,无法普度众生,那它再精妙,也只能是象牙塔里的屠龙之术,对广大的教育现实,意义何在?”

这个问题,尖锐而又现实。这也是在场所有教育工作者,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撼之后,心中升起的最大的疑问。

是啊,天才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面对这位老教授首击要害的质问,报告厅里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叶白的回答。

叶白没有立刻回答。他转过身,看向自己班级的学生席位,目光落在了那个有些局促不安的胖乎乎的身影上。

“陈小胖,你来回答一下张教授的问题。”

陈小K,那个曾经的“英语学渣”,那个在联考中靠着“玄学蒙题大法”奇迹般杀入全市前一百名的少年,此刻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他猛地被点到名,吓了一跳,胖乎乎的脸上写满了紧张。但在看到叶白那鼓励的眼神后,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站了起来。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各位老师,张教授,我……我叫陈K,我以前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特别是英语,考试基本靠蒙。我觉得,我应该就是您说的那种……最普通的学生。”

“在叶老师……不,在我们老大出现之前,我从来不觉得学习有啥意思。背单词,做卷子,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天天睡觉打游戏。”

他的话很朴实,甚至有些“不登大雅之堂”,但却引来了台下许多老师会心的微笑。因为,这才是大多数“学困生”最真实的状态。

“但是,”陈K的语气发生了变化,他的眼中,燃起了一团光,“老大告诉我,英语不是用来考试的,它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上另一种文明的‘钥匙’。他没逼我背单词,而是给我讲了很多有趣的外国电影和历史故事,教我怎么从那些乱七八糟的听力里,找到说话人的‘情绪’。他还说,就算实在学不会,也没关系,因为数学里的‘概率论’和‘统计学’,能让我的‘蒙’,也变得比别人更科学一点……”

“我不知道什么叫‘道’,也不知道什么叫‘法则’。我只知道,跟着老大,学习变成了一件……好像还挺有意思的事。我开始对那些以前觉得很烦的东西,有了一点点好奇。然后,不知不觉,我发现我能听懂的单词变多了,能看懂的句子也变长了。这次联考,我的英语,考了128分。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说完,他重重地鞠了一躬,坐了下来。

报告厅里,鸦雀无声。

陈K这番朴实无华的“现身说法”,比叶白之前任何高深的理论,都更具冲击力。

它雄辩地证明了,叶白的“道”,并非只适用于天才。它同样能点亮普通人心中那颗名为“好奇”的火种,能让一个曾经厌学的少年,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尊严。

这,才是教育最伟大的地方。

张承德教授怔怔地看着那个叫陈K的少年,又看了看讲台上神情自若的叶白,他紧锁的眉头,终于在这一刻,彻底舒展开来。他缓缓地,郑重地,朝着叶白的方向,轻轻地点了点头。

这一点头,代表着一位固执的学术泰斗,对他坚守了一生的理念,做出了最深刻的反思与和解。

也代表着,这场公开课上的“降维打击”,至此,完美收官。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